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破2萬人因自行車死傷 「沉默的騎行」為亡者默哀

良好健康與福祉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去年自行車騎士死傷創下15年新高,不少地方路段沒有自行車專用道。 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去年自行車騎士死傷創下15年新高,不少地方路段沒有自行車專用道。 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近5年平均每年有約2萬名自行車騎士(含電動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交通死傷,且人數逐年攀升,去年更創下15年新高。《還路於民 VISION ZERO Taiwan》協會5月13日晚間將於台北及台中響應「沉默的騎行」Ride of Silence 活動,紀念去年在道路死亡的229位自行車騎士,並喊話政府提倡綠色運輸的同時,提供安全自行車路網。

根據交通部統計,2019年至2023年每年依序有18879、20283、20552、21395、23768名自行車騎士於交通死傷,且人數逐年成長,已是15年前的2.4倍。事實上,隨著各縣市公共自行車愈來愈普及,但不少地方路段卻只有與行人或其他車輛混用的車道,並無自行車專用道。

《還路於民 VISION ZERO Taiwan》協會與《單車盟 - 台灣城市單車聯盟 TUBAA》合作,5月13日晚間7點於台北捷運西門站6號出口及台中捷運市府站1號出口,分頭響應全球性的「沉默的騎行」Ride of Silence 活動,紀念去年在道路死亡的229位自行車騎士。

還路於民聯盟在台北舉行沉默的騎行,除了追悼自行車事故傷亡者,也呼籲積極完善道路基礎建設及打造一個尊重用路人的道路文化,參與的民眾一起從西門町出發。 圖/潘俊宏攝影
還路於民聯盟在台北舉行沉默的騎行,除了追悼自行車事故傷亡者,也呼籲積極完善道路基礎建設及打造一個尊重用路人的道路文化,參與的民眾一起從西門町出發。 圖/潘俊宏攝影

《還路於民 VISION ZERO Taiwan》說明,沉默的騎行是全球性的年度單車活動,在每年5月的第3個禮拜三,舉辦市區單車集體騎行活動,紀念交通事故傷亡的自行車騎士,自2003年來已經有超過250個城市響應。5月13日晚間將邀請民眾穿著黑、白衣物,一起在市區慢速騎行,沿途於數個停靠站分享去年自行車亡者資訊,並一起默哀。

《還路於民 VISION ZERO Taiwan》表示,近年來台灣交通死傷和道路安全等議題引發大眾關注,立法院於去年通過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將零死亡願景納入台灣交通永續安全目標,盼在2030年降低30%的道路死亡率,並在2050年讓道路死亡歸零,但交通部公布去年交通傷亡人數,仍較前年多出5萬人。

《還路於民 VISION ZERO Taiwan》指出,台灣有享譽全球的自行車品牌、自行車休閒及競技運動蔚成風氣、各地政府也挹注資源提升共享自行車的使用率,然而過去10年來,台灣市區自行車路網建設進度緩如牛步。各地政府欲擴增規模與量能,達到減碳目標,卻遲遲沒有提出市區單車用路環境提升的具體政策,等於鼓勵大家騎單車,卻不提供安全的路。

《還路於民 VISION ZERO Taiwan》認為,台灣既然已決心要在2050年達交通零死亡願景,如何保護脆弱用路人的道路出行安全與舒適體驗、如何利用有效政策降低道路傷亡,都考驗著各地政府的遠見及執行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雪厚到直升機打滑...尼泊爾與西藏降異常大雪 聖母峰暫停開放觀光

雪厚到直升機打滑...尼泊爾與西藏降異常大雪 聖母峰暫停開放觀光

補貼是幫兇?研究:氣候變遷危及健康 政策失敗數百萬人枉死

補貼是幫兇?研究:氣候變遷危及健康 政策失敗數百萬人枉死

台灣最高峰變了...玉山快速升溫、更少寒冷 氣象署:暖化成為常態

台灣最高峰變了...玉山快速升溫、更少寒冷 氣象署:暖化成為常態

誰說農業是男人的事!為何人類開始投入農耕 甚至組成新聚落?

誰說農業是男人的事!為何人類開始投入農耕 甚至組成新聚落?

最新文章

誰說農業是男人的事!為何人類開始投入農耕 甚至組成新聚落?

誰說農業是男人的事!為何人類開始投入農耕 甚至組成新聚落?

打破迷思!吃素照樣能練壯 研究:植物性蛋白合成肌肉效率不輸葷食

打破迷思!吃素照樣能練壯 研究:植物性蛋白合成肌肉效率不輸葷食

蛋白質是大豆的6倍!風味清新、口感紮實的「浮萍」獲歐盟批准成為合法食材

蛋白質是大豆的6倍!風味清新、口感紮實的「浮萍」獲歐盟批准成為合法食材

台南推「校校會發電」近達標!275校光電裝置容量達133MWp

台南推「校校會發電」近達標!275校光電裝置容量達133MWp

從日本到歐洲 零廢棄城市如何告別焚化爐?

從日本到歐洲 零廢棄城市如何告別焚化爐?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