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
「Bula~歡迎來到我的辦公室!」斐濟河流公司(Rivers Fiji)的泛舟嚮導塞米(Semi),帶著我從斐濟最大島維提島(Viti Levu)高地沿著納烏阿河上游(Upper Navua River)順流而下,它被譽為「伊甸園之河」,孕育數十種斐濟特有生物,也曾被《國家地理旅遊者》(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ler)選為「一生必去50大行程」!...
斐濟遊客愛上的Loloma Hour是什麼? 1小時環境快樂時光 做一件對當地好的事
「我們現在的策略著重於『高價值』而非『高數量(人次)』。」斐濟觀光局區域執行總監湯普森(Robert Thompson)說。 籌備近兩年,斐濟觀光局今年推出「Loloma Hour」體驗,讓旅人花1小時,做一件對當地環境或文化友善的事,以提高遊客對永續旅遊的意識與行動。活動包括海洋保育、村落文化體驗、生態環境教育等,創造遊客與在地有意義的連結與回憶。...
遊蕩犬、沙灘車、撿蛋 來看小燕鷗在台繁殖到底有多難
生活以河口、沿海濕地為家,夏天落腳到台灣沿海繁殖的小燕鷗,隨著夏天的尾巴來臨,結束繁殖季、再度南遷度冬。今年繁殖的情況好嗎?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持續4年小燕鷗調查監測,去(2024)年全台小燕鷗約計5000隻以上,繁殖成功率約4~5成,只有蘭陽溪口達8成。然而,遊蕩犬隻、沙灘車等人為因素,仍持續威脅小燕鷗繁殖成敗。...
動作、體溫、氣味都像真兔 美國家公園雇上百機器兔誘捕入侵種巨蟒
生態影片裡的機器動物化身間諜,上山下海深入捕捉動物不為人知的生活。而今,機器動物任務更上層樓,美國佛羅里達州派出上百隻機器兔,模擬真兔的味道、體溫和動作,以解決外來種緬甸蟒造成的生態危機。...
澳洲袋熊疥癬死亡率高 保育團體巢穴設機關上藥
身體圓滾滾、毛茸茸,長相呆萌的袋熊,是澳洲特有的有袋類動物。不僅外形可愛,排出的方塊狀「便便」更是特別。牠挖掘洞穴的習慣裨益了生態系統,被喻為「生態工程師」。然而,袋熊的生存飽受疥癬(mange)所苦,罪魁禍首就是200年前入侵澳洲的寄生蟎。...
森林也有Internet 雲杉老樹在日食來臨前「通知」年輕樹
日食未至,老樹先知。義大利多洛米蒂(Dolomites)山區的雲杉林,早在天色轉暗前,就開始「交頭接耳」。跨國研究團隊發現,歐洲雲杉(Picea abies)在日蝕發生之前,就開始同步生物電訊號,彷彿整片森林提前串通好般,等待這場天文現象的降臨。...
梵蒂岡擬建光電場 教宗良十四世延續綠色衣缽發布減碳目標
為展現減碳決心,《巴黎協定》規定各國需每5年更新「國家自定貢獻」(NDC)。梵蒂岡16日公布最新NDC,承諾到2035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11年減少28%。 新任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5月上任以來,各界關注其環境與氣候政策。教廷7月底與義大利政府達成協議,將在羅馬北方一片約430公頃的土地興建農電共生的大型太陽光電園區,為教廷提供再生能源。...
鸚鵡、吼猴和凱門鱷都吃 墨西哥豹貓面臨什麼危機?
多明格斯(Esteban Dominguez)在卡拉克穆爾生物圈保護區(Calakmul Biosphere Reserve)附近生活超過20年,這裡是墨西哥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之一。他的鄰居有猴子、長鼻浣熊、老鷹、貘、鹿、野火雞、貓頭鷹,甚至有美洲獅與美洲豹,而美洲豹貓(Leopardus pardalis),他僅見過兩三次。...
黑幫、網紅養獅子當寵物炫耀 助長泰國成繁殖買賣轉運站
從曼谷、杜拜到歐洲巴爾幹半島,將獅子、老虎與獵豹等猛獸當成寵物豢養,並到社群平台炫耀的情形越來越多。可愛的小獅子成為網路的流量密碼,兇猛的大獅則是富人與黑幫權勢的象徵。獸醫與動保人士警告,這場來自網路與地下黑市的狂潮,正威脅野生動物的生命。...
