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照顧102歲阿公 94歲病嬤疲憊無助
台灣社會越來越老,也出現有越來越多的老老照顧,一名102歲,罹患中風、高血壓、慢性缺血性心臟病超過30年的老先生,竟由94歲的妻子照顧,老婆婆也患有高血壓、心臟病、骨質疏鬆與脊柱側彎。
一日,居家服務員發現2人都精神倦怠、嗜睡、還微微發燒,老先生呼吸急促,並常和老太太說「我快要去見上帝了」,嚇得居服員趕快尋求資源,輾轉找到了長期投入社區進行居家醫療的開業醫師洪德仁。
當時,洪德仁先幫老人進行理學檢查,發現他微微發燒外,胸部呼吸有雜音、心跳不規律且有二尖瓣不全的現象;接著,他為2人進行流感快篩,雖然皆為陰性,但2人的症狀讓他不得不懷疑有可能相互傳染流感,因此他馬上聯繫沒有與老人家同住的其他家人,建議他們馬上帶這對老夫妻去醫院接受治療,所幸及時就醫在加護病房接受救治後,狀況漸漸穩定。
洪德仁說,台灣越來越多老老照顧,老老照顧的疲憊無助更甚於一般的照顧,老年照顧者除了精神體力不如年輕人,也經常反映在照顧過程面臨焦慮、沮喪低迷的情緒,擔心突然發生什麼事、突然要做某個關鍵決定時,自己會不會沒有能力處理,甚至在做了決定後還頻頻想著決定是不是做錯了。
洪德仁說,居家醫療團隊的訪視、提供病人醫護服務外,也有相對充裕的時間和病人與家屬溝通醫療選擇、討論照顧方式,適時給出建議,也是一種聆聽、陪伴與支持,另外,有機會同時觀察到照顧者的身心狀況,必要時給予衛教或建議就醫。只要是住在家裡、有明確醫療需求的失能者,都能申請。
洪德仁提到,社區應致力發展能讓退休後老人持續得到尊嚴並獲得照顧的模式,讓功能尚佳的老人可以貢獻能力、獲得肯定與價值感,功能較弱的老人能獲得更多關懷與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