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柑仔店屹立72年話傳奇 老店不服輸的轉生進化論

「小店面養活我們一家,說不上過的富裕,至少三餐溫飽也足夠」,信德商行第二代老闆娘鄭瑞英感念,屹立72年的老店面努力生存,挺過激烈的商場競爭,即使在便利商店興起的衝擊之下,仍找出雜貨店的生存之道,一間雜貨店不只帶給一家人溫飽,同時也滿足左鄰右舍的生活所需。

在台南安平舊部落創立72年的信德商行,早期開設在熱鬧的安平老街旁,如今隱身於巷弄內,在鄭瑞英的堅持下,信德商行遷址、捨棄迎接觀光客人潮的優勢,轉身照顧左鄰右舍,靠著人情味用心觀察每一位顧客的需求,為在地鄰里服務。

信德商行第二代老闆娘鄭瑞英(左)在台南安平經營柑仔店,小女兒孫千淑(右)從小也會跟著幫忙顧店,如今信德商行在地經營72年。 圖/澄葉影音提供
信德商行第二代老闆娘鄭瑞英(左)在台南安平經營柑仔店,小女兒孫千淑(右)從小也會跟著幫忙顧店,如今信德商行在地經營72年。 圖/澄葉影音提供

傳統時代新女性 走出廚房撐起一個家

身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時代,鄭瑞英原本和一般的家庭主婦一樣,每天在廚房裡忙著照料全家人的一日三餐;民國62年,眼看公公一手打理開業的雜貨店「信德商行」,沒有子女願意接班,她便毅然決然接手經營,將生活重心從廚房轉移到雜貨店舖,成為管理一家柑仔店的老闆娘。

信德商行最初開在繁華熱鬧的安平老街旁,鄭瑞英說儘管當時從未有過「管理一家店」的實戰經驗,但只要有顧客上門,每一次有機會和顧客攀談交流,就是她一次珍貴的學習機會。

回想剛接手雜貨店的那段時光,鄭瑞英表示當時每天在雜貨店裡忙得團團轉,不只要學習如何進貨,就連盤點貨物的基本功也要從頭學習,原先還有丈夫的支持照應,但他卻在緊要關頭生了一場重病,「那時候只想著要把家裡照顧好,根本沒時間悲傷」,從此鄭瑞英一邊忙著經營雜貨店的生意,也肩負起獨自照顧一個家庭的責任。

回憶民國62年接手雜貨店,鄭瑞英連盤點貨物的基本功都要從頭學習。 圖/澄葉影音提供
回憶民國62年接手雜貨店,鄭瑞英連盤點貨物的基本功都要從頭學習。 圖/澄葉影音提供

挺過「商場大戰」 小店不服輸的轉生進化論

在鄭瑞英接手經營的第6年,信德商行迎來「第一次轉變」,由於安平老街在民國68年面臨街道拆遷,信德商行的店面便遷回自家一樓的位置,雖說是遷址,但「新店址」與安平老街僅相鄰短短40公尺,位置卻更靠近繁榮的商圈。當年新店址對面是一家電影院,周遭商店街及專賣日本舶來品的委託行林立,是鄭瑞英接手雜貨店以來頭一次見識到商圈聚集的榮景,雜貨店也受益於周邊商圈的消費刺激,生意蒸蒸日上。

「每天光是賣一種泡麵,一天的營業額就達標了」,鄭瑞英回想起當年觀光人潮絡繹不絕,雜貨店門庭若市的盛況,她也分享從「騎孔明車」到「開貨車」去載糖送貨的過程,一段簡單的描述聽出信德商行的「事業版圖」不斷壯大的軌跡。

不過,信德商行在當時只販售大米、醬菜、粗鹽和糖塊等少許的民生用品,鄭瑞英也擔心只賣簡單幾項商品「賣不贏別人」;原本擔心雜貨店生意會經營不下去,但她細心的觀察找到「第二次轉型」的機會,家裡的「一台冰箱」就是她開闢新商品的利器。

現今,每一戶家庭幾乎都會擺放一台冰箱,但在當時卻是稀有家電,鄭瑞英當年就靠這一台冰箱「自製枝仔冰」,在炎熱夏日販售枝仔冰給厝邊頭尾的孩子們,新商品一推出立刻在當地幾條商店街「引起轟動」,信德商行才得以在這一場競爭激烈的商場大戰中存活下來。

歷經一場商場大戰,鄭瑞英發現競爭激烈的商店街,總以最快速度不斷變換販售的商品種類,鄭瑞英不服輸的性格也讓信德商行迎向「第三次轉生」,自此雜貨店不再只販售大米、粗鹽和醬菜等基本的民生用品,「當下流行什麼我就賣什麼,希望讓大家可以買到新東西」,她一心希望讓鄰里鄉親即使在巷口柑仔店也能買到好貨,她便每隔一段時間就汰除店內早已退流行的老商品,讓信德商行成為傳統漁村裡「不落人後」的雜貨店。

