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體溫、氣味都像真兔 美國家公園雇上百機器兔誘捕入侵種巨蟒
生態影片裡的機器動物化身間諜,上山下海深入捕捉動物不為人知的生活。而今,機器動物任務更上層樓,美國佛羅里達州派出上百隻機器兔,模擬真兔的味道、體溫和動作,以解決外來種緬甸蟒造成的生態危機。
數萬外來種巨蟒釀生態危機
緬甸蟒(學名: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並非佛州原生物種,大多是從飼主家中逃逸、或因長得太大被棄養後,就此在佛羅里達的大沼澤地(Everglades)地區生活。
緬甸蟒原生於東南亞,體型十分龐大,佛州捕獲過最長的個體,身長超過5.4公尺。體型優勢讓牠們在當地幾乎沒有天敵,捕食大量的當地物種。在大沼澤地國家公園(Everglades National Park)裡,緬甸蟒消滅了高達95%的小型哺乳動物,被列為有害物種(Injurious Species)。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估計佛州約有數萬條緬甸蟒,有的單位則估計高達30萬條。近年,佛州巨蟒開始北移。研究指出,在冬季氣溫持續上升的趨勢下,若緬甸蟒利用洞穴避寒,牠們的生存範圍可能會逐步往北擴散到喬治亞州。
機器兔出動!
「移除巨蟒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如何找到牠們。」南佛羅里達水資源管理局(SFWMD)外來入侵種生物學家科克蘭(Mike Kirkland)告訴《美聯社》,緬甸蟒的偽裝能力極強,巡查人員很難發現牠們。
科學家曾利用活兔誘捕緬甸蟒,活兔放置在籠子內,需要定期照料。在廣大的國家公園,光養活誘餌兔就耗掉不少人力,於是有了機器兔的構想。今夏,水資源管理局與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人員攜手合作,實驗性的部署120隻機器兔,每隻造價約4000美元(約新台幣12.1萬元)。
機器兔主要針對體長3-5公尺的成蟒設計,由絨毛玩具改裝,模擬蟒蛇最愛的獵物——沼澤兔(marsh rabbit)。除了模仿外觀、動作,還有一個小小的加熱器,以便讓兔子「體溫」更像真兔,2.0版甚至添加了兔子氣味。
機器兔由太陽能提供電力,研究人員可遠端操作。監控攝影機偵測到蟒蛇靠近時,會立即發出訊號,通知承包商出動捕捉蟒蛇。雖然計畫才剛起步,但當地官員表示,初步結果值得令人期待。
賞金獵人被盛讚「史上最高效管理」
這不是佛州政府解決蟒蛇問題的唯一手段。當地媒體《棕櫚灘郵報》報導,水資源管理局和魚類和野生動物保護委員會(FWC)延攬一百名賞金獵人(bounty hunters),2019年以來約捕獲了15800條巨蟒,科克蘭盛讚是「史上最高效的管理策略」。
除了獵人制度,佛州還辦理「蟒蛇挑戰賽」(Florida Python Challenge),2013年開辦以來,每年吸引上百名獵人爭奪1萬美元(約新台幣30萬元)大獎。今年共吸引了來自美國30個州與加拿大的參與者,934位獵人在短短10天內捕獲294條蟒蛇,創下新高紀錄。
《今日美國》報導,今年挑戰賽誕生了首位女性冠軍史丹柏莉(Taylor Stanberry),第一次參賽就抓了60條巨蟒。她說,參賽原因並非是為了好玩或戰利品,而是真心想要拯救當地的野生動物。史丹柏莉打算將獎金用於擴大南佛羅里達的外來動物收容所(exotic animal sanctuary)。
參考資料
- AP(2025年8月28日),Robot rabbits the latest tool in Florida battle to control invasive Burmese pythons in Everglades
- The Palm Beach Post(2025年8月22日),Robotic rabbits are deployed in South Florida python hot spots to fight snake explosion
- USA Today(2025年8月19日),‘Swamp Queen’ sets record in Python Challenge debut
- University of Florida, Dr. Chris Dutton and his Robo-bunnies tackle the Burmese Python problem in the Everglades
- Florida Fish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 Commission(FWC),Burmese python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動作、體溫、氣味都像真兔 美國家公園雇上百機器兔誘捕入侵種巨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