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台南秘境...四鯤鯓藏全台唯一「紅海欖母樹林」 有望成為下一個四草隧道?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陸地生物

四鯤鯓的紅樹林以紅海欖、海茄苳、欖李、水筆仔為主。 圖/李清宇攝影
四鯤鯓的紅樹林以紅海欖、海茄苳、欖李、水筆仔為主。 圖/李清宇攝影

台南熱鬧的舊城區一路往南,鄰近漁光島和安平商港,有一片位處都市邊緣,幾近被遺忘的自然濕地秘境——四鯤鯓。這片有著大面積魚塭與紅樹林交織的土地,不僅孕育豐富生物多樣性,還承載台江內海的歷史記憶。

多年前,在地環境團體曾搶救原生紅樹林地景,防止都市開發侵蝕,並呼籲將當地紅樹林全區保護,規劃為濕地公園、結合生態觀光發展。到了2025年初,在地方努力下,生態觀光有了新進展,四鯤鯓紅樹林的生態觀光船正式啟動商轉,期盼透過觀光帶動社區發展。

然而,推動生態觀光之路仍充滿挑戰,路線規劃斷裂、管理資源缺乏、人口老化等問題不斷。即便這裡擁有珍貴的母樹林資源,但這片與紅樹林共存超過半世紀的土地,至今又缺少哪些拼圖?

全台唯一紅海欖母樹林 藏著80年老樹與鳥類生態天堂

四鯤鯓原為台江內海最南端的沙洲,有著台灣少數緊鄰都會區的紅樹林生態區,從安平港以南,一路延伸至二仁溪出海口,形成一條帶狀連結。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解釋,四鯤鯓的紅樹林與魚塭錯落,樹木多半沿著魚塭土堤生長,且以紅海欖、海茄苳、欖李、水筆仔為主,更重要的是,這裡的紅海欖是全台僅有的重要母樹林,台灣各地的紅海欖幾乎都由此分株繁衍。

四鯤鯓紅樹林的分布位置。 圖/Google Map截圖
四鯤鯓紅樹林的分布位置。 圖/Google Map截圖

晁瑞光表示,在日治時期繪製的《台灣堡圖》上,就能看見四鯤鯓4號、5號水道的位置,由此推測百年前的水道兩旁可能就存在紅樹林,不過許多老樹隨著都市開發、魚塭填平、太陽能板架設等因素,已被大面積砍伐。目前少數保留下來的老樹中,有些樹徑粗到單人難以環抱,若以樹徑的平均生長速度估算,這些樹木至少已在此佇立了80年。

晁瑞光表示,四鯤鯓的紅海欖是全台僅有的重要母樹林,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 圖/李清宇攝影
晁瑞光表示,四鯤鯓的紅海欖是全台僅有的重要母樹林,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 圖/李清宇攝影

從市區通往四鯤鯓的路上,沿路可見被紅樹林包圍的荒廢魚塭,水域較淺的地方,是鳥類生活的天堂。晁瑞光指出,光從住宅區隔著西濱公路望向對面的魚塭,近年經常能觀察到黑面琵鷺停留,白鷺鷥、蒼鷺、燕鴴、反嘴鴴、雁鴨科鳥類也都來到四鯤鯓一帶活動。

還可見到紅冠水雞、白冠水雞在水面現蹤,晁瑞光分享,「白冠水雞並不常見,但我們在這邊常態紀錄到,顯示牠們有族群在四鯤鯓這邊。」不僅如此,每年2月,許多冬候鳥在北返前則會大量聚集於此,四鯤鯓的紅樹林成了牠們暫時的棲地。

相較於以生態觀光聞名的台南四草,當地有濕地保護聯盟與鳥會長期進行生物調查與監測,當環境面臨開發威脅時,能以紮實的數據作為與政府協商的籌碼,也因此成功守住如今的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

反觀四鯤鯓,因為鮮少有人真正看見這裡的生態價值,在城市發展中長期被忽視,生態資料相對匱乏。晁瑞光笑稱,遊客會進城享用小吃、看古蹟,賞鳥則直奔四草或七股,很少有人想到南區,且在多數人的教育與生活經驗中,認為看黑面琵鷺得前往距離市區遙遠的七股,卻沒發現都市邊緣就能看見牠們的身影。

