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鈷、鎳的電動車電池崛起 對雨林是「好消息」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電動車電池所使用的鈷、鎳主要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印尼,兩國的礦產長久以來涉及破壞森林、污染水源、人權等爭議。最新報告指出,磷酸鐵鋰(LFP)電池逐漸成為市場主流,鋰鎳錳鈷電池(NMC)需求下降。森林保育團體認為,鎳、鈷的需求降低,對森林來說是正面消息。

電動車電池需要多種關鍵礦物,而鎳、鈷礦的開採與冶煉涉及不少森林、環境與人權爭議。圖片僅供示意。 圖/Paul-Alain Hunt/unsplash
電動車電池需要多種關鍵礦物,而鎳、鈷礦的開採與冶煉涉及不少森林、環境與人權爭議。圖片僅供示意。 圖/Paul-Alain Hunt/unsplash

鈷與鎳逐漸退場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5月的《2025年全球關鍵礦產展望》(Global Critical Minerals Outlook 2025)報告,電動車近年轉向LFP電池,2020年占比不到10%,2024年已接近五成。

《氣候之家》(Climate Home News)報導,因為鈷、鎳價格高,而LFP電池的成本較低,安全性高,加上能源密集度持續提升而備受青睞。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與寧德時代就宣稱,新電池只要充電5分鐘就能跑400-520公里。

電池的礦產與製程大多有過度集中的問題。傳統的鎳電池裡,67%的鈷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63%的鎳來自印尼。歐洲森林倡議組織「蕨」(FERN)委託法國智庫與維也納大學進行研究發現,若全球都改用LFP電池,2050年森林砍伐面積可減少43%。

「這對全球森林是正面消息」,蕨的倡議專員傅尼耶(Perrine Fournier)表示,LFP電池主要材料是鐵,而鐵礦蘊藏地通常不在森林地區。

電動車電池採用LFP/LMFP電池(左圖淺綠色)的比例從2020年的10%升至近50%,以鎳為主的電池(左圖淺藍與深藍色則快速下降。 圖/IEA 2025年全球關鍵礦產展望(CC BY 4.0)
電動車電池採用LFP/LMFP電池(左圖淺綠色)的比例從2020年的10%升至近50%,以鎳為主的電池(左圖淺藍與深藍色則快速下降。 圖/IEA 2025年全球關鍵礦產展望(CC BY 4.0)

印尼鎳礦污染 村民喝污水度日

印尼是鎳生產大國,全球六成的鎳來自印尼,而Kawasi的鎳占了6%。奧比島(Obi)的Kawasi村原本依山傍海,泉水潔淨,可以生飲。但是,哈利達礦業集團(Harita Group)到此開採鎳礦,並開設冶煉廠後,河川受到污染,村民朱瑪迪(Nurhayati Jumadi)告訴《德國之聲》,泉水開始有異味,喝了會肚子痛,但他只能硬著頭皮喝。

哈利達對外宣稱水質合乎標準,但《德國之聲》取得文件卻顯示,公司內部知曉水的六價鉻(CR6)超標。哈利達2023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Kawasi卻是印尼貧窮率最高的地區之一,如今,有錢的人喝瓶裝水,沒錢的喝受污染的水。

德媒揭露印尼Kawasi村用水因鎳礦開採而遭污染。左:2015年,右:2025年。 圖/Google Earth
德媒揭露印尼Kawasi村用水因鎳礦開採而遭污染。左:2015年,右:2025年。 圖/Google Earth

DRC政府漠視污染 民眾被迫遷村

全球超過六成鈷儲量在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環境媒體《Mongabay》深入剛果的盧阿拉巴(Lualaba),這裡富含銅礦與鈷礦,是現代科技的關鍵礦產。但是,工廠數度將酸性廢水倒入河川,導致農作毀損,嬰兒生病,居民只能遷村遠離。

當地礦業由豐谷魯美(TFM)開發,中國企業洛陽鉬業集團(CMOC)擁有八成股份,剩下的兩成為國有礦業公司Gécamines持有。《Mongabay》指出,中資把持剛果70%的鈷礦產量,而Gécamines與高層關係密切,即便多方報告顯示污染嚴重,官方依舊漠視,村民得到的遷村賠償也不足以購買或建造新居。

在全球最大的鈷礦供應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其礦產開採涉及污染、遷村,還有童工、勞工剝削等爭議。 圖/IIED(CC BY 2.5)
在全球最大的鈷礦供應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其礦產開採涉及污染、遷村,還有童工、勞工剝削等爭議。 圖/IIED(CC BY 2.5)

參考資料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不含鈷、鎳的電動車電池崛起 對雨林是「好消息」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森林也有Internet 雲杉老樹在日食來臨前「通知」年輕樹

森林也有Internet 雲杉老樹在日食來臨前「通知」年輕樹

梵蒂岡擬建光電場 教宗良十四世延續綠色衣缽發布減碳目標

梵蒂岡擬建光電場 教宗良十四世延續綠色衣缽發布減碳目標

鸚鵡、吼猴和凱門鱷都吃 墨西哥豹貓面臨什麼危機?

鸚鵡、吼猴和凱門鱷都吃 墨西哥豹貓面臨什麼危機?

黑幫、網紅養獅子當寵物炫耀 助長泰國成繁殖買賣轉運站

黑幫、網紅養獅子當寵物炫耀 助長泰國成繁殖買賣轉運站

最新文章

海獺不只可愛 還是碳匯超人!靠「吃海膽」守護海帶森林、解決生態危機

海獺不只可愛 還是碳匯超人!靠「吃海膽」守護海帶森林、解決生態危機

森林也有Internet 雲杉老樹在日食來臨前「通知」年輕樹

森林也有Internet 雲杉老樹在日食來臨前「通知」年輕樹

群鷹滿天飛!赤腹鷹大軍過境墾丁 單日記錄超過15萬隻、創37年新高

群鷹滿天飛!赤腹鷹大軍過境墾丁 單日記錄超過15萬隻、創37年新高

溫室一夜瓦解、26億元災損...丹娜絲颱風吹出設施型農業的「制度漏洞」

溫室一夜瓦解、26億元災損...丹娜絲颱風吹出設施型農業的「制度漏洞」

敬畏自然變破壞自然?始祖鳥攜手煙火大師「炸喜馬拉雅山」 民眾痛批偽善

敬畏自然變破壞自然?始祖鳥攜手煙火大師「炸喜馬拉雅山」 民眾痛批偽善

驚!台江國家公園防路殺、護蟹有成 卻見蟹屍遭BB彈射擊

驚!台江國家公園防路殺、護蟹有成 卻見蟹屍遭BB彈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