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常認識孩子 走出課堂走入社區的TFT教師
當一個孩子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沒有被滿足,如何開始學習?
擁有教育政策專長,因為加入TFT而真正踏入教育現場的定瑜,來到花蓮南部的崙山國小之後,憑著「想為孩子做點事」的熱情,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找尋互動的方法,為了理解孩子,她不僅走入每一個學生的家裡,更走入了社區積極參與活動。
定瑜的行動,悄悄地為社區注入了一股活力,間接帶給孩子正面影響。藉著與家長的溝通和每一次與社區的互動,她看見了孩子在校園內沒有展現出來的那一面,理解到孩子的家庭及所處的生活環境如何影響他們的學習。
認識孩子 得認識他的生長環境
問起印象最深刻的學生,定瑜提起了小希(化名)。小希上完廁所後沒有洗手的習慣,也常常沒有洗澡就來學校。「你得常常處理他的生活瑣事,他上課的時候可能也不知道你在幹麻,就是咬著鉛筆,你常常得把鉛筆或橡皮擦從他的嘴裡拿出來,你得帶他去洗澡、幫他梳頭蝨、還要教他怎麼刷牙……。」定瑜說。
因為小希功課常常都寫不完,定瑜就陪他在學校做功課到很晚,然後送他回家。在許多的課後陪伴之後,她發現,小希家裡共有九個小孩,父母長期在外地工作,只有阿嬤照顧他們。阿嬤連這些孩子基本吃飽穿暖都很難滿足,更不用說提供孩子能好好學習的環境。
「會對這個孩子有很多很多的心疼,但又不只是心疼這個小孩,」談起小希的情況,定瑜的語氣滿是不捨,畢竟阿嬤一個人要照顧9個孩子,而部落缺乏工作機會,父母為了穩定收入必須長期在外工作,雖然他們確實沒有讓小希學會洗澡,但他們已經盡己所能去支撐這個家了,很難再去怪誰沒有盡責。
看見了這些情況,若再往上追溯,便會遭遇到難分難解的結構性問題:「你可能會想到,他的媽媽很年輕,為什麼會在十幾歲的時候就生了小孩……」定瑜認為,在認識孩子的生存處境、看見背後各種拉扯他的東西是什麼之後,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於是她選擇不要那麼快論斷誰對誰錯、不要那麼快的想要找到「立即改善孩子的方法」,她選擇不要在教室裡學校內乾著急,而是走進孩子的家庭、走入他生活的社區,去理解,再從中付出行動作改變。
關於家庭與學校的連結,崙山國小校長周中琪也分享:「自從定瑜來到班上,每個孩子都有明顯的轉變。其中一位孩子在入小學前,本來需靠服藥才能穩定情緒,但在來到定瑜的班上後,定瑜觀察到這孩子也許有比服藥更好的方式,於是與家長合作,在學校內與學校外一同花心思陪伴孩子。在親師共同的努力下,這個孩子已經停藥一年半,而學習狀況也有顯著進步,甚至優於其他孩子。」
建立關係 蹲下來與孩子跟家長說話
雖然定瑜經歷過TFT的訓練與學習,初來乍到之時接下小一班級還是讓她吃足苦頭。校長解釋,對於新手老師最容易入手的其實是中年級,但因為一直到開學前,學校的老師還是沒有找齊,迫於無奈之下,只能請定瑜接下一年級,「這挑戰非常大!」
對於這樣的安排,定瑜始終抱著「接受挑戰、學習看看」的態度,即便剛開始的時候手忙腳亂,還沒和學生培養出互動的默契,時常忙著把玩鬧的孩子架開才有辦法上課,但她積極尋求支援,無論是學校的資深教師、TFT督導的諮詢協助,甚至是同為小一老師的校長太太,都是她的諮詢對象。
在傾力經營班級過程中,校長也從她的身上看見了「好老師」的特質,他說,「定瑜在和小朋友溝通時是『蹲下來講話』,這很難得。」她甚至會在課後輔導結束後一一把孩子送回家。校長說,對於小學校而言,任何老師的加入與離開都會對整個學校有很大的影響,當一個積極的老師加入時,就會產生連鎖效應,讓原本的校園氛圍變得更好。
除了在課堂上的教學與家庭訪問之外,定瑜也會主動參與社區的活動,不僅讓孩子與家長都對她刮目相看,也讓校園、家庭與部落社區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當老師走入孩子的家庭與社區,對於老師而言,她或許能藉此更清楚地掌握每個孩子的整體情況,對於家長與孩子來說,也帶來了非常正面的影響。
家長肯定 老師願意走入社區
「我很佩服定瑜在部落表現,她是少有被肯定的老師,」家長會長談起自己多次在社區內碰到定瑜,言詞之間滿是讚賞:「部落核心份子經常會聚在一起討論部落大小事,定瑜也很願意參與,有時候甚至討論到晚上12點、1點,她連社區的事情也願意花這麼多時間,我2、30年來第一次看到有這樣的老師。」
「她常常運用課後的時間,很少看到老師願意走出學校到社區進行家庭訪問。這裡很多貧困的家庭,連客廳都沒有。有一次我聽到定瑜的聲音,一進去就看到她坐在地上跟學生家長聊天,那就是一間房間,地板上都是泥土,味道不是很好,而她在那一坐就是1小時。」
定瑜和社區的連結給了孩子什麼影響?
