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找回玩具王國驕傲 他帶「小鯊童」走回國際

2018/07/13 洪欣慈

「台灣的園藝技術曾經居國際領先地位,但為什麼停滯了?台灣曾是全世界玩具生產最多的玩具王國,但逐漸衰退。」《職人》總編輯、共同創辦人趙浩宏採訪過上百位各行各業職人,除了將職業的多元可能帶到教育現場,他也在採訪過程中,看到台灣產業發展的隱憂。

在採訪過許多職人後,趙浩宏和他們都成為了好朋友。圖/趙浩宏提供
在採訪過許多職人後,趙浩宏和他們都成為了好朋友。圖/趙浩宏提供

興盛後隨即拋棄

趙浩宏去年底曾採訪玩具設計師趙譽。2015年趙譽設計出一隻有著利齒、外觀可愛的軟膠玩具「小鯊童」,不僅走入國際,也重新帶動了從輝煌走向衰退的軟膠玩具產業。

玩具設計師趙譽設計出軟膠玩具「小鯊童」,重新帶動衰退的軟膠玩具產業。圖/《職人》...
玩具設計師趙譽設計出軟膠玩具「小鯊童」,重新帶動衰退的軟膠玩具產業。圖/《職人》提供

因為那次採訪,趙浩宏才知道台灣在40年前,曾經是全世界玩具生產最多的玩具玩國,但跟許多傳統產業的處境一樣,玩具製造成為夕陽產業,台灣錯失將製造優勢升級、轉型的機會,玩具製造的市場落在中國、東南亞,研發則是日本、美國的天下。

「台灣的玩具曾經這麼厲害,但因為我們瞧不起製造業,就把它丟了。」趙浩宏以日本為例,日本在發展二、三級產業的同時,並沒有完全拋棄一級產業,日本的林業、農業依舊發達。反觀台灣產業,卻常見「興起一個丟一個」的現象。

被拋棄的職業失去應有驕傲

趙浩宏曾看到日本一場園藝頒獎,一位70歲的老爺爺,拿著自己研發的花種站在台上,全場為他喝采,老爺爺臉上滿是驕傲。反思台灣,願意投入研發的花農愈來愈少,耗時、職業又不受鼓勵與重視,長久下來台灣的園藝技術優勢逐漸消失,「只能跟各國買品種,賣比別人晚一步的東西。」

不受尊重與支持的職業,就難以吸引到新血投入,因為容易被家長、老師「打槍」,沒有新血的產業終會凋零。此外,趙浩宏也觀察到,很多進到產業裡的學生,並不見得真的喜歡這產業,只是周圍環境使然,這樣的新血也不一定能夠提升產業技術,「他們只是剛好到了這裡」。

面對世界競爭,產業不升級就會衰退,衰退後被丟棄,被丟棄後無人願意投入,產業終於消失,形成一次次的惡性循環,台灣將逐漸成為可能性愈來愈少的島嶼。

資訊愈發達 價值愈單一

今年2月,趙浩宏出發環島,沿途採訪了各地的學校,問每個孩子未來想做什麼,答案不出「電競選手、YouTuber、設計師、工程師、遊戲設計」,不會有人說農業、花藝、做玩具。

趙浩宏前往各式各樣的工廠尋找年輕人,發現台灣有很多年輕人持續努力著。圖/趙浩宏提...
趙浩宏前往各式各樣的工廠尋找年輕人,發現台灣有很多年輕人持續努力著。圖/趙浩宏提供

這些孩子的工作選擇多數來自社群平台、YouTube、新聞報導,讓趙浩宏感嘆,「資訊愈多、愈發達,社會的價值反而愈來愈單一。」單一的價值觀會限縮台灣產業發展的可能性。

如果今天家裡的孩子說未來想當太空人,10對父母可能10對都會打槍,因為台灣沒有相對應的產業,但如果孩子去問趙浩宏,他不會立刻打槍,「NASA(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裡也不只有美國人,世界各國菁英都在裡面,為什麼台灣人就不可能?」當就業市場的想像放諸世界,就會發現沒有什麼行業不可能,有人嘗試了,就有機會替台灣打開新的可能性。

