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到歐洲 零廢棄城市如何告別焚化爐?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隨著環境意識抬頭,全球不論是大城市或小鄉鎮,都紛紛往「零廢棄」的目標前進,從日本上勝町,到義大利的卡潘諾里,都提供了值得學習的創新作法。

日本德島縣上勝町。 圖/Yuki Shimazu/Flickr(CC BY-SA 2.0)
日本德島縣上勝町。 圖/Yuki Shimazu/Flickr(CC BY-SA 2.0)

人們隨手製造的垃圾,帶來的問題遠比想像中的大。世界銀行指出,垃圾掩埋場占全球甲烷排放量的11%。聯合國也表示,廢棄物加劇了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與自然破壞這三大危機。在歐洲,垃圾是僅次於建築與交通運輸的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源。因此,零廢棄已然成為全球城市努力的重大目標。

非營利組織「零廢棄歐洲」(Zero Waste Europe)指出,歐洲有480個地方政府承諾實現零廢棄的願景。單單2024年,與零廢棄歐洲合作實施全市零廢棄解決方案的城市人口從1600萬增加到1800萬,成長超過10%。廚餘的回收率也從18%上升到26%。

日本上勝町45項垃圾分類

提到零廢棄城鎮,位於日本四國島南方的上勝町無疑是先驅。然而,一開始往這個方向前進,是迫於不得不然的壓力。在2000年,這個只有1500人的小鎮被勒令關閉其中一座焚化爐,因為該焚化爐無法滿足更嚴格的排放標準。這使得鎮上僅存一座的焚化爐無法處理所有的垃圾,而小鎮也沒有足夠資金支付使用鄰近城鎮焚化爐的費用。

「我們想,如果不能焚燒垃圾,就回收利用吧!回收垃圾比焚燒便宜多了,」上勝町官員Midori Suga表示。上勝町的策略在於極細緻的垃圾分類,共有45個類別,光是罐頭就分成鐵罐、鋁罐、噴物罐等多個種類。 居民需要先把瓶罐等物品先清洗乾淨再送至回收中心,不再需要的東西則可以送至免費的「舊貨店」,以確保資源都得到妥善的利用。

到了2017年,上勝町產生的廢棄物已有80%被回收利用,遠高於全國平均的20%。在2020年,他們達成回收所有廢棄物,擺脫焚化爐。

日本上勝町的廢棄物中心。 圖/維基百科
日本上勝町的廢棄物中心。 圖/維基百科

義大利卡潘諾里垃圾「按量付費」

歐洲最早簽署零廢棄目標城鎮之一的卡潘諾里,發起的契機也是焚化爐。

1997年,這個擁有4萬6700人口的義大利城鎮本來計畫興建焚化爐,然而小學教師埃爾克里尼(Rosano Ercolini)意識到焚化爐對健康與周邊景觀的危害,於是聯手零廢棄領域專家康納特(Paul Connett)博士說服當地居民,讓他們了解焚化爐帶來的風險。這場運動成功阻止焚化爐的興建,也讓埃爾克里尼肩負起焚燒以外的替代方案。

埃爾克里尼深知,最實際的辦法就是從源頭減量,於是他說服政府實施了一個上門收垃圾計畫,讓居民先做好垃圾分類,環保人員上門收垃圾,能及早發現並糾正任何分類錯誤。2012年更開始實施「按量付費」(Pay As You Throw)的垃圾收集制度,促使垃圾分類率達到近9成。

義大利小鎮卡潘諾里(Capannori)。 圖/維基百科
義大利小鎮卡潘諾里(Capannori)。 圖/維基百科

此外,卡潘諾里也成立「廢棄物研究中心」,識別哪些東西最常成為無法回收的垃圾,並從源頭尋求解決方案。比方,研究中心發現咖啡膠囊是個常見的垃圾,於是他們就與Nespresso及Illy等咖啡製造商開會,一同研究可生物分解或可回收的替代品。中心發現垃圾中有很大部分是紙尿布,於是市政府對家長提供補貼,鼓勵使用可重複利用的布尿布。

在廚餘方面,鼓勵居民進行家庭堆肥。目前有2200個家庭領取了免費堆肥機,並接受堆肥訓練。為了增加誘因,這些家庭還能獲得10%的垃圾處理折扣。

十年來,卡潘諾里的垃圾減量40%,人均垃圾量僅59公斤,比全國平均低了60%以上。由於廢棄物不是送往昂貴的掩埋場,而是出售給回收場,這個計畫還實現了自給自足,甚至在2009年為市議會節省超過200萬歐元。

「我們一家5個人,2個大人3個小孩。我們1年只製造3包垃圾,總重大約30公斤,」卡潘諾里居民皮西妮妮(Martina Piccinini)表示。透過有效的分類與回收,這個義大利托斯卡尼小鎮不僅降低了對焚化爐的依賴,也成為歐洲零廢棄物運動先驅。

(Capannori)的歐洲零廢棄城市證書。 圖/Mission Zero Academy
(Capannori)的歐洲零廢棄城市證書。 圖/Mission Zero Academy

參考資料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內容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及環境資訊中心共同企劃。原文標題:〈從日本到歐洲 零廢棄城市如何告別焚化爐?〉,文:王怡棻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9584.jpg

低碳生活部落格

「低碳生活部落格」是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企劃,致力推行環境保護、科技創新與教育推廣,以促進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基金會希冀提升全民的環保意識,引領節能標準與氣候調適策略,接軌國際減碳潮流,並藉由開放創新的方式培育人才,成為邁向永續發展的基石。

作者文章

從日本到歐洲 零廢棄城市如何告別焚化爐?

從日本到歐洲 零廢棄城市如何告別焚化爐?

夜幕降臨才是旅行的開始——2025不能錯過的夜間旅遊新趨勢

夜幕降臨才是旅行的開始——2025不能錯過的夜間旅遊新趨勢

從一年四季到「五季」 日本業者因應猛暑推行銷策略

從一年四季到「五季」 日本業者因應猛暑推行銷策略

極端高溫、暴雨、洪水 氣候變遷正讓戶外音樂節變調

極端高溫、暴雨、洪水 氣候變遷正讓戶外音樂節變調

最新文章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

斐濟遊客愛上的Loloma Hour是什麼? 1小時環境快樂時光 做一件對當地好的事

斐濟遊客愛上的Loloma Hour是什麼? 1小時環境快樂時光 做一件對當地好的事

【專欄投稿】誰來決定吃什麼?從糧食安全到糧食主權 光有食物「買得到、吃得飽」遠遠不夠

【專欄投稿】誰來決定吃什麼?從糧食安全到糧食主權 光有食物「買得到、吃得飽」遠遠不夠

自然風向決定貧富?為什麼絕大多數城東地區都比較貧窮?

自然風向決定貧富?為什麼絕大多數城東地區都比較貧窮?

你還在被「氣候勒索」嗎?其實你的碳足跡已經比祖父母少一半以下

你還在被「氣候勒索」嗎?其實你的碳足跡已經比祖父母少一半以下

回收做得比台灣差,為何荷蘭還能成為「塑膠垃圾進口大國」?

回收做得比台灣差,為何荷蘭還能成為「塑膠垃圾進口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