校長說,「當老師走入了社區,孩子就可以看見你;當孩子看見你在和他們的父母說話,便知道『你認同我的家、認同我爸媽』,他就會認同你這個老師。當孩子認同你,就願意聽你說話,這時候教學就開始了。」校長強調,「孩子不笨,你得找到方法和他溝通。當你可以走入他的家庭,表示你可以和他互動,『那是心理上的感受』。」
老師和社區的緊密關係不僅對於孩子和教學都有正面影響,更是家長的定心丸。身為2個孩子父親的家長會長就說,「假如老師願意到家裡來看孩子,家長就會放心,也不會找學校麻煩。」
例如有的孩子來自隔代教養家庭,老師和阿公的溝通起初或許不太順暢,但是當他們看見老師是如何照顧孩子,便能理解老師是出自真正的關懷,「然後他們就會願意聽你的,因為知道你都是為了孩子好。」
校長更指出「身教」的重要性,他認為關懷要體現在行動上,「所以,老師要教的不是知識,而是你這個人的價值,是教給孩子榜樣。」他也提到在偏遠地區,老師確實在各方面都很辛苦,不過,秉持著遇到困難絕不放棄、不斷突破自我以帶動改變之信念的定瑜卻一直都做得很好。
透過政策支持老師 給孩子更好的學習機會
在來到崙山國小前,定瑜才結束她在海外的求學生涯,以教育發展作為法律及外交碩士論文主題的她,為探索自己所學的專業如何落地,選擇到偏鄉小校面對第一線教育現場,而在每日與學生的互動中,也幫助她在「想為這裡的孩子做點事」的初衷與基礎上,長出了更多想法,更明確了自己未來要在台灣教育努力的方向與著力點。
這一年半的教學經驗,讓定瑜看見了政策制定與現場需要間的落差,即將服務告一段落的她,未來希望從政策面著手,雖然在教育現場其實不乏很多好的老師正為孩子們努力著,但不論老師們多努力,總還是無法牽著孩子一輩子,必須得有人從根本的政策去解決問題。
「每天在教室、在學校、在社區、在和不同學校老師交流中,看到在所謂台灣的偏鄉,有好多不計心血時間金錢,為孩子無私付出的教育工作者;也看到這群好深刻的前輩們,和孩子們一起面對的,遠超出「教室」或「學校」場域之外的,錯綜複雜的挑戰。在一次次對比、衝突和拉扯之中,我逐漸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想要更好的建立台灣偏鄉教育「政策研究」和「現場經驗」間的連結,讓政策更忠實地以它最深切且實際影響的,現場的生態為依歸。」
若現在就能改變政策,第一個想改變的是什麼?
定瑜希望政策能夠「給予偏鄉老師更多支持」,畢竟偏鄉小校的老師除了課堂上的教學外,還需要在在地支持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扮演彌補家庭功能短缺的角色,如同定瑜在課外時間輔導孩子學習生活自理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偏鄉教師需要更多元的支持來協助孩子的學習與成長。
從教育政策領域出發,再重新返回教育政策領域,同樣的領域,但兩年的現場洗禮讓鍾定瑜已經不同。他將帶著部落孩子與家長給她的學習,做系統性的改變。
「妳覺得妳現在經歷的這些,對妳之後要去的地方想做的事,有什麼影響?」曾有人問定瑜。「大概,之後做的每個決定,每個研究、發現和行動,背後都有一張臉一雙眼睛吧。」定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