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竹牙刷+食物袋幕後推手:當環保像刷牙吃飯一樣簡單,每天都是環保的「好日子」

2019/09/19 社企流/文:李沂霖

  圖/好日子
圖/好日子

「好日子」是第二屆社企流 iLab 育成計畫的參與團隊之一。社企流編輯室透過第一線的採訪,帶讀者全方位認識好日子團隊的社會創新模式,以及其在經營管理上的成功關鍵或挑戰。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不該把她視為理所當然,如同我不把今晚的成就視為理所當然。」2016 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全球除了關注李奧納多終於拿下第一座小金人的同時,他上台呼籲環保的一席話更被瘋狂轉載、引起熱烈迴響。其實線上不乏倡議環保的人士與團體,在任何影片、媒體、甚至好友的臉書動態牆上,都可以看到人人談環保、談海龜因海洋塑料受傷或死亡——然而關掉電腦,人們手上仍提著塑膠袋、外出吃飯仍握著免洗筷。

「 大家對於環保有足夠的認知,但在生活中實踐有一定的難度,這是可以理解的。」簡仲威說得稀鬆平常,雖投身環保領域,卻非魔人等級,不訴諸極端的環保主義,他與伴侶海琪共同創辦環保品牌「好日子」,主打的是現代人所重視的便利性。

「我相信沒有人會以製造垃圾為樂,大多數人選擇生活的方式不外乎是為了方便快速,所以我們想設計便利好用的產品,讓環保這件事變得簡單。」

簡仲威希望能設計便利好用的產品,讓環保這件事變得簡單。 圖/社企流
簡仲威希望能設計便利好用的產品,讓環保這件事變得簡單。 圖/社企流

簡仲威表示,好日子志在讓他們的產品成為一個日常中的選項,而這個選項必須是在不會過於影響既有生活的前提下,讓大家在時間與金錢上皆可負擔。

「其實任何東西都有(更環保的)選項,比如不用牙線改用頭髮代替、不用牙刷而是漱口或是用樹枝。早在牙刷、牙線被發明之前,人類就是取之於大地、回歸於自然。現在,這種方式也有許多願意嘗試的人已經在實踐,但是對多數人來說,這樣要改變原本的生活太多了,也就不會成為大眾的選項。」

美好的一天,就從可 100% 自然分解的牙刷開始

要讓環保成為生活中的選項,好日子列出 3、 40 個生活所需品,評估自身的能力及可行性之後,推出的第一個商品是零塑化劑、可 100% 自然分解的竹牙刷,「牙刷還有一個象徵意義是,每個人一天之初會使用的第一個用品。」

簡仲威表示,牙刷算是比較規格化的產品,當初竹牙刷的概念才剛興起,但因竹製品在製作上需大量人工,要做成牙刷更需較精細的作法,所以即便擁有技術,卻尚未有人嘗試將竹牙刷的概念化作實體,好日子從拜訪一間間廠商開始,終於找到願意合作的對象,將竹牙刷推上嘖嘖募資平台。

以募資平台測試市場反應,竹牙刷自 2015 年 6 月開始募資,不到 3 個月便獲超過 2000 人支持,募得超過 200 萬的資金。這項成績對當時還沒成立公司的好日子來說,實為振奮人心的成績。

問及使用者後續的反應,簡仲威坦言,牙刷的使用體驗上,本來就會依個人喜好及習慣而有所不同,像是刷頭大小、刷毛長度及軟硬度等,再者,以豬鬃製成的刷毛並非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為此好日子找到折衷的方案,以植物性塑膠製成刷毛,使用上較接近一般的牙刷。

好日子推出的第一個商品是零塑化劑、可 100% 自然分解的竹牙刷。 圖/好日子
好日子推出的第一個商品是零塑化劑、可 100% 自然分解的竹牙刷。 圖/好日子

對好日子來說,要將環保更簡單的落實於生活之中,不能僅靠環保商品背後崇高的理想要求消費者去適應產品,而是讓消費者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商品。

竹牙刷的成功,為好日子累積了一定的關注者,透過回饋,好日子看見消費者對牙線的需求,「有沒有除了尼龍製牙線之外的選擇?」簡仲威說道:「我們開始做研究,發現在 1920、30 年代,塑膠還沒出現以前,牙線是用蠶絲製作的,直到後來尼龍太便宜了,才開始改用尼龍製作牙線。」因確定了市場需求,蠶絲牙線便不以募資方式推出,直接在好日子的官網販售。

