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的花中精靈!千變萬化的繡球花是日本風土孕育的驕傲
繡球花在梅雨季節,一邊展現微妙的色彩變化,一邊溫潤綻放。日本孕育出美麗的園藝品種,在世界各地廣受喜愛。
額開型繡球花(園藝品種)
繡球花
繡球花可透過扦插輕鬆繁殖。花開過後,不妨試著把莖切成約10 公分的長度,並保留些許葉子,然後插入赤玉土中。
山繡球花
蝦夷繡球花
紅額繡球花
花後不剪的話,兩性花會變成狀似頭頂上立了3 根短天線的果實。果實在晚秋時成熟,無數細小的種子隨風飄散。
內外兼具!繡球花外圍大花、內側小花的獨特結構
在梅雨季節一邊改變顏色一邊溫潤綻放的繡球花。以日本野生種的額繡球花和山繡球花為基礎,孕育出了豐富多彩的園藝品種。
額繡球花又稱為「額紫陽花」。聚集的小花外圈環繞著大花,看似鑲了邊框。外圍的大花稱為裝飾花,內側的小花稱為兩性花。兩性花雖然小小的並不起眼,但是具有健全的雄蕊和雌蕊,授粉後就會培育出大量種子,可以說是花的實際行動部隊。
裝飾花很醒目,不停向昆蟲顧客施展魅力。但是,雌蕊萎縮得很小,沒有結果實的能力,可說是捨身(果實?)工作的宣傳人員吧!裝飾花看起來像花瓣的部分是花萼,當兩性花陸續綻放的約20天期間內,能不褪色地保持美麗,專心招攬顧客上門。
另外,整個花序的形狀就像是一個大型的直升機停機坪,即使是笨拙飛行的甲蟲也能輕鬆著陸。花朵朝上,盛滿盛情款待的花粉。各式各樣的昆蟲在花朵上舉辦宴會,並在離去時運送花粉。
從突變到主流:洋繡球花的誕生
另外一種是發生了罕見的突變,導致所有內側的兩性花都變成了裝飾花,也就是「手鞠花型」。繡球花這個植物名,狹義上是指額繡球花的手鞠品種,但一般來說,包括額開型品種、山繡球花品種或雜交種等在內的園藝品種群,都廣泛稱為繡球花。
原生種的額繡球花,是分布在房總到伊豆周邊沿海地區的日本特有種。適應海岸環境且耐乾燥,葉片厚實有光澤。日本江戶時代被運到歐洲經過出色改良的品種群稱為洋繡球,並傳回日本。
山繡球花是生長在太平洋沿岸山區的種類,整體較為嬌小,葉子沒有光澤。江戶時代以後,培育出了多彩的花色、手鞠花型、重瓣花型等許多的園藝品種。花祭法會上供奉的甜茶,就是以變種的繡球花為原料。
此外,花朵是藍色的蝦夷繡球花,也是園藝品種的原種。
大自然的淘汰機制!枯萎的枝條會為新枝讓路
當繡球花的枝條在末端形成花序時,就會停止生長,然後長出側枝。每年重複這個過程,變得低矮而茂密。然而,如果反覆這種生長方式,枝條會變得擁擠,葉子也會重疊,不利於獲取光線。因此,繡球花會透過讓自己的枝條枯萎來解決這個問題。
枝條大約5至9年左右會枯萎,由健康生長的新枝取代。枝條的內部呈海綿狀,乾燥後會變得非常輕,是一種降低成本的一次性設計呢!
繡球花的變色魔法!土壤酸鹼度是決定花色的關鍵
繡球花在開花過程中會改變顏色。從花苞的綠色到白色,然後逐漸帶點藍色或紫色,到了兩性花開的時候會變成鮮豔的顏色。在接近開完花時,則會逐漸染上紅色。這種顏色變化,與呈現紅色、藍色和紫色的花青素特性有關。
接近開花時,花青素會被合成,使花朵變成藍色或紫色,但當接近開花結束時,細胞會隨老化而囤積酸性廢物,使得花青素和石蕊試紙一樣變成紅色。
花朵的顏色也會根據土壤的性質而改變。如果土壤是酸性的,它會變成藍色;如果是鹼性的,它就會變成紅色。這與石蕊試紙的結果恰恰相反呢!原因是土壤中含有鋁。
如果土壤呈酸性,鋁就會溶解而被根部吸收,並與花青素結合,導致性質發生變化而讓藍色增加。土壤呈鹼性,鋁就不會溶解,所以花色會接近紅色。土壤的性質若不均勻,即使是同一株,花色也會有微妙的變化。
日本風土孕育出來的繡球花,有著美麗出色的造型和千變萬化的花色,令世界各地的人為之著迷。
裝飾花呈重瓣型的「七段花」,是繡球花的品種之一。經西博爾德記載後,一直是只聞其名的夢幻之花,但在1959年於日本六甲山再次被發現。
- 本文摘自:《路邊的趣味植物學:從日常散步觀察植物的生存劇場》
- 出版社:麥浩斯出版
- 出版日期:202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