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秀洗衣店-循環時尚學,把二手衣穿帥沒問題
被客人忘在洗衣店的衣服,一放就放了十年,該怎麼辦?千禧世代張瑞夫利用家中萬秀洗衣店客人遺忘的衣服,將阿公阿嬤打造為「史上最潮爺嬤」。在國內外一夕爆紅後,張瑞夫延續社群影響力,更啟動「重新定衣(Redefine)計畫」,要讓被遺忘的衣服,在下個主人身上,轉生循環,找到新生命。
金孫不讓爺嬤無聊 萬秀洗衣店爆紅
「萬秀洗衣店」,去年在社群一夕爆紅,背後故事許多人並不陌生。83歲的阿公萬吉和84歲的阿嬤秀娥,在台中后里經營洗衣店近70年,原本只是平凡的地方洗衣店「頭家」,卻因孫子張瑞夫突發奇想,讓爺嬤穿上店內長期留滯未取的衣服。兩人一身俏皮、復古的時尚,打扮顛覆「熟齡」印象,一貼上Instagram就擄獲數十萬人追蹤,包括BBC、CNN、《紐約時報》都競相前來報導。
「一開始,真的只是一個機緣!」張瑞夫去年結束北京工作,原欲前往古巴壯遊,卻因疫情打亂計畫後返台。看著年事漸長的萬吉阿公和秀娥阿嬤,要不是報紙看完了,在廚房打盹,要不就是懶洋洋地趴在桌上。看著昔日總是熱情和左鄰右舍聊天,精神飽滿招呼客人的阿公阿嬤,失去了光采,張瑞夫形容:「那畫面好可怕!」
大學就讀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系的張瑞夫,靈機一動,決定找點事給兩人做。他看中了洗衣店內堆積如山的舊衣,兩代爺孫都「有感」煩惱,決定讓阿公和阿嬤當起現成的模特兒。即使阿公、阿嬤半害羞半推拒,直喊著:「我不要、我怎樣...」。「但至少我們有對話了,這也是一種陪伴。」張瑞夫說。
舊衣穿搭魅力爆紅 道出洗衣產業困境
一段「祖孫情」為出發點的無心之舉,卻意外成為熱門話題,令人見識到舊衣穿搭的魅力,也讓很多人從側面了解洗衣店衣物囤積的困境。
張瑞夫無奈表示,很多人習慣將洗衣店當衣櫥,冬天過後就把衣服放在洗衣店;更多是拿來洗後就忘記有這件衣服,甚至可能是買了新衣服後就不再來拿。目前萬秀洗衣店至少堆積400件衣服。而衣服沒人領,阿公的洗衣工本費就拿不到,這些無奈、不甘心,都是張瑞夫和阿公、阿嬤有感的事。
「萬秀洗衣店」一夕爆紅後,世界各地的留言如雪花般飄來,有人遺憾沒跟家中長輩好好相處;有朋友是在看完照片後,立刻打電話給自己的阿公;也有國外高齡長者留言表述「也要活出燦爛的over 80」;甚至還有來自伊朗、義大利等各國洗衣店業者分享遇到舊衣囤積的解決方法。
一張又一張的照片,可以帶給很多人「正面力量」,張瑞夫始料未及,卻也甘之如飴。但,事情總有一體兩面,當然也有因為出名而有些煩惱。張瑞夫坦言,「萬秀洗衣店」爆紅、開始有網路聲量,很多廣告、業配主動找上門,但張瑞夫秉持著「不想讓阿公、阿嬤多一份工作,只想讓他們生活多一點能夠說嘴的趣味」的初衷,推掉大批利益,「我應該被很多廣告商討厭!」張瑞夫笑稱。
別浪費社群聲量 打造循環衣物平台
為了幫助洗衣產業解決衣服堆積的問題,張瑞夫在2020年12月更推出名為「重新定衣(Redefine)計畫」,建立一個洗衣店「被遺忘衣服」的循環平台,期望透過平台,讓全台洗衣店內被遺忘的衣物,有重新上架流通的機會,讓洗衣店流失的成本能夠回收,更重要是「倡議」。
張瑞夫說,台灣很多人不喜歡二手衣,但今天如果是從洗衣店出來、經過洗衣職人「清潔保證」的衣服,「既然洗過,又還可以穿,你會不會比較接受?甚至未來透過『洗衣職人』的角色,推廣舊衣服其實經過適當洗滌,是可以再重新利用。」