天空下的綠能革命:巨型風箏發電 下雨、冰雹都不怕
愛爾蘭狂風大作的西海岸,一群人正在放飛長形的超大風箏。他們專注的看著風箏飛行的軌跡,纜繩的另一頭則是發電機。這項尚未獲得太多人關注的新發電方式,正透過「空中風能」(airborne wind energy)為風力發電帶來一場革命。...
全國拒用福島除染土 日本首相官邸花壇帶頭使用
福島核災後,日本積極尋找低劑量輻射污染土壤的去處,但沒有地方想收。5月27日,日本召開閣僚會議,確認由官方帶頭,將部分「除染土」放在首相官邸的花壇,以加速民眾與地方接受度。但從民調結果來看,要在法定期限前將除染土移出暫時貯存場仍是一大挑戰。...
飲料包裝塑膠微粒比一比 研究:玻璃瓶比寶特瓶高50倍
玻璃瓶、寶特瓶、鋁罐,哪種材質的瓶裝飲料微塑膠含量最高?法國食品衛生機構研究發現,答案不是寶特瓶,而是玻璃瓶。從塑膠微粒的成分與顏色來看,罪魁禍首可能就是金屬瓶蓋的外層塗料。...
氣候暖化助長蟲蟲危機 匈牙利修道院10萬冊古籍慘遭蟲害
今年夏天,匈牙利西部一座千年修道院面臨前所未有的蟲害。暖化導致溫濕度升高,蠹蟲大舉入侵,啃咬館內珍藏的上萬冊典籍。為徹底清除蟲害,圖書館6月起暫停開放,預計至少需要7個月才能修復。...
蜂群損失逾6成 美國最大規模蜜蜂死亡事件調查出爐
去年冬天,美國的蜜蜂死亡的狀況超乎尋常,至今年春季仍不停歇。4月的統計發現,商業養蜂業平均有62%的蜂群死亡,確定是美國史上最嚴重的蜜蜂死亡事件。初步調查結果於6月出爐,發現殺蟎藥失靈、棲地流失、農藥等多重危機,最終造成蜂群生存壓力過大、死亡。...
極端高溫下的路人求生法則 「吸血鬼模式」地圖告訴你最不曬路徑
吸血鬼見光死,只能晝伏夜出,而現代人即便高溫破表,白天難免要在道路間穿梭。找出最不曬路徑可能比最短路徑更重要,瑞士科學家近日在地圖功能推出「吸血鬼模式」(vampire mode),幫你找出陰影最多的路線。...
羊和觀光客太多 英國湖區的保育論戰:「退出世界遺產會更好?」
英國的湖區(Lake District)擁有冰蝕谷地、綠茵草原、如鏡的湖泊,鄉居風情的房屋和羊群點綴其間,成了夢幻景點。繪本《彼得兔》作者波特小姐(Beatrix Potter)筆下恬然的牧場故事就來自湖區生活,添增浪漫與童趣。...
斯洛伐克熊襲人頻傳 政府核准撲殺境內1/4棕熊並賣熊肉
近年斯洛伐克棕熊襲人的事件頻傳,政府祭出撲殺令,去年殺死144隻熊,今年上調至350隻。環境部還宣稱,不應浪費棕熊屍體,應該開放賣熊肉。 棕熊在其它地區不是瀕臨滅絕的動物,但在歐盟境內因族群小且分散,屬於保育動物。環團批,斯洛伐克境內有高達2萬誘餌點,可能這才是人熊衝突升溫的原因。...
都市也能「光電日不落」?公寓、大樓、租屋族聰明用綠電的點子
「電費自由」令人羨慕。在澳洲,1/3家戶裝設屋頂太陽能,再加上新政府的家用電池補助,獨棟住戶想實現「光電日不落」更加容易了。然而,高達6成的澳洲人被拒於低碳轉型門外,他們是租屋族、公寓或大樓住戶,那些住在擁擠城市的人們。...
7月24日起地球超載 透支自然資源如何還?
自然資源使用有度才能永續,一旦超支,便會威脅環境。全球生態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估計,人類今年會在7月24日就把整年度的自然資源額度耗盡,往後都靠著透支資源的方式過活。...
不賣牛奶賣你「牛的抱抱」 英牧場用療癒經濟渡過氣候危機
英格蘭的鄧布牧場(Dumble Farm)飽受氣候災害困擾,連年水災沖毀作物和乳牛愛吃的草皮,乳品市場價格遠遠無法打平成本。這座有4、50年歷史的牧場決心轉型,不賣牛奶,改向觀光客販售「牛的抱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