遊客會台南市區享用小吃、看古蹟,賞鳥則直奔四草或七股,晁瑞光笑稱,很少有人想到要去南區。 圖/李清宇攝影
遊客會台南市區享用小吃、看古蹟,賞鳥則直奔四草或七股,晁瑞光笑稱,很少有人想到要去南區。 圖/李清宇攝影

被遺忘的紅樹林步道...觀光潛力軸線成雜草叢生垃圾場

除了生態價值,四鯤鯓的紅樹林還蘊藏觀光潛力。晁瑞光認為,紅樹林對地方而言,正是一條串聯地方各個據點的重要軸線。他回憶,當年環團搶救在地紅樹林,避免因河道疏濬而被大面積砍伐時,就曾提出將觀光遊憩與紅樹林生態結合的構想。

他指著一條地圖上沒有地標的「四鯤鯓紅樹林步道」說,「當時這邊搶救下來後,我們就提倡這裡會是一條很好的觀光教學、自行車活動、散步路線,也思考怎麼把四鯤鯓、灣裡到二仁溪沿線的魚塭小巷道串起來,變成一條完整的觀光動線。」甚至可進一步與市府規劃的「雙博物館自行車道」連結,「如果以一條環境觀光軸線來發展,我個人覺得會有滿大的吸引力。」

然而實際落地執行卻困難重重,不僅路網規劃斷裂,維護管理資源也十分匱乏。步道終點通往喜樹抽水站,只差短短幾公尺便能銜接上西部濱海公路,環團曾建議水利局搭設便橋連通兩端,卻遲遲沒有進展。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曾提倡把四鯤鯓到二仁溪沿線的小巷道串起來,變成一條完整的觀光動線,實際落地卻困難重重。 圖/李清宇攝影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曾提倡把四鯤鯓到二仁溪沿線的小巷道串起來,變成一條完整的觀光動線,實際落地卻困難重重。 圖/李清宇攝影

實地走訪,步道兩旁雜草叢生,地面滿是野狗大便與燃燒痕跡,圍欄內的紅樹林則被傾倒各式垃圾,沒有人定期打掃、修枝,就像是一個被遺忘的景點。當地居民無奈地說,如果樹枝長出來擋到路,只能自己動手整理。

晁瑞光無奈表示,地方觀光發展仰賴由上而下的系統性規劃,僅靠社區自發力量,成效有限。然而政府相關單位的權責分工複雜,有時光是處理環境垃圾問題,各機關間就互踢皮球,難以落實環境維護與管理。他也提到,自己與夥伴們的主力在解決環境廢棄物,缺乏多餘量能與在地居民深入討論管理方式,「如果沒有那麼多汙染,我就可以很愉快地做這件事。」

實際走訪「四鯤鯓紅樹林步道」,兩旁雜草叢生,沒有人定期整理,就像是一個被遺忘的景點。 圖/李清宇攝影
實際走訪「四鯤鯓紅樹林步道」,兩旁雜草叢生,沒有人定期整理,就像是一個被遺忘的景點。 圖/李清宇攝影

台版水上市集在四鯤鯓?社區盼觀光船遊程翻轉地方發展

四鯤鯓社區旁的碼頭位於日新溪下游,鄰近安平港口,與在地人稱「蚵寮街」的牡蠣加工區之間,夾著一座長滿紅樹林的迷你小島。

事實上,在這裡,發展生態觀光的聲音早在5、6年前就已出現,只是和許多偏鄉一樣,面臨人口老化、資源不足、居民意見分歧的窘境。當地居民不論老少,多以養蚵或討海為生,對生態觀光的概念陌生,返鄉青年若想翻轉地方發展,往往需要更多時間與各方溝通、嘗試。

四鯤鯓社區觀光船與紅樹林小島的分布位置。 圖/Google Map截圖
四鯤鯓社區觀光船與紅樹林小島的分布位置。 圖/Google Map截圖

在地青年、台南市舢筏漁業護權協進會理事長陳廷洲回憶,過去曾有居民以工作船載客觀光,遭人檢舉,促使在地萌生學習四草模式、打造合法觀光船的想法,加上不久前區公所人員前來勘查時,發現這段河道風景與泰國水上市集相似,於是建議試辦一場活動。

