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MeToo 事件是集體創傷 導演陳蔚爾勇敢發聲

2023/09/20 范毓雯

2023 年 6 月 5 日,這再也平常不過的日子,台灣知名導演陳蔚爾在臉書公開發文詳述自己也是 MeToo 受害者的經歷,讓她的生命從此不同。

陳蔚爾想反映的是結構性的社會體制問題。唯有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負起責任,才有機會促...
陳蔚爾想反映的是結構性的社會體制問題。唯有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負起責任,才有機會促成改變。 圖/Tsunami Lin拍攝

「我是拿我的命和 20 年累積的導演聲譽來賭,現在代價是只要網路搜尋陳蔚爾或女導演,就會看到加害人的臉,而網路上的資訊,是永永遠遠的。」

發文就像一面照妖鏡,陳蔚爾看到加害者、嘲諷者以各形各色面貌現形。「你為什麼當時不拒絕反抗?」「都這麼大了,還跟人家去汽車旅館?」她回想起自身從小到大遭受的各式性騷擾/性剝削事件居然至少有 20 件以上……,導致她創傷症候群再度發作,那段時間無法入睡、甚至連洗澡都沒力氣,身心處在崩潰狀態邊緣,至今都還需要接受心理諮商,但她後悔說出嗎?

「像是拿著手術刀再把傷口切開,說出來的代價很大,但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怎麼樣把同溫層加深、加厚,並且擴散出去。已經有多年資歷的導演都會遇到、會崩潰,那其它人怎麼辦呢?所以我覺得我更有責任要說出來,讓 MeToo 運動繼續維持討論與關注。」陳蔚爾表示。

MeToo 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台灣社會的集體創傷

許多性創傷的受害者,即使鼓起勇氣說出來,也不見得能被相信,反而還須面對各種檢討聲浪:解讀成是當事人自願、讓受害者以為都是自己的錯。彷彿這樣的犯罪會發生,責任都在受害者身上。於是絕大多數選擇噤聲,拼命忘記痛苦的經歷或當作沒有發生過,選擇沈默以「保護」自己。

在 2010 年遭遇權勢猥褻、設局性侵未遂後,陳蔚爾如同多數人一樣選擇沉默,不去談、不去想,繼續努力過生活、拍片、累積好作品,「然而你是不可能真正遺忘的。」

MeToo 運動在台灣開展,以往隱忍的未爆彈,從政治圈、娛樂圈、藝文、醫界……在各領域延燒炸開,受害者甚至已是各界菁英,「我們選擇在多年後站出來,公開講述遭受的經歷,可見那創傷是如此之深,從沒癒合。」

「MeToo 事件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我們每一個個案的總和,它是非常普遍的問題,也是一個台灣社會的集體創傷。每個人都身處在歷史共業的洪流中,我們不能漠視,也不能覺得給人家摸幾下『不會怎樣』,任何性騷擾都不能小看,因為性騷擾都是性侵的前奏,這些加害者在試探,你知道嗎?」陳蔚爾說。

法律保障失能?陳蔚爾呼籲政府正視問題

至於對「為什麼不提告?」的質問,陳蔚爾則表示,受害者若選擇提告,風險必然會提高到難以承受的程度,比如:反被加害者提告毀謗和妨礙名譽。在權勢不對等之下,許多加害者更有能力聘請厲害的律師團來開庭。「司法對受害者的保障不夠,我們要付出在時間和金錢上的代價太高昂了,甚至無法回歸人生正軌。」

遭遇性騷擾,似乎已成為一種成長儀式,被耳提面命要懂得保護自己的教育方式,讓陳蔚爾反思「從小到大已經活得這麼小心翼翼難道還不夠嗎?我們的社會和法律難道不用進步嗎?被尊重地、好好地像個人安全地活著,這應該是被保障的基本人權才對。」

新版性平三法將在總統公告後生效,部分條文於 2024 年 3 月 8 日婦女節開始落實,陳蔚爾極力呼籲,無論政策法規或相關主管單位,都必須更正視這樣的社會問題,繼續修法,建立一個讓受害者被相信和聆聽的、有同理心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讓心存僥倖傲慢的加害者管束自己、接受治療、停止犯罪、自首,並學會尊重別人。

真人真事卻像一則則『恐怖』故事

2003 年陳蔚爾以畢業製作《愛情長片》初試啼聲即一鳴驚人,相繼在台灣的金穗獎、南方影展獲獎,更入選過兩次柏林影展 Berlinale Talents 及入圍多國影展競賽肯定。她藉由電影中的女主角「默默」,來呈述女性在愛情中常常說不出口的幽微心理狀態。二十年後,為了支持 MeToo 運動,陳蔚爾以自身經歷出發,創建 Instagram 帳號「她說@she_said2023」,希望讓曾經歷性創傷的受害者都能不再默默,有個安心抒發的管道。

