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創業-林詩懷:企業不差我,但我為環保+1分
「人人都能成為自備客,只要自備容器出門,只要做到重覆使用,就OK了。」因認同「從源頭減塑」的林詩懷,除了自身成為「自備客」,還身體力行創辦「自備客市集」,積極蒐羅來自世界各地的「自備好物」,為想加入「減塑生活」的每一個人,提供更易入手的「載具」,也讓更多人能在生活中實踐友善地球的減塑美學。
創業契機 讓孩子未來環境「不變糟」
過去任職於外商嬰幼兒營養品行銷部門的林詩懷,發現有愈來愈多的家長表示孩子具有過敏體質,那時候提供的解決辦法就是補充營養,但慢慢發現過敏絕對不是靠吃就能解決,「甚至吃的食物真的安全嗎,現在也是一個問號」。為了給下一代健康的地球,成為林詩懷創業的契機。
「如果我可以跳出來做一件事、一件可以改善環境的事,我可以做什麼?」認為在大企業工作「少一個我也沒什麼」,但環境議題「多一個我」就多了一份力量,因此林詩懷開始關注社會議題,覺得環保是她可以「以身作則」的事情,為此加入「減塑生活」相關社團。
林詩懷落實減塑生活初期,自備餐具、自備購物袋,但要扛個盛食容器出門,還是困難。因此,看到想吃的東西,卻發現自己沒帶容器出門,心裡總是忍不住掙扎,總想著「吃了就會有垃圾產生」的罪惡感。
無意間認識減塑產品「食物袋」,取代出門攜帶笨重的鍋碗瓢盆,讓林詩懷的減塑生活不再停滯不前。「它真的是太棒了!」林詩懷屢次提到食物袋,總是驚呼它的「好用」。
林詩懷指出,很多人在環保道路都有難以跨越的門檻,這時若有一個更能輕易使用的「載體」,就能驅使其往減塑生活更邁進一步。「食物袋」對於林詩懷正是這樣的意義。
憑傻勁推廣減塑 是一種人生任務
為了讓更多台灣人認識食物袋,林詩懷主動寫信聯絡Roll'Eat西班牙總公司,表明希望洽談爭取台灣代理權。巧的是,同時間也有多個台灣商爭取代理,總公司派員飛至台灣「面試」。
也許談得投機、也許理念相合,林詩懷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在2017年開啟創業之路。
放棄扎根多年的企業行銷工作,轉而從零開始。家人是否反對呢?林詩懷停頓了一下說,家裡並不反對,只是有了孩子後,大家對你的期待不一樣、會希望多花點時間陪小孩,「但對我而言,這是一種任務、是對人生的期待。也許是老天爺要我來到這人間的目的。我寧可嘗試後失敗,也沒辦法在還沒嘗試前就放棄。」
一句話道盡林詩懷在創業過程的堅持,但「從零開始」是件辛苦事。林詩懷坦言,環保是時代趨勢,但要怎麼殺出一條商業模式,各家業者都還在摸索。像自備客因為「食物袋」而爆紅,但下一個在哪?「我不知道,永遠都在想說我的下一個出口在哪裡?」
疫情衝擊轉型 起心動念邁進「永續」
今年疫情衝擊,促使林詩懷重新思考商業模式,放慢新商品代理的腳步,選擇從「教育」扎根。除了商品連結,希望消費者能再做更多行為的改變,所以自備客自今年起開始線上直播,每個月會訂定一主題。
例如月減塑、外出時包包可以準備什麼等,傳達生活減塑資訊。「理念溝通及行為改變不可能像販賣產品,一下子被市場接受,而需要時間教育,所以必須拉長戰線。」
「我覺得自備客在做的不只是在販售產品本身,而是在溝通如何在生活中落實環保理念。」林詩懷希望集結大家的力量,彼此在自備客平台互相交流,繼而影響更多人成為「自備客」。當更多人認同理念後,對於減塑新手而言,「如果手邊沒有適合的工具,可以到自備客看看,幫助你在減塑道路上走得簡單。」
林詩懷認為這就是「循環經濟」最重要的精神。「循環經濟」不是廠商的事情,更重要是消費者的觀念。拆開「循環經濟」一詞,「循環」是指讓資源有效被重複應用;「經濟」指的是重複應用後,產生的效果是對自己很有經濟效益的事。
購買商品才叫「環保」?其實不然,注意生活小細節都是參與「環保」的一種。例如,林詩懷去年晉身為母親,正好姊姊之前生產後整理很多嬰兒用品分享,不但延續衣服、玩具的生命,對新手媽媽而言,也能省下一筆開銷,「這就是循環經濟,也是大家可以馬上上手的作法。」
不過,「自備客」理念是延續商品壽命,這件事是背離商業本質;畢竟對經濟而言一定要有獲利才能談永續。林詩懷說,「可是這是我很想去推廣的,可以創造商品的第二次、第三次價值,這是很棒的事情。」
雖說如此,身為經營者也不是沒有腹案。自備客預計今年11月左右推出自行研發的「布尿布」。現有市面上的布尿布,因無法自尿布外觀肉眼判斷潮濕情況,打退許多環保愛好者。
為此,自備客研發具有尿濕檢視變色功能的布尿布,穿脫的魔鬼氈設計同於一般紙尿布,但布尿布可消臭,又能透過洗衣機輕鬆換洗,更能減少開銷。
林詩懷談起設計理念,希望注入趣味,讓新手爸媽覺得換尿布不再是痛苦。自備客期待最新的研發,可以變成另一個「賺錢」金雞母,更重要是能吹響「台灣隊」打入國際市場的號角。
「布尿布」在歐美國家使用普及,因此對自備客而言,不會只侷限在台灣市場。過去多為代理產品,未來就可以用「自己的產品」,到國外參展。
透過直播平台、資訊文章、社群經營,提高「自備客」的影響力,就可以號召更多業者加入,未來就能把台灣不同產品一起帶出去,讓國際社會看到台灣的環保實力。
林詩懷笑稱,大學時候是籃球系隊,很喜歡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事情那種熱血澎湃的感覺,大家為了一個目標努力前進。環保事業也是如此,不用再分彼此之間是競合身分,而是希望大家的力量能「一加一大於二」。
「我不知道要努力多久,但我還在努力,也會繼續努力。」林詩懷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