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抱樹竟可減壓?「森林療癒」刺激杏仁核 創造幸福感

2023/10/10 曾彥翔

近年各地掀起抱樹風潮,透過擁抱樹木達到自我療癒的效果。 圖/美聯社、法新社
近年各地掀起抱樹風潮,透過擁抱樹木達到自我療癒的效果。 圖/美聯社、法新社

日前有媒體報導,中國的中老年人流行到公園「抱樹」,藉此對抗焦慮、療癒身心。事實上,整個國際社會近年確實吹起了一陣抱樹之風,利用樹木本身作為媒介,從外觀、觸感、氣味,乃至於周遭環境所共同營造出的整體氛圍,引導抱樹者的狀態從躁動轉化為平靜,進而達到自我療癒的效果。

無法擁抱愛人就抱樹!走出戶外感受大自然的療癒魔力

抱樹行為的起源已不可考,但這種特殊的自我療癒方法在2020年左右開始被越來越多人知道。當時全球各地陸續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整個世界都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維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成為每個人不得不遵守的規定。

為此,冰島的國家森林管理處拍攝了許多森林護管員(巡山員)抱樹的心得影片,並開始向大家提倡「不能擁抱愛人,那就來抱樹吧」,藉由Twitter、Instagram等社群軟體以及各國報章雜誌的分享,「抱樹」儼然成為現代人追求自我療癒的新潮流。

德國的普朗克研究院曾在《Scientific Reports》 期刊中發表一篇報告,指出「相較於住在都市的人,住在靠近森林、自然環境的人更容易產生幸福感,也比較不容易累積壓力」,雖然人類的心理健康與自然環境間的關係究竟為何,尚無更進一步的研究結果,但這股親近大自然的風潮已逐漸成為了「森林療癒(Forest Therapy)」體系中的一部分。

「森林療癒」源自於日本,可以簡單定義為應用森林環境以增進個人健康的自然療法或環境療法,其概念為透過與森林、樹木的近距離接觸,來刺激大腦中主導情緒產生的杏仁核(Amygdala),並藉此維持或產生對事物的正向反應。而台灣擁有極為豐富的森林資源,為了讓這些資源能妥善被運用,林業署與台灣森林保健學會合作推動了「森林療癒師認證培訓平臺」,相信未來「森林療癒」會更為人所接受。

抱樹紓壓不是萬靈丹,心理師: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

諮商心理師潘宣露表示,抱樹可以作為穩定情緒或者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但若在尋求自我療癒的過程中遇到瓶頸時,仍應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確實,在「抱樹」的當下,無論是帶著高興或者悲傷的心情,我們可以都在這段時間裡有一個自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並且試著藉由這個行為達到放鬆、探索自我等目的。

也許現階段將抱樹或者森林療癒稱為一種治療方法,有些言之過早,但如果對於「抱樹」的功效感到好奇的話,不妨先走出戶外,尋找一棵能帶給自己舒適感的大樹,透過擁抱大樹所感受到的安心感及包容力,試著撫慰、療癒自己疲倦的身心靈吧!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倡議圈活動】號召樹光 向未來森林說聲Hi|種樹集資計畫

2023/11/28
「國際維修日」全台大串聯活動於十月起陸續舉辦維修教學活動,盼以修代買的動手修復概...

家電壞了先別丟!全台11家維修站一次看

2023/11/28
「熊良心生態團隊」於農曆7月29日,在池上鄉富興村北極玄天宮為野生動物們舉辦首次...

台東首辦!為路殺動物普渡 寵物飼料躍上祭祀桌 神明也樂見

2023/11/28
女性面對事業機會的選擇,仍經常被婚姻以及家庭責任的期望所限制。 圖/unspla...

性別刻板觀念仍存在!女人迷《2023 多元共融白皮書》最新調查:41% 男性感受請育嬰假的社會壓力,超過女性 18%

2023/11/28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在《2023 OpView數據年會》公布台灣近5年...

2023年ESG年度回顧出爐!兩大永續話題 破90萬則討論

2023/11/28
巴氏銀鮈。 圖/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提供

瀕絕台灣特有種「巴氏銀鮈」有救了?15公私單位進場烏溪護育

2023/11/28

最新文章

「熊良心生態團隊」於農曆7月29日,在池上鄉富興村北極玄天宮為野生動物們舉辦首次...

台東首辦!為路殺動物普渡 寵物飼料躍上祭祀桌 神明也樂見

2023/11/28
巴氏銀鮈。 圖/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提供

瀕絕台灣特有種「巴氏銀鮈」有救了?15公私單位進場烏溪護育

2023/11/28
歐盟執委會發布數據,去年歐洲森林野火危害嚴重度是有統計以來第二糟。 圖/unsp...

野火吞噬90萬公頃森林…歐盟提「森林監測法」護生態

2023/11/27
因森林覆蓋率下降與全球氣溫上升影響下減少,導致熊闖入人類生活區域覓食。圖為示意圖...

虎頭蜂攻擊、黑熊闖營地...又是氣候變遷惹的禍嗎?

2023/11/27
歐亞水獺在金門的數量僅剩上百隻,金寧鄉慈湖魚塭卻發現有歐亞水獺遭「犬殺」。示意圖...

犬殺已6起!金門水獺持續減少 農業部公告禁餵浪浪

2023/11/26
夏威夷茂宜島一處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沼澤,因受乾旱影響,含鹽量爆增,沼澤水面變成桃紅...

夏威夷驚見桃紅色沼澤 科學家:極端乾旱讓鹽菌增加導致

2023/11/2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