好日子看見市場需求,推出環保的蠶絲牙線。 圖/好日子
好日子看見市場需求,推出環保的蠶絲牙線。 圖/好日子

口袋裡的便當盒:便利性吸引逾 2 千萬資金

好日子將自己定義為「解決塑膠垃圾問題的企業」,在推出牙刷、牙線之後,他們開始思考在台灣人的生活中,造成最多塑膠垃圾的來源其實是在「吃」的方面,如外帶鹹水雞的塑膠袋、盛裝湯麵的紙碗等,各種一次性餐具製造了巨量的垃圾。

大家都知道自備容器或許是不錯的解方,但便當盒往往佔空間、攜帶麻煩,並不是非常便利的選擇,於是好日子發想出「口袋裡的便當盒」—— Pockeat 食物袋,重量僅 3 隻鑰匙重,經摺疊後,即可輕巧收納於包包之中。

好日子發想出「口袋裡的便當盒」—— Pockeat 食物袋,可輕鬆收納於包包中。...
好日子發想出「口袋裡的便當盒」—— Pockeat 食物袋,可輕鬆收納於包包中。 圖/好日子

「Lunch Bag」這個概念從國外開始流行,多是做為袋狀的用來裝三明治、或是片狀的如野餐墊一般,可以把食物包起來。由好日子著手設計的 Pockeat,專為台灣人的飲食習慣而打造,內袋耐熱溫度達到 120 度且防水防油,不僅可裝麵包或三明治,要裝湯麵或其他有醬汁的食物也沒問題。

Pockeat 專為台灣人的飲食習慣而打造,可裝湯麵或其他有醬汁的食物。 圖/好...
Pockeat 專為台灣人的飲食習慣而打造,可裝湯麵或其他有醬汁的食物。 圖/好日子

貼近需求的設計加上亮麗吸睛的外表,讓好日子的 Pockeat 募資上線一天之內便破千人贊助、不到 2 個月便募得超過 2 千萬的資金,「當初我們認為這個專案募到 500 萬就算很成功了!」簡仲威笑著說,「我覺得 Pockeat 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它解決了生活中便利性的問題。」

原先好日子是將 Pockeat 定位為便當盒的替代品,也就是預設目標客群為崇尚環保、本來就會自備容器的人,盼為他們提供更便利的選項,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不少人是因看到 Pockeat 的便利,進而產生「那我也可以環保一點」的意願,在在應證了好日子以便利性打動環保訴求的成功。

從商品開始擴大影響力

以便利的產品讓環保成為大眾日常中的選項,簡仲威認為最重要的是維繫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結,讓買賣關係升級為加值服務。以 Pockeat 為例,好日子與消費者的關係並非在買完袋子之後就結束,好日子透過建立臉書社團,供 Pockeat 使用者分享心得及經驗,好日子再依據消費者的意見做出回應及調整,形成緊密的社群力量。

此外,好日子也推出「無痕地圖」,收集台灣各地無包裝的店家,讓消費者能夠帶著 Pockeat 或自備容器購物而不會感到尷尬、遭受挫折,「同時也讓更多店家知道,有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自備容器,如此一來,減少塑膠這件事情就能變成一個大家共同響應的趨勢,環保也就不再那麼困難。」

簡仲威提出自己對於環保產業的觀察,他認為相關的服務將會是未來的趨勢,「比如現在出現無人的回收站,做回收就能集點數用於線上購物;不少餐飲店也開始以無塑作為號召;還有 iLab 同學『好盒器』在做容器租賃的服務。」在簡仲威所樂見的未來中,這樣的服務模式出現,將提供更佳的便利性,大幅提升大眾落實環保的可能性。

自 2015 年創業至今,好日子為環保生活推出的商品皆獲得良好的迴響,目前,好日子正在籌備 Pockeat 的第二波集資,更希望能將 Pockeat 推向國際。

好日子致力以便利的產品讓環保成為大眾日常中的選項。 圖/好日子
好日子致力以便利的產品讓環保成為大眾日常中的選項。 圖/好日子

「原本我以為創業最開心的時刻,就是推出的產品銷售成績很好的時候,但其實,當產品銷售越好,肩負的壓力也就越大。」面對壓力,簡仲威笑說:「創業一段時間後,難免會漸漸失去原本的想像,變成每天都在處理銷售上細瑣的事情,但是加入社企流 iLab 與其他的創業家在一起,被大家的熱忱與幹勁所感染,總能提醒自己,最開始做這些事情是為了什麼。」

