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動物與環境一體,中興大學陳志峰教授讓動物過得更好

陸地生物

可以與動物相處,學習怎麼飼養動物,研究品種來源、計算育種價、蛋品加工,讓陳志峰可以對動物有全盤認識。 圖/陳志峰提供
可以與動物相處,學習怎麼飼養動物,研究品種來源、計算育種價、蛋品加工,讓陳志峰可以對動物有全盤認識。 圖/陳志峰提供

人類與動物的互動可以追溯至遠古時代,從最早獵物與獵食者,到同伴,畜牧,再演進到役用動物、展演動物、寵物與實驗動物……。近一百年中,人類的畜牧業發展過度快速,這種習以為常的依賴關係開始產生變化,人類似乎已經淡忘自己也是一種動物,失去共處的平衡關係。

「過度的發展,讓動物們被高密集飼養,造成動物的緊迫,使動物免疫力下降,進而勢必要用藥物來控制。」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副院長陳志峰表示,人類畜牧的密集飼養帶來諸多隱憂,舉凡像藥物濫用造成環境汙染即是當前畜牧業的嚴重問題之一。

分級制度的可行性

雞蛋為例,在台灣,雞蛋一直是民眾日常飲食的重要部分,但近年來,這項日常食材不時爆出安全疑慮。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17年芬普尼毒蛋事件,當時台灣從進口的雞蛋中檢出農藥超標,引起消費者擔憂。此外,農民為了雞蛋銷售的順暢,在缺乏分級制下,經常會不同年齡雞群混養,無法統進統出,好好清場消毒,因此造成生物安全的破口。近年缺蛋的狀況,就是因為養雞場雞隻生病,大量減產所致。

然而,分級制度在產業中的引入,可被視為提升品質的方式,將產品按照一定的標準或規格進行分類的制度,目的是確保產品品質和讓消費者有所依據能夠選擇合適的產品。

「政府的一個分級制度之下,可以驅動蛋農去做友善雞蛋的生產。」陳志峰說明,分級制度可以是基於雞蛋的大小、蛋殼的品質等因素來進行,當前的分級計價制度不僅確保了消費者能夠獲得更好的品質保障,也刺激了整個產業鏈向更高的標準提升。

因為自身也是消費者,陳志峰會常常在同伴或者朋友當中,討論牛乳、肉品、雞蛋等產品議題,食農教育及飲食知識。 圖/陳志峰提供
因為自身也是消費者,陳志峰會常常在同伴或者朋友當中,討論牛乳、肉品、雞蛋等產品議題,食農教育及飲食知識。 圖/陳志峰提供

政策的引導和消費者買單

過往對於動物的飼養方式,不少學界與業界也在近年反思和轉變。

「在過去,100年來科學家把動物關在籠子裡面餵養,使得動物在單位時間內展現了很好的生產效率,可以衝很高的產蛋量。但這樣的方法是否真的最有效?」陳志峰指出,這同時帶來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讓動物的生命週期縮短。

「像牛的話,為了追求乳量,高密度、高精料的飼養,以台灣大概平均是兩胎就被淘汰。但是透過更友善的飼養,就可以讓牛隻到第三胎、第四胎,增加牛隻的長壽性(longevity)。所以你用縱向來看,一頭牛牠能夠貢獻的時間變長,總產乳量也就比較多。」

從1991年即開始投入畜牧產業研究的陳志峰,一路走來始終在思索是怎麼讓動物過的更好?他觀察到當代社會,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動物福祉的關心日益增加,「友善飼養」的概念逐漸受到重視,但這背後的轉變並非一蹴可及,需要整合各方努力,其中,消費者態度和行為模式便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你必須要有消費者的支持,因為農民基本上他東西只要能夠賣的話,他們都會去生產,絕對不會想去虐待動物。」陳志峰表示,消費者的支持十分重要,農民的生產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場需求驅使,因此當消費者傾向購買友善飼養的產品,農民基於經濟利益,也會更偏好友善飼養方式。

然而,純粹依賴市場需求可能不足以帶動整個產業的轉型,還需要一個更積極的推手––政府。政府不僅可以制定相應的法規和標準,還可以提供技術和必要的財政支援,協助農民進行轉型。

