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取代塑膠?科學家開發出可生物分解的多用途材料 有望終結污染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塑膠廢棄物持續對全球造成環保問題,但休士頓大學教授拉曼研發出的新材料或許能解決這種情況。 圖/路透
塑膠廢棄物持續對全球造成環保問題,但休士頓大學教授拉曼研發出的新材料或許能解決這種情況。 圖/路透

為解決持續造成環境問題的塑膠廢棄物,美國休士頓大學機械與航太工程副教授拉曼(Maksud Rahman)研發出一種創新方法,把可生物分解的細菌纖維素,轉化成多用途材料,這種材料未來可望取代塑膠。

閱讀更多:8年內增加50%!解剖人腦發現大量塑膠微粒 相當於「一整支塑膠湯匙」

SciTechDaily報導,這種新材料的潛在應用範圍廣泛,可能很快就會用於製造寶特瓶、環保包裝,甚至是傷口敷料等日常用品。

拉曼在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這份成果報告。他說:「我們期待這種堅韌、多功能且環保的細菌纖維素薄片,能變得無所不在,在許多產業取代塑膠,幫助減輕環境傷害。」

拉曼團隊利用旋轉培養裝置內流體流動的剪力,合成出強韌耐用的細菌纖維素片,兼具高抗拉強度的彈性、可折疊性、光學透明性以及長期機械穩定性。為了增強纖維素和創造更多功能,拉曼團隊把氮化硼奈米片加入到培養裝置的流體內,製造出更具抗拉強度和散熱效果的混合奈米片。

拉曼說:「這種可擴充的單一步驟生物製造方法,將為朝向結構材料、熱能管理、包裝、纖維、綠色電子和能源儲存等應用鋪路。」

隨著各界日益憂心石化、非生物可分解材料所造成的環境不良影響,對天然或生物材料等永續替代品的需求已增強。細菌纖維素因為其自然豐富性、可生物分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已成為具潛力的生物材料之一。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守護高風險族群 政府跨部門齊心防詐

守護高風險族群 政府跨部門齊心防詐

高溫將納入法定災害?氣象署研擬修《氣象法》 因應極端天氣常態化

高溫將納入法定災害?氣象署研擬修《氣象法》 因應極端天氣常態化

女王頭斷頭倒數...最新頸圍剩116公分 再遇地震、颱風恐難逃一劫

女王頭斷頭倒數...最新頸圍剩116公分 再遇地震、颱風恐難逃一劫

冰山之王的最後旅程...全球最大冰山A23a飄流近40年 預計數週內會完全消失

冰山之王的最後旅程...全球最大冰山A23a飄流近40年 預計數週內會完全消失

最新文章

節水21%、甲烷減32%!水稻田「乾濕灌溉」革命新技術 稻米根系也更健康

節水21%、甲烷減32%!水稻田「乾濕灌溉」革命新技術 稻米根系也更健康

搭火車不用再買票?英國火車「打卡」就能搭:GPS定位、自動結算票價

搭火車不用再買票?英國火車「打卡」就能搭:GPS定位、自動結算票價

用「聽覺」拯救雨林?他用舊手機改造AI監測器 揪出非法盜伐

用「聽覺」拯救雨林?他用舊手機改造AI監測器 揪出非法盜伐

零成本、超簡單!6步驟教你用廚餘自製「液肥」 新手也能輕鬆上手

零成本、超簡單!6步驟教你用廚餘自製「液肥」 新手也能輕鬆上手

靈感來自啤酒?荷蘭青年靠「泡泡」解決塑膠污染 成功攔截90%河川垃圾

靈感來自啤酒?荷蘭青年靠「泡泡」解決塑膠污染 成功攔截90%河川垃圾

螺絲王國求生記!高雄螺絲廠佈局數位、減碳轉型 助台灣扣件產業突圍

螺絲王國求生記!高雄螺絲廠佈局數位、減碳轉型 助台灣扣件產業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