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干擾生理時鐘 研究:晝夜節律可能延後17分鐘

良好健康與福祉

即便沒有鬧鐘,每天也會在一樣的時間醒來,一樣的時間睡覺?生理時鐘維持生理功能的平衡,也影響睡眠。新研究顯示,塑膠會干擾生理時鐘,讓細胞的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延誤15~17分鐘。

這項研究僅在實驗室進行,尚未在動物或人體試驗,但塑膠充斥我們生活,科學家認為影響未明,需要留意。

生理時鐘失衡,可能擾亂荷爾蒙系統,也與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上升有關。 圖/Ron Lach/pexels
生理時鐘失衡,可能擾亂荷爾蒙系統,也與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上升有關。 圖/Ron Lach/pexels

人體有數個生理時鐘,主時鐘與週邊生理時鐘同步化,以維持睡眠週期、體溫、細胞週期、代謝、免疫等關鍵功能的平衡。生理時鐘會與太陽24小時的明暗循環同步化,產生晝夜節律。當節律失衡,睡眠障礙、糖尿病、免疫系統等疾病的風險也會上升。

聚氯乙烯(PVC)及聚氨酯(PUR或PU)是常見塑膠,用於製造兒童玩具、食品包裝到家具等各種生活產品。挪威科技大學(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研究團隊發現,PVC與PUR中的化合物會干擾腺苷受體(A1R),導致細胞的晝夜節律延誤15~17分鐘。

研究的共同作者、挪威科技大學研究員瓦格納(Martin Wagner)告訴《衛報》,理論上,這代表你會更晚睡、更晚起。「你可能會說只延長15分鐘沒什麼大不了」,然而,生理時鐘是精細的平衡,一點點的變動可能是重大改變,我們對它的影響仍不清楚。

這項研究4月刊登在《環境國際》(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研究使用的塑膠樣本分別取自醫療用餵食管與長跑運動用的水袋。前者是PVC材質,含1600多種化學物質;後者是PUR材質,含超過1萬種化學物質。研究在實驗室設備進行,而非人體試驗。

瓦格納說明,研究用的萃取物化學物質濃度高,一般人體細胞不太可能直接暴露於如此高的劑量,但這類塑膠化合物常見於食物包裝等,而且可能滲入食物與水,長期接觸是隱憂。若再加上其他環境干擾,可能會對健康造成潛在威脅。

參考資料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塑膠干擾生理時鐘 研究:晝夜節律可能延後17分鐘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用500℃的沙子儲熱 全球最大「沙電池」不須採礦還能減碳排

用500℃的沙子儲熱 全球最大「沙電池」不須採礦還能減碳排

塑膠干擾生理時鐘 研究:晝夜節律可能延後17分鐘

塑膠干擾生理時鐘 研究:晝夜節律可能延後17分鐘

光電多到要課稅? 澳洲「太陽稅」上路的意義與挑戰

光電多到要課稅? 澳洲「太陽稅」上路的意義與挑戰

從尼斯蔚藍海岸到基隆和平島 他們如何推動永續藍色旅遊?

從尼斯蔚藍海岸到基隆和平島 他們如何推動永續藍色旅遊?

最新文章

蟲蟲「搭便車」危機...日本金龜子首度入侵法國 潛在威脅超過400種植物

蟲蟲「搭便車」危機...日本金龜子首度入侵法國 潛在威脅超過400種植物

適樹生存不適樹淘汰!颱風反而提供契機 汰換不適地、不適種行道樹

適樹生存不適樹淘汰!颱風反而提供契機 汰換不適地、不適種行道樹

零撲殺修法已10年...收容所進多出少、動物之家反變「無期徒刑監獄」

零撲殺修法已10年...收容所進多出少、動物之家反變「無期徒刑監獄」

上次台東這次宜蘭?業者再提案蘭陽溪口蓋風機 緊鄰52甲濕地、水鳥保護區

上次台東這次宜蘭?業者再提案蘭陽溪口蓋風機 緊鄰52甲濕地、水鳥保護區

澎湖珊瑚浩劫!西吉嶼海底一片死寂 全被棘冠海星吸到白化

澎湖珊瑚浩劫!西吉嶼海底一片死寂 全被棘冠海星吸到白化

不只吹倒還吹斷!行道樹遇強風倒一片 凸顯樹穴、樹木養護問題

不只吹倒還吹斷!行道樹遇強風倒一片 凸顯樹穴、樹木養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