趙浩宏相信,每個職業都可能成功,都應該抬頭挺胸、受人尊重,「職業不分貴賤」不能只是書中的一句話,而應該真的被體現在台灣的社會中。

趙浩宏在採訪過程中時常會遇到稀有產業的工作者,因為夢想而前進著。圖/趙浩宏提供
趙浩宏在採訪過程中時常會遇到稀有產業的工作者,因為夢想而前進著。圖/趙浩宏提供

客座總編葉丙成推薦

問年輕學生未來想做什麼,很多人不外乎回答醫師、老師、律師,不然就是看著天空陷入沉思。《職人》是由幾個年輕人創辦,他們想讓台灣學生知道:你的選擇不只有十幾樣,未來有很多選擇。

他們採訪了超過800種以上的職業,很多職業可能你我都不清楚,原來台灣有這一行?原來這一行還可以做到世界第一名!

《職人》用一個個在地職人的故事,讓年輕人知道世界很寬廣,人生有很多選擇,我很佩服他們的做法。


訂閱《倡議+》,投稿成為倡議家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職人總編:做有熱情的事 過不需許願的人生

從興趣中追求專業,「小鯊童」軟膠玩具設計師 趙譽

黃雅聖:教育不只課業 要陪他找到生存方式

五味屋的實驗教育 陪伴弱勢孩子在體制內生存

作者文章

家庭不分社經地位高低,都會發生兒虐事件。圖/pixabay

高社經家庭會粉飾 看不見的兒虐事件還很多

2019/01/18
「貧型世界」遊戲在台北車站周邊進行,玩家走訪議題現場。圖/聚樂邦提供

超寫實社會探險 聚樂邦用實境遊戲帶你學議題

2018/12/14
降低青年參政門檻看板議題已經討論多年,但至今仍未能有所突破。圖/報系資料照

別再叫我小屁孩 我18歲我也想投票!

2018/11/22
弱勢兒少現在出現『營養失衡兩頭燒』的情況。圖/pixabay

家扶調查:弱勢兒少不吃午餐多為「省錢」

2018/09/13
《職人》總編趙浩宏認為各行各業都可能有挫折,但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才能把挫折轉為...

做有熱情的事 每個行業都能成為世界第一

2018/07/13
玩具設計師趙譽設計出軟膠玩具「小鯊童」,重新帶動衰退的軟膠玩具產業。圖/《職人》...

找回玩具王國驕傲 他帶「小鯊童」走回國際

2018/07/13

最新文章

台灣第一位鯨豚攝影師金磊以無盡的熱愛擁抱著海洋,透過鏡頭捕捉每一個令人驚嘆的瞬間...

等待每一個未知中「對」的畫面-鯨豚攝影師金磊:每一次的拍攝都是一段驚奇旅程

2023/06/01
何立安鼓勵所有女性和民眾以最強壯姿態,主動迎接充滿健康與力量的自主人生。 圖/何...

女性擁有力量也是一種美/健身教練何立安的「怪獸訓練」!

2023/05/19
諶淑婷從社會及育兒等多個角度,引導女性看見生命中的不平等及無形枷鎖,找回對自我的...

媽媽不必當超人 生動盟諶淑婷:活得自私,又何嘗不可?

2023/05/08
植物群落生態學家孫義方,長年關心森林物種共存機制,主要研究生物與生物及生物與環境...

從熱帶雨林到台灣森林-孫義方打造全台第一個「森林樣區」

2023/05/07
「我希望所有女性都能感受自己身體的存在、靈魂的自由、情緒的奔放。」烏烏醫師說。 ...

為母不必則強!烏烏醫師破迷思解封「媽媽枷鎖」

2023/04/30
李家維在南庄蓋玻璃屋,穿山甲、果子貍為鄰,猴子、藍鵲、山豬先後造訪。 圖/張皓婷...

拯救地球超級任務 保種之後,李家維啟動「重建自然」計畫

2023/03/3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