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小孩被當銀髮族 52%家長讓孩童吃保健食品

2018/05/07 黃安琪

54%家長會讓孩子吃保健食品,原因大多是孩子偏挑食、吃不夠多、發育慢(示意圖非當...
54%家長會讓孩子吃保健食品,原因大多是孩子偏挑食、吃不夠多、發育慢(示意圖非當事人)。 記者/劉學聖攝影

不只中高齡族群才吃保健食品,董氏基金會調查顯示,高達52%的家長讓孩子吃保健食品,原因是親友建議、孩子挑食或吃得不夠等。營養師指出,保健食品無法提供足夠營養素,且孩童咀嚼原態食物較能維持消化器官機能,家長不宜直接讓孩子以保健食品取代天然食物。

董氏基金會公布台灣12歲以下學童「食育力調查」,蒐集2300多名家長問卷填答,發現有52%的家長讓孩童吃保健食品,最常吃的保健食品依序為改善腸道菌相、增強免疫力、補充鈣質與減緩過敏、補充膳食纖維;同步調查近500名大學生,發現有39%也吃保健食品。

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尤宣文表示,家長替孩子選擇的保健食品以增加腸道好菌最多,顯示希望改善孩童腸胃狀況,但最好的方式應是讓孩子多吃蔬果。保健食品以已知營養素製造,但大自然仍存在許多尚未被發現,卻對人體有好處的營養素,食用天然食物才能全面攝取。

尤其吃天然食物多了咀嚼的過程,對孩童來說能透過吃,維持穩定的消化機能及啟動一連串身體器官的運作,也培養孩童對食物的口感和飲食習慣。尤宣文表示,習慣吃原態食物,也能降低偏食機率。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日本早在13年前就建立「食育基本法」,董氏日前向教育部提出「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健康飲食教育指導內容」草案,建議設定國小各年齡層應學習的飲食內容,如小一、小二學童應細嚼慢嚥、認識食物原貌及感受食物等習慣,盼教育部盡快公布實施。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副主任陳醒荷建議,每天均衡飲食、蔬果吃得夠、補充奶製品與小魚乾、深綠色蔬菜等,不用保健食品也能達到目的。

推薦閱讀

追求健康太奢侈?英國飲食革命失敗的啟示

作者文章

孩童在課堂上學習氣候變遷,從小具備因應氣候變遷的知識和行動能力,是建構淨零與氣候...

氣候教育必修成國際趨勢 台灣可以怎麼做?

2023/03/21
環保署研擬廢輪胎回收方案,將依機車行家數、需求因地制宜,採沿線收運或指定地點清運...

廢輪胎回收方案推出!環保署研擬新方案

2023/03/21
現為台北市第9屆兒少代表、國教署第4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的黃佩琪,成長歷程布滿荊棘...

如果可以變好,為什麼會想當壞人?黃佩琪用荊棘生命勇敢和體制對話

2023/03/20
屢屢榮獲金鐘獎和國際影展肯定的導演麥覺明,費時17年拍攝山椒魚生態,再次推出第二...

冰河世代與恐龍為鄰 麥覺明耗17年紀錄高山微笑精靈 「山椒魚來了!」

2023/03/20
在掃墓期間減少焚燒紙錢或雜草,保護環境也避免火災發生。 圖/freepik

清明掃墓「少香、少金、少鞭炮」!消防、環保署攜手呼籲減少焚燒

2023/03/20
台北市首座電動公車快充充電站,可增加公車使用效率,與同業分享資源。 圖/北市交通...

北市公車朝全面電動化邁進!首座公車「快充站」啟用

2023/03/19

最新文章

在黑松教育基金會長期陪伴、臺美生態學校校長社群的共同努力下,「黑松綠⁺校園計畫」...

讓孩子成為校園永續行動的主導者,黑松教育基金會陪伴學校翻轉教學

2022/12/28
根據明台產險統計,2019年度高中以下學校理賠通報案件超過千件。 圖/倡議家 提...

校園安全教育「疊疊樂」!瓦斯有沒有毒?考倒小學生

2022/11/02
Open Taiwan、Key Taiwan、Resilient Taiwan ...

主流的邊境、創新的激盪點:面對全世界前三大經濟體,用 OKR 想像台灣教育

2022/08/25
蒲公英關懷教育基金專戶長期支持南投偏鄉學校,期許偏鄉的孩子能自信成長。 圖/宏將...

宏將傳媒林逢春傳遞善的種子進偏鄉 看見公益資助的永續新風景

2022/07/13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Instagram報導108課綱觀察報告,吸引超過13000個按...

「108課綱論壇」-來自第一線學生的真實聲音

2022/06/20
「閱讀陪伴」是許多安置家園回應照護孩子核心價值的方式。 圖/unsplash

培養閱讀素養-讓孩子「搶著閱讀」的方法

2022/05/1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