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灘「垃圾」會說話 海洋廢棄物展覽:該分類的人類生活習慣

水下生物

海廢大批發於4月19日在台灣潛水展上「開賣」。 圖/攝影劉祐君
海廢大批發於4月19日在台灣潛水展上「開賣」。 圖/攝影劉祐君

台灣國際潛水暨度假觀光展每年邀請國內海洋相關組織參展,並鼓勵民眾參與非營利組織的展位活動。以「珊瑚礁體檢」專案參與潛水展多年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改變與民眾對話的方法。19日,他們將「珍藏」許久的海洋廢棄物帶到展覽會場,以食、衣、住、行的寓意展出,同時對現場熱愛海洋的潛水員,倡導減塑行動的重要性。

導覽進行中,對瓶中信內容感到很有興趣的潛水員們。 圖/攝影劉祐君
導覽進行中,對瓶中信內容感到很有興趣的潛水員們。 圖/攝影劉祐君

不是單純的垃圾 海廢是人類生活縮影

環資會從2013年至2018年底,進行一連串的淨灘與海洋廢棄物監測行動,每個月至少辦理一場結合調查工作的淨灘。隨著淨灘變成幾乎人人都參與過的活動,學校教科書也開始囊括海廢議題後,環資會想籍一場展覽來點醒民眾對於海廢的一些誤解——比如說大部分的海廢其實來自陸地,而不是民眾普遍以為的海上活動。

已壓扁準備回收的VHS錄影帶。 圖/攝影劉祐君
已壓扁準備回收的VHS錄影帶。 圖/攝影劉祐君

當然還是有魚網、浮球、救生圈、假餌、魚鉤等物品展出,這些來自漁民工作時遺留在海裡的垃圾,無論是不是無心之過,都會隨著海浪打回岸上的沙灘。「這是吊在漁船上的照明燈,可能是風浪太大時不小心落海,也有可能是壞掉後被拋出船外。」環資會議題中心主任陳姿蓉拿起一盞尺寸不算小的燈泡說。他也是這個促成這項展覽的主要角色,因為會內大部份「垃圾」是他撿回來的。

浮標。 圖/攝影劉祐君
浮標。 圖/攝影劉祐君

玻璃櫃裡陳列了眾多塑膠沙灘玩具,各種造型都有。耳邊依稀還聽得到孩子們在堆沙、玩耍的聲音,但眼前卻是歷經風霜、殘破不已的小鴨。因為太便宜了,在離開沙灘時沒帶上。除了這些,沙灘上還時常出現大量與兒童毫無關係的的菸蒂和打火機,隨著時代演進,近年也開始在沙灘上撿到電子菸的菸油。

已面目全非的史迪奇。 圖/攝影劉祐君
已面目全非的史迪奇。 圖/攝影劉祐君

需要借火嗎?這裡有很多打火機。 圖/攝影劉祐君
需要借火嗎?這裡有很多打火機。 圖/攝影劉祐君

「在沙灘上看到人們每天生活的縮影。」這是過去曾參與過淨灘的志工所分享的話,也是這次海廢展想帶給參觀者的感受。無論是國際海廢污染的嚴重性,還是台灣限塑政策的核心精神,台灣民眾似乎有點置身事外。但在都市中生活的我們其實都是海廢的貢獻者。寶特瓶就是一個例子,桌子上滿滿的寶特瓶,旁邊放了一張對照表,讓觀展者可以照著產品條碼找產地。是的,除了台灣,它們還來自日本、中國,甚至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陳姿蓉說,出門多帶上個水瓶,就能大量減低一次用塑膠用品的使用率。

無法被完整分解的塑膠寶特瓶。 圖/攝影劉祐君
無法被完整分解的塑膠寶特瓶。 圖/攝影劉祐君

再往陸地內推進,我們可以看見更多日常生活用品。背板上掛著二件半新不舊的外套,一件防風、一件保暖;展示櫃裡,擺滿一瓶又一瓶的醫療廢棄物。隨著帛琉觀光局來參展的Kiruu Kanai,平日也有在帛琉淨灘,他說,海廢展裡的東西都見怪不怪,但針頭的數量之多,讓他很意外。陳姿蓉回答,醫療廢棄物會出現在沙灘的原因不一而足。不諱言有一些在海岸、河堤使用後隨意拋棄的可能;或是廢棄物公司拿了錢沒辦事。另外,陳姿蓉也提到,曾在裸露的掩埋場邊坡看到點滴瓶、針頭等醫療廢棄物。