「其實能寫出來、說出來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這裡的『恐怖』故事都是沒有改編的真人實事。」陳蔚爾希望經由大家的勇敢訴說來揭露各式性侵、性騷擾、誘姦,甚至利用權勢性侵或強制猥褻的套路與伎倆……,未來有機會減少類似的危機和憾事發生。

當受害的黑數不再沉默,為人父母者、網紅明星、企業家、公共政策……的支持,都是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影響力,改變台灣縱容加害人的文化。而參與 MeToo 這場社會運動代表的意義是只要讓社會支持能量飽滿,在校園、職場、社會推動性別平等意識,每個人所要付出的代價就會相對減少。

「我們在反映的是結構性的社會體制問題。唯有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負起責任,才有機會促成改變。」

陳蔚爾相當認同中國人權工作者艾曉明的表述,認為知識就在每一個人的故事中,而故事是可以填補社會認知空白的。「我所講述的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好多沒有寫的經歷,內容其實多到可以出書的程度。雖然寫起來很辛苦,但是在書寫過程中,你會找回自己因為性創傷而被剝奪很久的敘事權和自主權,更可以集結力量,讓 MeToo 運動持續推進。」

這段時日以來,陳蔚爾繼續接受訪問、寫稿、講座、上 Podcast 節目……,她感謝至今願意站出來相挺、聆聽的每一個人。「希望有一天,這個世界不再需要這麼多的眼淚和勇氣才能好好過下去。而我,只是想要好好拍片而已。」陳蔚爾渴求著自己的寧靜,以及遲來的正義。

陳蔚爾渴求有一天,這個世界不再需要這麼多的眼淚和勇氣才能好好過下去,可以回歸平靜...
陳蔚爾渴求有一天,這個世界不再需要這麼多的眼淚和勇氣才能好好過下去,可以回歸平靜好好拍片。 圖/呂姿嬙拍攝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歐洲知名的廉價航空Ryanair,以專門販售超低價機票出名。 圖/Dirk Da...

10歐超便宜機票將走入歷史? 法交通部長:難反映地球付出的代價

2023/12/09
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今舉辦台南地區水雉數量大調查,統計結果出爐,9成集中在官田...

9成在台南官田 全台鳥友攜手「水雉大調查」 2882隻創新高

2023/12/09
圖說/永齡基金會-永齡女力計畫攜手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新創團...

「永齡女力計畫-打造台灣職家女性生態圈 go action平台」正式上線!串連各界資源共創「台灣女力圖鑑」

2023/12/08

【倡議圈活動】2023 HR×ESG企業文化暨永續行動論壇

2023/12/08
財政部發布解釋令,外商在台灣碳權交易所出售國外碳權,應依法課營所稅。 圖/uns...

財政部解釋了:外商在台賣碳權 要稅

2023/12/08
杜拜永續城的示範社區彷彿世外桃源般,500棟的民宅加上11座的溫室,甚至還有馬場...

COP28直擊杜拜永續城-綠電多到用不完、蔬菜香草自己種

2023/12/08

最新文章

永訊智庫執行長李振北分析,隨著CBAM、CCA即將上路,企業也湧現綠領人才需求。...

綠領人才薪水高?0經驗可入行?永訊智庫李振北這樣建議

2023/12/01
對「DOMI綠然」共同創辦人兼永續長胡德琦而言,氣候行動不是只有企業、大人才能做...

3歲也懂節能減碳!「DOMI綠然」為下一代打造氣候教育

2023/11/15
「財團法人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不僅關心環境與氣候議題,也開設工作坊培育氣候律師,盼...

氣候訴訟燒進台灣!環境權基金會用法律捍衛環境永續

2023/11/08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秘書長楊順美分享,媽盟不只關心能源,也關注氣候變遷問題。 圖...

氣候變遷衝擊下一代生存!「媽盟」號召媽媽們出動,盼政府正視問題

2023/11/01
因為自身也是消費者,陳志峰會常常在同伴或者朋友當中,討論牛乳、肉品、雞蛋等產品議...

人、動物與環境一體,中興大學陳志峰教授讓動物過得更好

2023/10/23
育誠蛋品老闆林育誠表示:「和母雞們一起生活讓母雞自由飛,才能生產出友善動福蛋」。...

解放母雞自由飛,青農林育誠生產友善動福蛋

2023/10/1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