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賣悲情,是因為能同理傷痛──台南妹仔ayo讓說台語好玩又自然

「台南妹仔ayo」用台語拍片、主持、經營社群,用自己的方式讓更多人喜歡台語、一起學台語。 圖/張皓婷攝影
「台南妹仔ayo」用台語拍片、主持、經營社群,用自己的方式讓更多人喜歡台語、一起學台語。 圖/張皓婷攝影

編按:還記得最近一次,你說台語是什麼時候?漸漸不見的台語,卻有一群青年世代,透過Youtube、表演藝術文化,守護即將失傳的語言。2月即將迎來國際母語日,本月《倡議家》客座總編邀請「台南妹仔ayo」,和大家分享身為年輕一代的台語推廣者,她如何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讓更多人愛上台語,以及在文化推廣路上,ayo又面臨哪些挑戰與質疑?

「逐家好,我是台南妹仔ayo!」一頭金色挑染中長髮、潮流打扮,眼前這位朝氣十足,看起來有點酷酷的鄰家女孩,一開口就是「輾轉(liàn-tńg)」的道地台語。有趣的是ayo身上所有符碼,與大眾對「講台語的人」的刻板印象相去甚遠,讓她在台語逐漸消失的時代,特別讓人眼睛一亮。

從公視台語台《無事坐巴士》主持人,到自己的YouTube頻道《台南妹仔教你講台語》都看得見ayo的身影,偶爾也會現身講座、擔任台語顧問,她的斜槓生活與許多年輕人沒有什麼區別,唯一不同的是,ayo的工作幾乎全繞著台語打轉。

一出生就學台語 ayo:一切都很自然

其實ayo的台語能力養成,與她的成長背景有關。在台南出生長大,父親是台語文創作與推廣者,台語成了ayo打從娘胎就在學習的語言,「我從出生到上學之前就是全台語的環境,第一次認識這個世界就是用這個語言。」

對ayo而言,說台語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我爸爸的父母就是跟他講台語,所以他理所當然跟我們講台語,他也知道語言跟文化認同是綁在一起的,但他不會灌輸我們這些觀念。」沒有人強逼,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但外人總覺得像ayo這樣的台語家庭很特殊,對此,她相當不解,「大家在日本看到日本小孩跟家人講日語會覺得很正常,為什麼在台灣看到有人家裡講台語會覺得『哇你們很厲害』?」ayo觀察,這與大多數人對本土文化缺乏自信與好奇心有關,她直言,台灣族群文化多元,但過去卻沒有人教導我們為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

ayo從小就在全台語的環境成長,小時候還曾為台語課本錄製教學CD。 圖/張皓婷攝影
ayo從小就在全台語的環境成長,小時候還曾為台語課本錄製教學CD。 圖/張皓婷攝影

自己拍台語教學影片 但她也怕被罵

出色的台語能力也讓ayo被公視台語台的節目導演相中,邀請她一起參與節目製作,後來更成為《無事坐巴士》節目主持人。ayo發現,原來台語教學節目也可以有很年輕的表現手法,因此她也嘗試透過擅長的影像創作,更自由地拍攝台語教學短片、經營社群。她的目標只有兩個,打破大眾認為台語很俗、不入流的想法,以及拓展大家對於台語的視野與想像。

而為了讓更多人看懂她在社群上用台文寫的內容,ayo著手製作一系列「台語白話字」影片,從基礎開始教觀眾認識台文。ayo坦言,自己其實也是邊做邊學習,每次寫好腳本都要先請爸爸幫忙檢查有沒有錯誤,在一次次修正中慢慢進步,最近也獲得爸爸對她的肯定,「你愈來愈gâu矣,這馬毋著的所在足少矣(你越來越厲害了喔,現在不對的地方很少)。」

成為台語教學者,ayo內心其實也很擔心因為內容不正確而被罵,來自四面八方的評價,多少也讓ayo產生心理壓力,她直白地說,「很多人會怕講錯就乾脆不講,或是因為推廣者的態度太兇,所以不想學台語,我超級可以感同身受,這樣做只是把大家推得更遠。」

在台語消失前 打造有系統的學習資源

ayo深知要從頭學習看似熟悉,卻又有點陌生的語言,是有門檻的,因此「白話字」教學也是她最想留在網路上的作品,提供想要學台語的人一個系統性的學習資源。

開始拍片後,她也發現很多年輕人想學台語,用台語在這片土地生活、從事有關在地文化的工作,或單純想用長輩的語言與他們溝通,只是找不到合適的學習管道,同時還得面對來自家人的壓力,讓他們很委屈,「家人不跟他們講台語,長大之後才說台語怎麼講那麼爛,他們覺得『你嘛無共我教,你是按怎這馬要求我隨會曉?(你又沒有教我,為什麼要求我馬上會?)』」

ayo感慨地說,「現在光想到如果60歲、70歲的時候,我講台語已經沒有人聽得懂,就是一件讓人很悲傷的事,所以在台語還沒完全絕種之前,我想要用自己的方式讓它延續下去。」

雖然YouTube頻道名稱是「台南妹仔教你講台語」,但ayo認為自己也是邊做邊學習。 圖/張皓婷攝影
雖然YouTube頻道名稱是「台南妹仔教你講台語」,但ayo認為自己也是邊做邊學習。 圖/張皓婷攝影

