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和觀光客太多 英國湖區的保育論戰:「退出世界遺產會更好?」
英國的湖區(Lake District)擁有冰蝕谷地、綠茵草原、如鏡的湖泊,鄉居風情的房屋和羊群點綴其間,成了夢幻景點。繪本《彼得兔》作者波特小姐(Beatrix Potter)筆下恬然的牧場故事就來自湖區生活,添增浪漫與童趣。
然而,看似閒適的湖區並不平靜。保育學者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的頭銜導致過度觀光、牧羊業發展過當,對生態產生負面影響,撤掉世遺頭銜會更好。
羊群點綴綠草地上 鄉間情懷太過浪漫?
湖區在2017年成為世界遺產,自然景觀,傳統農牧業、人文風景,都是湖區不可缺少的環節。日前「世界遺產觀察」(World Heritage Watch)發表年度報告,其中一篇文章卻批,當年申請世遺時過度強調綿羊的重要性,忽略了傳統農牧業中的牛、羊、馬等牲畜,最終對生態造成傷害。
該文作者、英國保育人士和作家史考菲德(Lee Schofield)表示,67萬多頭綿羊占了湖區中型哺乳動物生物量(biomass)的九成,而野生哺乳動物僅占3%。綿羊太多會妨礙植被生長、減少生物多樣性、造成土壤壓實與侵蝕,導致「生態浩劫與經濟風險」。
史考菲德更在6月初寫信給UNESCO,他稱湖區以維護世界遺產之名,過度發展牧羊業來維持湖區「獨特之美」的表象,讓農民、環境、社會受害,應撤除湖區的世界遺產認定。
《衛報》採訪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RSPB)區域經理莫里斯(David Morris),他稱世遺名號已被濫用。協會負責管理當地的霍斯沃特(Haweswater),想從綿羊換成牛馬時,就遭民眾以世遺之名表示反對。
功與過:昔日救星 如今過度觀光
英國鄉間風情與彼得兔的魅力下,湖區成為英國觀光勝地,每年有1800萬人來訪,創造12億英鎊(約新台幣475億元)的觀光收入,提供約1萬8000個工作。撤銷世遺名號,觀光業將大受打擊。
《BBC》報導,湖區經營迷宮農場的沃茲沃斯(Hannah Wadsworth)擔心,若失去世遺帶來的遊客潮,她的觀光農場將生計難保。
史考菲德說,2001年湖區申請世遺之時,英國爆發口蹄疫,損失慘重,世遺對當地復甦功不可沒。但如今觀光過度,造成湖區最大、最受歡迎的溫德米爾湖(Windermere)水質惡化,進而影響生態。
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研究員洛伊德(Karen Lloyd)投書《衛報》,他說,湖區現在有1萬4000戶Airbnb民宿,當地房價高漲,當地人負擔不起住宿成本,又如何期待年輕人能留下來奮鬥?就連退休金不高的老人也可能必須離開。
業者反擊:牧羊3000年歷史
史考菲德的言論引爆論戰,全國綿羊協會(National Sheep Association)執行長史托克(Phil Stocker)在《衛報》反擊,他指牧羊業在湖區已有3000多年歷史,創造無數價值,生態學家卻意圖「終結牧羊業」。
史托克表示,牧羊業讓資金留在本地循環、創造就業機會並支撐鄉村社群。農民會不斷調適,以達成自然資源、文化遺產與活力、糧食安全,這才是保育的真意——「關注整體,而非單一面向」。
史考菲德繼續投書回應,澄清他從未呼籲「終結牧羊業」,而是盼大眾正視問題,理性對話。「多數人不了解世遺地位的負面影響,但對於從事生態工作的我們而言,這再清楚不過」。
他說,世遺名號已經影響了國家公園管理局的決策,用世遺視角來處理每個環節,不惜犧牲鄉村生計和自然環境,也要把牧羊業擺在第一優先。
參考資料
- Lee Schofield(2025年6月3日),Concerns about the Lake District World Heritage Site
- 衛報(2025年6月7日),Conservationists call for Lake District to lose Unesco world heritage status
- BBC(2025年6月11日),Plea to drop 'abused' Lake District heritage title
- 衛報(2025年6月12日),Sheep farming is integral to the Lake District’s heritage
- 衛報(2025年6月19日),Ending sheep farming in the Lake District is not our aim
- 衛報(2025年6月23日),Overtourism and housing crisis blight the Lake District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羊和觀光客太多 英國湖區的保育論戰:「退出世界遺產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