醫療廢棄物。 圖/攝影劉祐君
醫療廢棄物。 圖/攝影劉祐君

來自帛琉的參展商Kiruu Kanai,她對針頭的數量感到詫異。 圖/攝影劉祐君
來自帛琉的參展商Kiruu Kanai,她對針頭的數量感到詫異。 圖/攝影劉祐君

從陸廢變海廢 失控的水龍頭亟需關上

環資會海洋廢棄物監測行動所使用的調查方式,來自全球規模最大的海洋志工行動——美國海洋保育協會(The Ocean Conservancy)在1986年發起的行動,並且也是兼具公民科學家精神的國際淨灘行動(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ICC)。如《地底三萬呎》裡帽人說的:「要誤解一個人,就看他的外貌,想真正認清一個人,那麼就多看他的垃圾桶。」ICC在淨灘後會記錄海灘或河岸上的廢棄物種類與數量,透過數據呈現出海岸的狀況,進而從事環境教育與政策倡議。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議題中心主任陳姿蓉。 圖/攝影劉祐君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議題中心主任陳姿蓉。 圖/攝影劉祐君

2022年有將近47萬名民眾響應ICC行動,清理出近3700噸的垃圾。其中第一名(個數計)是菸蒂——自2009年至今,15年內僅兩年屈居第二的常勝軍——而這不是單單在沙灘上活動的癮君子所締造的佳績,而是來自陸地,再經由下水道進入河川與海洋。

淨灘海廢常勝軍菸蒂。 圖/攝影劉祐君
淨灘海廢常勝軍菸蒂。 圖/攝影劉祐君

2017年環資與其他關心海洋廢棄物、塑膠污染等議題的團體,結合環境部成立「台灣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希望從源頭減量政策著手,改變人們的生活模式。後續也將透過台灣2050淨零排放中資源循環零廢棄的角度,強化永續消費的建立。陳姿蓉表示,面對海洋廢棄物議題這個淹水危機,我們不只是需要更多舀水的勺子,更需要關掉失控的水龍頭。

隨處可見的塑膠微粒,聖母峰、魚類、人體都出現過。 圖/攝影劉祐君
隨處可見的塑膠微粒,聖母峰、魚類、人體都出現過。 圖/攝影劉祐君

產業廢棄物與塑膠微粒。 圖/攝影劉祐君
產業廢棄物與塑膠微粒。 圖/攝影劉祐君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淨灘「垃圾」會說話 海洋廢棄物展覽:該分類的人類生活習慣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歐盟連身瓶蓋新規7月上路 華爾街日報:可口可樂新設計「打臉」惹惱消費者

歐盟連身瓶蓋新規7月上路 華爾街日報:可口可樂新設計「打臉」惹惱消費者

從空氣抓二氧化碳!全球最大碳捕捉工廠在冰島 一年抓下8600輛車的排碳

從空氣抓二氧化碳!全球最大碳捕捉工廠在冰島 一年抓下8600輛車的排碳

淨灘「垃圾」會說話 海洋廢棄物展覽:該分類的人類生活習慣

淨灘「垃圾」會說話 海洋廢棄物展覽:該分類的人類生活習慣

不離不棄護卵一個月 百步蛇媽媽育雛全球首紀錄在台灣

不離不棄護卵一個月 百步蛇媽媽育雛全球首紀錄在台灣

最新文章

極危黑嘴端鳳頭燕鷗現身台南、馬祖 未來可線上觀賞復育直播

極危黑嘴端鳳頭燕鷗現身台南、馬祖 未來可線上觀賞復育直播

澎湖12隻獲救海龜重回大海 百名師生現場為牠們加油

澎湖12隻獲救海龜重回大海 百名師生現場為牠們加油

羊群是防洪、防野火最佳幫手!吃雜草、清理灌木叢 專業又有效率

羊群是防洪、防野火最佳幫手!吃雜草、清理灌木叢 專業又有效率

不離不棄護卵一個月 百步蛇媽媽育雛全球首紀錄在台灣

不離不棄護卵一個月 百步蛇媽媽育雛全球首紀錄在台灣

保育海洋資源-小琉球7月起, 3處潮間帶收費每人60元

保育海洋資源-小琉球7月起, 3處潮間帶收費每人60元

保育、部落傳統陷衝突 屏東獵人獵捕一級保育熊鷹遭判緩刑3年

保育、部落傳統陷衝突 屏東獵人獵捕一級保育熊鷹遭判緩刑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