簡仲威分享,當初加入社企流 iLab 計畫,正是因為參與了社企流的年會,被當時的 iLab 創業家所感動,

「iLab 是個神奇的地方,大家都非常善良、沒有太多心防;碰到問題時,能夠真切感受到 iLab 是真心想幫忙,我們不是一個報告上冰冷的數據或只是一個需要被達成的 KPI 而已。」

秉著簡單實踐環保的初心,好日子將會持續擴大產品的影響力,朝著提供加值服務的方向邁進,讓大家都能過上便利環保的好日子。

核稿編輯:金靖恩

影片製作:程芙蕖

本文獲「社企流」授權刊登

延伸閱讀

>> 台北街頭的麥田捕手:「人生百味」維護街頭的包容性,守護那些暫時墜落的人

>> 吃一口冰、配一個環境故事——台南老冰店第三代創業,讓冰淇淋化身「環境代言人」

>> 當街賣者不再說「請幫幫我」、憨兒變身設計師——點點善建構「天賦城市」,盼讓弱勢不再存在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推薦閱讀

低頭族當太久?!這副墨鏡幫你戒掉「螢幕癮」

千萬垃圾9成沉入海 海底撈不如陸上減

撿來全世界的垃圾 紐西蘭兄弟只想做雙MIT拖鞋

作者文章

孩童在課堂上學習氣候變遷,從小具備因應氣候變遷的知識和行動能力,是建構淨零與氣候...

氣候教育必修成國際趨勢 台灣可以怎麼做?

2023/03/21
環保署研擬廢輪胎回收方案,將依機車行家數、需求因地制宜,採沿線收運或指定地點清運...

廢輪胎回收方案推出!環保署研擬新方案

2023/03/21
現為台北市第9屆兒少代表、國教署第4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的黃佩琪,成長歷程布滿荊棘...

如果可以變好,為什麼會想當壞人?黃佩琪用荊棘生命勇敢和體制對話

2023/03/20
屢屢榮獲金鐘獎和國際影展肯定的導演麥覺明,費時17年拍攝山椒魚生態,再次推出第二...

冰河世代與恐龍為鄰 麥覺明耗17年紀錄高山微笑精靈 「山椒魚來了!」

2023/03/20
在掃墓期間減少焚燒紙錢或雜草,保護環境也避免火災發生。 圖/freepik

清明掃墓「少香、少金、少鞭炮」!消防、環保署攜手呼籲減少焚燒

2023/03/20
台北市首座電動公車快充充電站,可增加公車使用效率,與同業分享資源。 圖/北市交通...

北市公車朝全面電動化邁進!首座公車「快充站」啟用

2023/03/19

最新文章

現為台北市第9屆兒少代表、國教署第4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的黃佩琪,成長歷程布滿荊棘...

如果可以變好,為什麼會想當壞人?黃佩琪用荊棘生命勇敢和體制對話

2023/03/20
逆風劇團創辦人成瑋盛。 圖/張皓婷攝影

接住迷途中的青春生命-逆風劇團成瑋盛撕下「壞孩子」的標籤

2023/03/01
胖胖樹王瑞閔與他的小小熱帶雨林植物園。 圖/王瑞閔提供

打造熱帶雨林的快樂天堂-「胖胖樹」王瑞閔賺錢幫植物找家

2023/02/15
喝起來完全不像野草做的椿萱野茶,有著相當甘甜的茶感,主要香氣以堅果調性為主,成分...

現代野草生活/野草也能製作抹醬、巧克力!三玉號讓「吃草」很有趣

2023/02/08
EMBERS主廚郭庭瑋期盼透過每一道料理的食材選擇,打造台灣未來的永續樣貌。 圖...

用食材訴說土地與文化-EMBERS 郭庭瑋:做台灣味,是因為希望台灣長成那個樣子!

2023/01/31
主事梯田山民宿的阿達,同時也是一名策展人。 圖/蔡昇達提供

將山林視為「我們」創造梯田山民宿 蔡昇達:接受自然裡所有的隨機

2023/01/3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