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碼村」隱身都市地下-修復人心與物的再生基地

無貧窮

黃芳惠期待能打造社區互助平台,透過許多的節點,如一碼村,行成一個網絡,把更多社群的技術、服務後台的機制建立起來,打造一場真正能夠落實社會中現代烏托邦運動。
黃芳惠期待能打造社區互助平台,透過許多的節點,如一碼村,行成一個網絡,把更多社群的技術、服務後台的機制建立起來,打造一場真正能夠落實社會中現代烏托邦運動。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讓全台成為一日生活圈不成問題;智慧型手機問世後,手指一點就能立刻與遠方的人對話溝通。人們的生活因為科技創新,運轉越來越快,但奇妙的是,人心與人心的距離卻越拉越遠。

在台北萬華區忠恕社區,藏著一處秘密地下基地,在這裡,人可以「失序」卻自在地成為自己的樣子;在這裡,有著不少柱子的數百坪場域,卻沒有任何一道隔間;在這裡,許多看似互無關聯的社群組織,卻像家人一樣的緊密。

這裡是一碼村,一個能修復物質與心靈的空間,讓來到這裡的人們,從動手修復一件物品開始,修復自己與社會的關係。

一碼村藏在忠恕社區的地下空間,綠意盎然且富有美感,和外邊景象形成具大衝突,創辦人歡迎大家來到這裏,「失序」卻自在地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一碼村藏在忠恕社區的地下空間,綠意盎然且富有美感,和外邊景象形成具大衝突,創辦人歡迎大家來到這裏,「失序」卻自在地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每個人可以找到自己強項的地方:一碼村

獨樹一格的忠恕社區,自1967年從軍眷宅改建成國宅,在當時,它屬建築設計最前衛的社區,每戶比鄰而居,一個社區即是一個生活聚落,食衣住行皆可在社區完成,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莫非位於地下一樓的國軍福利社及市場。

忠恕社區中央採大天井設計,因此採光極好,是幾十年前相當前衛的建築,然而卻不適用於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反倒成了都市中獨具特色的一隅。
忠恕社區中央採大天井設計,因此採光極好,是幾十年前相當前衛的建築,然而卻不適用於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反倒成了都市中獨具特色的一隅。

可惜在時光洪流下,曾經是居民打理生活的福利社,早已不符合現代生活,成了堆放眾多雜物的棄置空間。

曾在台北大安區、內湖改造再生畸零空間,一碼村創辦人黃芳惠在2017年時,因為協助駐點忠恕社區的在地社造團隊「拌飯」,因而踏入這處奇幻空間。「我們起初需要找一個大空間,看到這裡空間夠大,於是就承租下來。」然而,當倉庫門打開的瞬間,見識過大風大浪的她,還是被眼前的荒蕪破敗大大震懾。

一碼村能被建立起來,黃芳惠笑稱說這是一個互相「挖坑」的過程,原來,這個基地由三個組織:粉紅豹文化、人生百味、原典創思開始,起初大家對基地沒有太多的想像,當黃芳惠租下場地的那一刻起,大夥才邊拌整修需要的油漆,邊認真思考未來的方向。

以為來「填坑」,結果發現被幫忙的人,卻是自己。黃芳惠解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弱項,由人生百味(無家者)等團隊組成的工班,是第一個跳下去整理髒亂的人,我們反而站在原地不知道怎麼開始。」曾經在社會中被定義為弱勢的人,原來各有強項。

過去多年,位在忠恕社區B1空間是生人、熟人皆不想靠近的廢棄福利社,一碼村改造初期能有效率的整建,全仰賴一群不畏髒、臭的工班,而他們是被社會稱作「弱勢」的族群所組成。
過去多年,位在忠恕社區B1空間是生人、熟人皆不想靠近的廢棄福利社,一碼村改造初期能有效率的整建,全仰賴一群不畏髒、臭的工班,而他們是被社會稱作「弱勢」的族群所組成。

在一碼村,社會弱勢的人,無意間找到自我的價值及建立自信;一碼村歡迎大家來,在這裏擺上了許多富有美感的桌子與椅子,「在這兒做事沒有壓力,你可以自在地找到一張椅子坐下,不會有人去吵你。」黃芳惠説。

一碼歸一碼,打破社會既定的「對價」關係

利用不需要的角料創造全新的家具、撿拾別人丟棄的植物,改造成為空間畫龍點睛的擺設、壞掉的家具動手修,又能恢復原先的功能及價值,認為生活不光靠錢就能改善,黃芳惠說,來到一碼村,能經歷一場,動手再生物品也修復人心的體驗。她解釋,當團體共同再生物品時,人跟人的距離無形之中就會拉近,而在這個過程,因為近距離接觸便可看見彼此的需要、相互療癒。

透過社群間的擴散與基地時不時舉辦活動,讓越來越多的新創團體加入一碼村,而這個空間最獨特的地方莫過於「只有柱子,沒有任何隔間。」聽來或許有點難以想像,黃芳惠解釋,「透過這個空間,我們製造出彼此相遇的機會。」在一碼村工作如同生活在過去的舊時光,在巷弄間的人與人沒有什麼距離,如果店休,還會有其他人幫忙代領郵件或者招呼客人,「在無形中,人心的圍牆就被打開。」

