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碳權不是萬靈丹!專家:從事減碳才是王道

氣候行動

台灣啟動碳交易制度,專家多認為,對於碳權的概念要重新認識,實打實的減碳才是王道,企業在選擇購買碳權時,記得要停、看、聽,而不是一窩蜂跟著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啟動碳交易制度,專家多認為,對於碳權的概念要重新認識,實打實的減碳才是王道,企業在選擇購買碳權時,記得要停、看、聽,而不是一窩蜂跟著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啟動碳交易制度,專家多認為,對於碳權的概念要重新認識,實打實的減碳才是王道,企業在選擇購買碳權時,記得要停、看、聽,而不是一窩蜂跟著買。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強調,「對於碳權的概念要重新認識」。購買碳權來抵減,永遠只是杯水車薪,真正從事減碳才是王道,政府必須對外說明、以正視聽,不要讓外界產生瘋買碳權商品的迷思。

黃正忠提醒,若不釐清這樣的迷思,讓外界認清碳權意義、了解減碳實質價值,他擔心未來台灣碳權投資糾紛、詐騙,或搞不清楚法規、誤判市場,甚至攪亂市場情況會愈來愈嚴重,甚至拖垮社會大眾對於減碳所應投入的關注。

黃正忠表示,以總量管制碳交易來說,是一種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制度,無法實質減碳達到目標,才透過碳採購補足「減量」效果,但重要的前提是,在國家法規制度內,也就是所有遊戲規則都要設計好,才可進入所謂的碳信用額度。

資誠普華綠色科技公司董事李宗哲也認為,碳交易只是輔助工具與手段,企業最重要的還是應投入能源轉型、節能減碳,若經過努力仍無法達到目標,碳交易才是最終的短期手段,可以用來抵扣碳排放,是一種平衡工具。

對於未來台灣碳交易市場變化,黃正忠表示,當碳費費率較碳權定價更低時,企業購買碳權的意願就低,但隨著碳費逐年調升,未來「價格會決定遊戲規則」,此時企業對於碳權概念的釐清就更為重要。

安永氣候變遷、永續發展與ESG諮詢服務負責人曾于哲建議,中小企業應從碳費市場上看到機會,大企業在碳費市場上可取得「碳權」,但中小企業千萬別只跟著大企業一起想著要買碳權,同時也能趕緊把握機會向環境部、經濟部詢問,如何透過減碳得到減量額度,未來還能再賣給大企業抵減碳費。

勤業眾信永續轉型服務團隊執行副總經理李介文則說,碳交易作為企業管理碳費支出的工具,受到碳費管制之企業,可透過購買碳權抵減部分碳費,國內碳權扣抵上限為10%,國外碳權則為5%,其他未受管制的企業則可在具有減排成效並取得減碳額度後,透過出售碳權獲利,碳交易在企業碳管理策略藍圖中,有其重要性。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凍卵費用高達3萬美元 業者推貸款、團購優惠...這場生育投資值得嗎?

凍卵費用高達3萬美元 業者推貸款、團購優惠...這場生育投資值得嗎?

全球唯二無蚊國破功...冰島自然環境首度發現3隻蚊子 來歷仍是謎

全球唯二無蚊國破功...冰島自然環境首度發現3隻蚊子 來歷仍是謎

「人體堆肥」大受歡迎?比環保葬更環保、45天變沃土 疫情後美國已有14州合法

「人體堆肥」大受歡迎?比環保葬更環保、45天變沃土 疫情後美國已有14州合法

幫美洲獅過馬路!洛杉磯斥資9200萬美元 打造全球最大動物生態天橋

幫美洲獅過馬路!洛杉磯斥資9200萬美元 打造全球最大動物生態天橋

最新文章

台灣科技業第一筆!友達成功出售國內25噸碳權 每噸3800元成交

台灣科技業第一筆!友達成功出售國內25噸碳權 每噸3800元成交

減碳將從選修變必考題!環評大變革 氣候變遷成為未來審查重點

減碳將從選修變必考題!環評大變革 氣候變遷成為未來審查重點

碳費的下一步!碳封存管理專法 環境部預計2026年發布

碳費的下一步!碳封存管理專法 環境部預計2026年發布

國有地造林!財政部開放企業租國有農地「種碳匯」 底價每公頃3萬元

國有地造林!財政部開放企業租國有農地「種碳匯」 底價每公頃3萬元

台版ETS試水溫!17家大廠搶先模擬碳交易 瞄準2027年正式上線

台版ETS試水溫!17家大廠搶先模擬碳交易 瞄準2027年正式上線

2026邁入台版CBAM元年!環境部推12月底完成試申報 水泥、鋼鐵業打頭陣

2026邁入台版CBAM元年!環境部推12月底完成試申報 水泥、鋼鐵業打頭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