不賣悲情、拒絕背負不甘心,ayo用喜歡的方式說台語

ayo開始製作台語影片的時候才二十多歲,一開始成立頻道時,她並沒有多想,影像中的年輕元素與粉紫色視覺也不是刻意為之,「我小時候不喜歡粉紅色,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搞一搞,頻道變成紫色、粉紅色。」

這些年經營社群的過程中,ayo不僅更認識自己,也想用自己喜歡、做起來快樂的方式來推廣台語。她認為,台語是一個背負很多歷史包袱的語言,國民政府時期的國語政策更在許多老一輩台灣人心中留下傷口,雖然無法化解上一代的傷痛,但她並不想背負「不甘心」的心情做推廣。

ayo也說,做文化推廣很常看不到期待的結果、進程緩慢,需要較長的時間才有成效,所以偶爾也會感到心灰意冷,「其實我一直覺得蠻孤單的」,她有時也忍不住想「算了,我跟大家一起講華語就好,我也可以用華語主持,而且我這麼好笑,我頻道影片一定超好看的啊!」

不強加國族認同 粉絲橫跨世代與國族

但身邊親友的支持,讓她沒有因此喪志,而是探尋更多可能,「我今年在想,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把族群再打開一點,讓更多人看到,同時又可以把想要推廣的精神放在裡面。」

面對這道難題,ayo並不認為強加國族意識,會是引起群眾共鳴的好方法。她強調,台灣的族群組成多元,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因此很難用族群認同去說服所有人,「我非常清楚自己的立場,但是我不會想要用這個立場去改變別人,我要想的是怎麼吸引別人對台語有興趣。」

不過ayo早就已經吸引一群橫跨不同世代、不同族群的粉絲,他們也透過社群與ayo分享心情。她分享,有些外國人會看她的影片學台語,甚至能用台語和她聊天,還有些較年長的粉絲會透過臉書粉專私訊,拍下他們自己種的水果傳給ayo。ayo認為,這些長輩彷彿是在她身上看見希望,彌補他們從小被打壓無法講台語的遺憾。

在ayo眼中,台語乘載了許多歷史傷痕與包袱,但她希望用更正向的方式推廣台語。 圖/張皓婷攝影
在ayo眼中,台語乘載了許多歷史傷痕與包袱,但她希望用更正向的方式推廣台語。 圖/張皓婷攝影

吵架無助溝通 她想打造好好談話的空間

顯然ayo溫和、堅定的溝通方式,廣受粉絲喜愛,但ayo的個性一直都是如此嗎?她搖搖頭說,「在成長過程中,我是一個很激烈的人,國中的時候會拿報紙去學校跟同學吵政治議題,大爆吵架!」衝撞體制、顛覆刻板印象的個性,可以說是從小刻在骨子裡。

這一點其實從ayo的臉書粉專也能看出端倪,粉專成立的時間點,正好是2014年太陽花學運的尾聲。當年學運,ayo站上「大腸花論壇」用台語發表觀點,隔天朋友便幫她建了「台南妹仔教你講台語」臉書粉專,並一直沿用至今。

但ayo漸漸發現,「吵架一時爽,對於真正在意的事情,沒有什麼實質幫助」,如果要操作議題,肯定是站在光譜最極端的地方最容易操作,「可是我想要把這個空間變成一個更可以談話的地方,去同理每個人,而不是每個人都在嫌棄他人做得不夠好。」

ayo直言,網路上充滿各種關於台語的論戰,也總有人跳出來糾正她的發音,或是質疑她的台語「根本聽不出來是台南來的」。她認為,在分眾化的時代,大家其實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內容來觀看,她能做的就是專注眼前的事,而不是一直花時間與心力回應外界的攻擊。

從ayo第一部影片上線到現在,3年過去了,她已為台語使用者撐起一個對話的空間,不過ayo想了想說,「其實我一直都沒有覺得我在推廣台語,只是大家好像都這樣覺得,就自然而然變成這個角色,我對自己的定位一直都是做影像的人。」

不過她依然自信地走在這條台語推廣之路,用新生代的方式,繼續為台語存續努力,ayo說,當不用一直說自己在推廣什麼事情的時候,就表示已經成功了。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闢謠!烏山頭水庫浮力光電「使用清水清洗」 清潔劑濃度遠低法定標準

闢謠!烏山頭水庫浮力光電「使用清水清洗」 清潔劑濃度遠低法定標準

最新文章

閒置魚塭、鹽田變「藍碳基地」...紅樹林碳匯方法學是一場豪賭嗎?

閒置魚塭、鹽田變「藍碳基地」...紅樹林碳匯方法學是一場豪賭嗎?

身心障礙者也能當導覽員?喜樂家族讓身障家庭「走上街頭」與社會對話

身心障礙者也能當導覽員?喜樂家族讓身障家庭「走上街頭」與社會對話

經濟弱勢卻要付更多錢...是什麼推高障礙者國旅成本?直逼「飛一趟東京」

經濟弱勢卻要付更多錢...是什麼推高障礙者國旅成本?直逼「飛一趟東京」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