小女兒孫千淑從小在柑仔店長大,小時候一放學就要回家幫忙顧店,減輕媽媽的負擔。 圖/澄葉影音提供
小女兒孫千淑從小在柑仔店長大,小時候一放學就要回家幫忙顧店,減輕媽媽的負擔。 圖/澄葉影音提供

無懼對街便利店 老店優勢在「讀心」

台灣便利商店營運體系於1980年代逐漸成形,1995年之後更進入爆炸成長期,如今家戶巷口幾乎都有一家便利商店,便利商店也隨之取代傳統商店街的功能,距離信德商行不到100公尺外就有一家便利商店,在便利商店興起的衝擊之下,信德商行的銷售額也不如從前。

然而,信德商行仍堅守在巷口為在地鄉親服務,鄭瑞英的小女兒孫千淑分享,她和姊姊兩人從小開始幫忙顧店,30多年來早已練就一身敏銳的洞察力,「只要老顧客上門,連對方都還沒開口,我的一個反射動作就可以直接把對方心中想要的商品擺在檯面上」,孫千淑笑說就連朋友親眼見識到宛如「讀心術」的絕活都嘖嘖稱奇,但這就是在地長久經營才能練就的獨門功夫,讓柑仔店能夠打贏便利商店的「地主優勢」。

孫千淑還分享一件趣事,她表示媽媽是一個把做生意看得比「家庭旅遊」還重要的雜貨店老闆娘,即便要動員全家人的人力,媽媽還是堅持要「全年無休」,每天早上7點開店營業到晚上11點,絕不能隨意店休,孫千淑笑說「我們一家人幾乎沒有一起參加過家庭旅遊,因為媽媽擔心雜貨店沒人顧,所以我們的家庭旅遊只能『自己各自去』」,不讓居民找不到信德商行,這就是媽媽對鄰里周遭的關心。

在這一間充滿人情味的雜貨店裡,只要鄰里鄉親發現家裡缺了哪一項生活用品,就習慣來到巷口的柑仔店「補貨」,順道在店裡和鄰居們齊聚一堂話家常、聯繫感情,這一間巷口的柑仔店儼然成為厝邊頭尾重要的生活交流中心。

雜貨店提供生活物資、用心服務民眾所需,信德商行乘載了聚落居民的共同記憶,72年來見證柑仔店在一個時代下的興衰、轉型與重生,即便雜貨店逐漸被便利商店和生鮮超市所取代,但「巷口的那一家柑仔店」仍帶著堅毅樸實的心意,堅持誠信待客、用傳統的人情味守護這一片土地。

作者文章

台灣受威脅植物將近1千種!生多所3年救援、收容182種 減緩物種消失

台灣受威脅植物將近1千種!生多所3年救援、收容182種 減緩物種消失

被蛇咬傷怎麼辦?先別放血!記住「五要五不」口訣

被蛇咬傷怎麼辦?先別放血!記住「五要五不」口訣

金盆洗手?激進環保團體宣布不再破壞美術品、預告「4月做完最後一票」

金盆洗手?激進環保團體宣布不再破壞美術品、預告「4月做完最後一票」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最新文章

用在地征服百老匯!台灣牽亡歌陣音樂劇「勸世三姊妹」 用原創台味敲開國際門

用在地征服百老匯!台灣牽亡歌陣音樂劇「勸世三姊妹」 用原創台味敲開國際門

從田野到文創:花蓮「女仕女事」田裡復育苧麻、重振部落編織工藝

從田野到文創:花蓮「女仕女事」田裡復育苧麻、重振部落編織工藝

僅12名學童參與...百年活動「美濃字紙祭」參與度低 敬字惜紙文化難傳承

僅12名學童參與...百年活動「美濃字紙祭」參與度低 敬字惜紙文化難傳承

台灣砸百億投入「地方創生」...今年邁入第7年 3.0是進步還是原地踏步?

台灣砸百億投入「地方創生」...今年邁入第7年 3.0是進步還是原地踏步?

苦瓜葉煮泡麵會變好吃?土人蔘是什麼味道?與恆春半島小農來一場葉菜盛會

苦瓜葉煮泡麵會變好吃?土人蔘是什麼味道?與恆春半島小農來一場葉菜盛會

舞動希望...南亞海嘯20年 印尼亞齊青年用霹靂舞擺脫災區標籤

舞動希望...南亞海嘯20年 印尼亞齊青年用霹靂舞擺脫災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