陳志峰提到歐盟,正是政府政策對於友善飼養的有力推動。「歐洲在2012年就完全廢籠飼,但是他們大概在2000年的時候,政府其實就已經開始討論,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運用很多政策引導,也包括投入科學的研究,讓非籠飼能夠在時間內完成。」可見政府有規劃的政策不僅是方向的指引,更是產業進步的加速器。

陳志峰認為環境、動物和人類應視為「一體」,彼此相依共好才有健康的動物與人類。 圖/陳志峰提供
陳志峰認為環境、動物和人類應視為「一體」,彼此相依共好才有健康的動物與人類。 圖/陳志峰提供

人與動物健康一體

陳志峰長期研究人與動物的互動及對環境的影響,並強調「人、動物與環境健康一體」的觀念,對他而言,人類與動物及環境的健康是交織,無法分離。

隨著氣候變遷全球性的疾病傳播,例如SARS和禽流感,可以看出人、動物與環境健康的密切關聯。極端氣候頻率增加,不僅影響密集飼養動物免疫能力,甚至感染疾病所造成嚴重傷害,也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只有當人類、動物與環境都健康,才能確保生命物種一個健康、和諧和永續的未來。

陳志峰指出,現代的畜牧業和農業模式往往忽視了動物福祉,這不僅不人道,而且可能導致動物健康問題,進而影響人類的健康。不論是環境、動物和人類應視為「一體」,彼此相依共好才有健康的動物與人類。

除了本身是教授、副院長、台灣土雞守護者,愛動物的陳志峰更對鳥類情有獨鍾,喜愛當初生鳥的「奶爸」,因而大學時期也同學取了一個有趣的綽號「陳鳥峰」。

本身是教授、副院長、台灣土雞守護者,愛動物的陳志峰更對鳥類情有獨鍾。 圖/陳志峰提供
本身是教授、副院長、台灣土雞守護者,愛動物的陳志峰更對鳥類情有獨鍾。 圖/陳志峰提供

「可以與動物相處,也在這領域學習到怎麼飼養動物,研究品種來源、計算育種價、蛋品加工,讓我可以很寬廣的對動物有全盤認識。」對於動物的熱愛和專業知識,使陳志峰更希望能夠將熱情和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和成果。

「因為我本身也是消費者,所以會常常每天在同伴或者朋友當中,來討論動物產品:牛乳、肉品、雞蛋等議題,還有食農教育及飲食的知識,我也很樂意分享。」陳志峰的努力與推動,使人們意識到,人與動物之間的議題,並不只是學術研究,而是深深影響著我們日常的生活與健康。

每一次的選擇,不論是對待動物的方式,還是選擇食材的來源,都揭示了我們對環境和社會的責任感。當人們開始注重動物議題,這不僅是傳遞資訊,更是在推動一場正向守護生命的變革。


作者文章

未來會有「無牙鯊魚」?海洋酸化恐溶蝕鯊魚牙齒 頂級掠食者生存武器面臨威脅

未來會有「無牙鯊魚」?海洋酸化恐溶蝕鯊魚牙齒 頂級掠食者生存武器面臨威脅

有海就能發電!日本啟用全球第二座「滲透壓發電廠」不畏天候還可24H運作

有海就能發電!日本啟用全球第二座「滲透壓發電廠」不畏天候還可24H運作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SDGs 10周年 聯合線上跨域共苗島嶼未來  讓改變點滴累積、持續前行

SDGs 10周年 聯合線上跨域共苗島嶼未來 讓改變點滴累積、持續前行

最新文章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

找回台灣地酒!金牌釀酒師陳千浩用風土 搶救失落的「農業文化遺產」

找回台灣地酒!金牌釀酒師陳千浩用風土 搶救失落的「農業文化遺產」

89億顆蛋的背後...友善飼養讓蛋雞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89億顆蛋的背後...友善飼養讓蛋雞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用蛋串起善的供應鏈!黎明方舟動福蛋:打造動物福利X社會照顧的新典範

用蛋串起善的供應鏈!黎明方舟動福蛋:打造動物福利X社會照顧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