歐洲議會通過修正案 2028年起新建築零碳排

歐洲建築耗能標準分成A~G七級,G代表於建築中表現最差的15%。新法案將要求所有住宅建築要在2030年前達到E級、2033年達到D級。 圖片來源:歐洲議會草案
歐洲建築耗能標準分成A~G七級,G代表於建築中表現最差的15%。新法案將要求所有住宅建築要在2030年前達到E級、2033年達到D級。 圖片來源:歐洲議會草案
無貧窮

建築占歐盟溫室氣體排放總排放的36%,能源消耗的40%。為加快減碳腳步,歐盟執委會提出新一輪的《建築能源效率指令》(EPBD)修正案。草案送到歐洲議會後,議員態度更積極,要求2028年起新建築要達到零碳排(zero-emission),公共新建築更早,2026年起要零碳排。歐盟也打算從政策支持與補助下手,提升老舊建築的節能翻修率。

3月14日,歐洲議會表決通過對法案的支持。議員表示,法案通過有助大幅降低建築對天然氣的需求。不過,後續還要跟歐盟理事會協商,才能確認最終內容。

歐盟全力推建築節能,新建建築要零碳,既有老舊建築也要節能翻修。 圖片來源:pxhere
歐盟全力推建築節能,新建建築要零碳,既有老舊建築也要節能翻修。 圖片來源:pxhere

議會態度積極:新建築零碳時程再提前

《建築能源效率指令》於2002年首度提出,陸續導入歐盟建築能耗計算標準、建築能源護照、獎勵老屋節能翻修、規範建築近零耗能時間表等政策。

歐盟已立下2050年氣候中和,為加強建築減碳的力道,執委會2021年底提出新修正案,議會3月中以343票贊成、216票反對、78票棄權表態支持。

根據歐洲議會的草案,2028年起所有新建築都要達到零碳排,而公共機關所使用、營運或擁有的新建築須提前到2026年。在技術跟經濟可行的情況下,2028年起新建築也要裝設太陽光電。

歐洲建築耗能標準分成A~G七級,G代表於建築中表現最差的15%。新法案將要求所有住宅建築要在2030年前達到E級、2033年達到D級。這些都比原本執委會提案的內容更早,顯示歐洲議會態度積極。

俄烏戰爭以來,全球天然氣價格持續高漲。根據《EURACTIV》,參與建築指令討論的愛爾蘭綠黨議員卡夫(Ciaran Cuffe)指出,法案如能通過,每年將可省下近50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相當於3500萬戶家庭的消耗量。

歐洲議會表決通過草案後,議員還須與理事會協商,才能確認最終內容。此外,也有議員反對本案,他們認為現有的節能與減碳法律已足夠,新規將帶來額外負擔。

老舊建築耗能高 多管齊下提升翻修率

歐盟發展建築節能以久,新建建築積極減碳,但老舊建築翻修涉及資金、住戶搬遷、房租漲價等問題,翻修率始終低迷。

卡夫指出,議會的版本增加了對租屋者的保障,允許歐盟國家和房東採取彈性的作法,以避免房東將翻修成本以不合理的方式轉嫁給房客,要求過高的租金,甚至趕走房客。

草案也要求國家協助民眾改建房屋,包括補助、貸款、訊息管道及不需額外財政資源(cost-neutral)的翻新計劃,並對能耗最差的建築的大改造、弱勢家庭等提供特別補貼。

預期歐盟國家會將具有歷史價值、特殊意義的舊建築,臨時建築、教堂等場所排除在新規之外。


參考資料

歐洲議會(2023年3月14日),MEPs back plans for a climate neutral building sector by 2050

歐洲議會(2023年2月9日),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climate neutrality by 2050

euractiv(2023年3月14日),EU Parliament agrees position on buildings law despite pushback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歐洲議會通過修正案 2028年起新建築零碳排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歐盟連身瓶蓋新規7月上路 華爾街日報:可口可樂新設計「打臉」惹惱消費者

歐盟連身瓶蓋新規7月上路 華爾街日報:可口可樂新設計「打臉」惹惱消費者

從空氣抓二氧化碳!全球最大碳捕捉工廠在冰島 一年抓下8600輛車的排碳

從空氣抓二氧化碳!全球最大碳捕捉工廠在冰島 一年抓下8600輛車的排碳

淨灘「垃圾」會說話 海洋廢棄物展覽:該分類的人類生活習慣

淨灘「垃圾」會說話 海洋廢棄物展覽:該分類的人類生活習慣

不離不棄護卵一個月 百步蛇媽媽育雛全球首紀錄在台灣

不離不棄護卵一個月 百步蛇媽媽育雛全球首紀錄在台灣

最新文章

碳信用計算方法遭質疑 研究:一項護林專案過於寬鬆

碳信用計算方法遭質疑 研究:一項護林專案過於寬鬆

紐西蘭將終止為期5年的「新石油和天然氣探勘禁令」

紐西蘭將終止為期5年的「新石油和天然氣探勘禁令」

歐盟風能、太陽能增46% 取代2成火力發電

歐盟風能、太陽能增46% 取代2成火力發電

各國承諾:「2030再生能源容量增2倍」但進度不如預期

各國承諾:「2030再生能源容量增2倍」但進度不如預期

【2024趨勢洞察】全球環顧公司提出10大趨勢及因應建議

【2024趨勢洞察】全球環顧公司提出10大趨勢及因應建議

登革熱疫情延燒!全球357萬例確診 其中8成在巴西

登革熱疫情延燒!全球357萬例確診 其中8成在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