利用不需要的角料創造全新的家具、撿拾別人丟棄的植物,改造成為空間畫龍點睛的擺設。
利用不需要的角料創造全新的家具、撿拾別人丟棄的植物,改造成為空間畫龍點睛的擺設。

一碼,得自是英文的「imagine」,也是中文的「一碼」歸「一碼」,黃芳惠娓娓道出一碼村名字的由來,其中一碼歸一碼之意即為打破社會既定的對價關係,在這裏沒有一概而論的價目表。

以租金為例,基地向每個社團收的金額都不大一樣,「鎖定自然教育議題的蓋亞,是一個正在起步成長的團體,需要時間孵化,我們就不收租金。」黃芳惠認為,社會與人的改變不能用金錢衡量,每件事也都應該一碼歸一碼,說明,雙方只要能達成共識,那一切就沒問題。

以動手開始,從生活為起點 黃芳惠的拆「心」牆運動

期待修復世界與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黃芳惠從事社區營造多年,她所屬的粉紅豹文化過去多做策展等大眾認知中,與「文化」相關的工作,但時間久了,黃芳惠與整個團隊更渴望在人群中發揮影響力,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因此轉而投入社區與鄰里之間的工作。

一方面倦怠於策展工作的短暫效益,另一個是關注城市空間議題的黃芳惠,期待打破城市裡的「里界」侷限。她解釋,「里」是地方最小的行政單元,地方居民的福利、互動常常就依附「里」的疆界。

明明只隔著一條街,附近的居民就歸到另一個里的管轄。一碼是一種嘗試,黃芳惠想打開圍牆,也藉此打開里界,「這是一場都市型的社造運動!」她說。

期待打開里界、敲碎人心的圍牆,黃芳惠要用最日常的工具帶出社會影響力。
期待打開里界、敲碎人心的圍牆,黃芳惠要用最日常的工具帶出社會影響力。

多年經驗告訴她,推動社區發展的最佳工具,就是從物品的修復與再造開始,這個過程能成功轉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工具僅從「日常」的資源即可取得。黃芳惠帶團隊在社區裡,號召居民拿回收油做家事皂、集結用過的玻璃酒瓶,利用工具切割成好看的花瓶...等。

鄰里間長時間一起生產、發送,如此密集的互動一定會聊天,透過大量的對話,彼此更容易同理對方,人也更有機會主動向外界拋出自己的「需求」;在不同里之間,也減少不理解所帶來的誤會與紛爭。「透過參與簡易勞動,比較容易能聊到彼此的生活,而互相陪伴與療癒,比起只是講理念還容易許多。」黃芳惠解釋。

在未來,黃芳惠期待能打造社區互助平台,透過許多的節點,如一碼村,行成一個網絡,把更多社群的技術、服務後台的機制建立起來,打造一場真正能夠落實社會中現代烏托邦運動,「一步步為現代人拆除心牆!」黃芳惠說。

延伸閱讀

>>最美「保全設施」擦亮小村-1個鐵窗,1則故事

>>南漂恆春開書店-「書耕」一家價值不在來客數的店

>>大學生扎根異鄉-九年時光,在村落玩出遊戲島!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作者文章

花蓮花1.3億建餐具清洗中心 望減少東大門夜市一次性餐具使用

花蓮花1.3億建餐具清洗中心 望減少東大門夜市一次性餐具使用

南投新玩法!日月潭第一條碳註銷2日遊 碳足跡直接減半

南投新玩法!日月潭第一條碳註銷2日遊 碳足跡直接減半

性騷擾也存在世代分歧?#MeToo運動如何改變女性的處境?

性騷擾也存在世代分歧?#MeToo運動如何改變女性的處境?

「兒童未來市」凱道自造夢啟程! 讓一台車永續台灣的理想生活

「兒童未來市」凱道自造夢啟程! 讓一台車永續台灣的理想生活

最新文章

永續行動只能「雷聲大、雨點小」?兩代環境記者從新聞現場解構困局

永續行動只能「雷聲大、雨點小」?兩代環境記者從新聞現場解構困局

性侵加害者也是受害者?「心理劇」治療如何療癒受刑人破碎的靈魂?

性侵加害者也是受害者?「心理劇」治療如何療癒受刑人破碎的靈魂?

在藝術療癒裡看見生命的光—「夢想城鄉」陪伴貧窮經驗者重建連結

在藝術療癒裡看見生命的光—「夢想城鄉」陪伴貧窮經驗者重建連結

毛茸茸療癒師上線!治療犬、心輔犬為何有助提升身心健康?

毛茸茸療癒師上線!治療犬、心輔犬為何有助提升身心健康?

山林共管仰賴原住民傳統智慧 實際參與卻淪紙上談兵?

山林共管仰賴原住民傳統智慧 實際參與卻淪紙上談兵?

碳匯大門開 台灣林業發展卻陷砍樹迷思、產業人才斷鏈

碳匯大門開 台灣林業發展卻陷砍樹迷思、產業人才斷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