「蚵寮街」當地居民不論老少,多以養蚵或討海為生。 圖/劉潔謙攝影
「蚵寮街」當地居民不論老少,多以養蚵或討海為生。 圖/劉潔謙攝影

而活動反應熱烈,讓在地居民首次真切感受到人潮進入四鯤鯓的可能。於是,社區決定轉為常態化經營,並於2025年初正式商轉觀光船遊程,以親子教育為主軸,帶領遊客認識港灣文化、紅樹林生態與採蚵工作,也吸引專業導覽員主動上門詢問合作機會,陳廷洲笑稱,「看到家鄉有人在做這個,他說想回來支持一下。」

不過,要讓「蚵寮街」成為理想中的水上市集,仍需逐步改善周邊環境,將老舊凌亂的作業區整理得更整潔、美觀,才能迎接更多遊客到來。陳廷洲不諱言,只靠在地居民的力量有限,仍期待政府協助改善環境與建設。

導覽不僅限於水上航行,也串聯陸上的人文歷史地景,「只有水上的觀光太單調了,沒有串連地方的話,這邊不會發展。」他進一步指出,近期也嘗試將船票與在地消費結合,讓遊客能實際走進社區、支持地方商家,同時規劃推出鮮蚵料理,並將部分收益回饋社區,為地方創造永續發展的可能。

陳廷洲坦言,當地確實期盼透過觀光船來翻轉社區發展,但在地居民的力量有限,仍期待政府協助改善環境與建設。 圖/劉潔謙攝影
陳廷洲坦言,當地確實期盼透過觀光船來翻轉社區發展,但在地居民的力量有限,仍期待政府協助改善環境與建設。 圖/劉潔謙攝影

生態破碎、違章工廠環繞...四鯤鯓紅樹林轉身仍待公私協力

放眼整個四鯤鯓,其實是一處極具潛力的環境教育場域。晁瑞光指出,目前這裡的紅樹林雖仍具生態價值,但已呈現破碎化現象,周邊散布違章工廠與鐵皮屋,部分土地甚至已變更地目,未來是否會進一步受到都市化影響,仍不得而知。

他也提到,或許地方上流傳與紅樹林老樹有關的民間故事,若能將其結合教育與導覽,不僅能讓更多人理解在地文化,也能凸顯老樹的生態與歷史價值,政府在進行都市規劃時,更應將這些自然與文化資產納入考量。

晁瑞光也強調,當前的關鍵在於建立公私協力機制,由政府把關、企業投入、民間團體參與經營管理,形成三方共贏,才能避免地方在認養單位退出後又回到原點。「地方的希望往往來自民間,一個好的倡議需要被看見、被擴散。」他說。而四鯤鯓這片象徵台南古地貌變遷、擁有豐富紅樹林生態的土地,正等待下一步共創的契機。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被遺忘的台南秘境...四鯤鯓藏全台唯一「紅海欖母樹林」 有望成為下一個四草隧道?

被遺忘的台南秘境...四鯤鯓藏全台唯一「紅海欖母樹林」 有望成為下一個四草隧道?

全球首例!澳洲雨林從碳匯變碳排放源 從25年前就開始「淨虧損」

全球首例!澳洲雨林從碳匯變碳排放源 從25年前就開始「淨虧損」

農村體驗成熱潮卻難扎根?旗山「台青蕉」陪伴青年一起「半農半X」

農村體驗成熱潮卻難扎根?旗山「台青蕉」陪伴青年一起「半農半X」

維修特輯3/從修小家電到修人心!台南維修咖啡館 修好城市的人情味

維修特輯3/從修小家電到修人心!台南維修咖啡館 修好城市的人情味

最新文章

被遺忘的台南秘境...四鯤鯓藏全台唯一「紅海欖母樹林」 有望成為下一個四草隧道?

被遺忘的台南秘境...四鯤鯓藏全台唯一「紅海欖母樹林」 有望成為下一個四草隧道?

閒置魚塭、鹽田變「藍碳基地」...紅樹林碳匯方法學是一場豪賭嗎?

閒置魚塭、鹽田變「藍碳基地」...紅樹林碳匯方法學是一場豪賭嗎?

身心障礙者也能當導覽員?喜樂家族讓身障家庭「走上街頭」與社會對話

身心障礙者也能當導覽員?喜樂家族讓身障家庭「走上街頭」與社會對話

經濟弱勢卻要付更多錢...是什麼推高障礙者國旅成本?直逼「飛一趟東京」

經濟弱勢卻要付更多錢...是什麼推高障礙者國旅成本?直逼「飛一趟東京」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