但由於手中資金有限,張瑞夫透過募資方式宣傳該平台建立計畫。初期,張瑞夫也收到很多「負面評價」,很多朋友第一句話就是問「能賺錢嗎?」甚至也有朋友認為與其「倡議」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倒不如趁熱頭上賺一筆入袋才實際。
張瑞夫覺得失望,「為什麼長大後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具功利性?」但也因此讓張瑞夫堅持一定要做到,即使最後募款成績不如預期,張瑞夫寧可投入老本也不願輕易放棄,幸運的是,也召集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
只是令人納悶,為什麼會那麼想為社會做事,網紅很好賺,為什麼要自找麻煩?「我的個性吧,我喜歡看別人開心。我真的很喜歡做一件事情,然後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其實很多人不是不想做,而是沒有這樣的機會。」
阿公說:如果對社會有意義,那就做啊!
張瑞夫認為自己喜歡關心「別人的事」,和家庭有關。洗衣店在鄉里間是一個小型集會區,從小常跟阿公、阿嬤參加洗衣店工會活動或鄉里聚會,阿嬤常會帶很多東西去分享,且不求任何回報,只是做這件事情會很開心,「我可能從小耳濡目染。阿公也時常會說,如果做這些事情對社會有意義,那就做啊。」
「很多人賺錢,都只是為自己好,但如果你能因此讓很多人因為你而變好,這樣就很有意義。看到別人因為我做的事情而有所收穫時,我自己也會覺得很感動。你要找到會讓你感動的事,而不是跟著社會腳步去走。」張瑞夫如此說。
「萬秀洗衣店」雖然紅及全球,但以一個素人之姿站上台北時裝周舞台,重要就是網紅帳號背後的宗旨其實和永續環境有極大關聯。張瑞夫認為,如果「萬秀洗衣店」能變成一個永續時尚的概念,「即使未來阿公、阿嬤不在了,大家想到萬秀洗衣店,就會想到永續經濟、就能想到衣服其實不用買那麼多,是不是比『商業收益』這種曇花一現的東西,更具意義?」
以前的物以稀為貴 現在的循環新創意
以前就關注「循環經濟」了嗎?張瑞夫呵呵一笑後說:「我本身也不是說特別懂這東西(循環經濟)。」張瑞夫指出,從小阿公、阿嬤會叮嚀不要亂花錢,所以在家裡,他習慣去翻爸爸的衣櫥、弟弟會拿瑞夫的衣服穿,甚至張瑞夫國中制服是穿爸爸的,「這些在我們家都是習以為常,一直不覺得有什麼特別。」
長大後,張瑞夫卻發現原來「衣服互穿」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的事,「一開始並不是要推廣循環經濟,因這對我而言很日常,但後來發現這些觀念不說,沒有人知道,但做這些事可以減少浪費、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為了推廣這些觀念,張瑞夫在拍攝「萬秀洗衣店」照片時,時常將阿嬤的衣服拿給阿公穿、或將阿公衣服穿在阿嬤身上,「就是想推廣一個概念,你們不一定要每個人都買一件衣服,你們可以很多人買一件衣服」,因為衣服只要好好洗、好好穿,也能保存很久;甚至藉由時尚穿搭也可以把舊衣服帶出不一樣的新生命,「像阿公、阿嬤很多衣服十多年了,我現在穿起來也不違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