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禁令失靈 法國最大濕地1/8水鳥誤食狩獵鉛彈丸

陸地生物

研究指出,法國最大濕地卡馬格(Camague)的水鳥,可能有高達1/8都受到鉛彈的毒害。雖然法國已於20年前禁止濕地與周圍30公尺使用鉛彈,但執法不彰,鉛中毒仍威脅水鳥、猛禽與人類健康。

法國最大的濕地卡馬格沼澤是數百萬隻鳥類的重要棲地,雖然法國禁止在濕地使用含鉛彈殼,但成效不彰。 圖/David Torres/iNaturalist(CC BY-NC 4.0)
法國最大的濕地卡馬格沼澤是數百萬隻鳥類的重要棲地,雖然法國禁止在濕地使用含鉛彈殼,但成效不彰。 圖/David Torres/iNaturalist(CC BY-NC 4.0)

禁令不彰 1/8野鳥鉛中毒

法國使用鉛彈數百年,常用於狩獵、漁獵或射擊運動。每個鉛彈內含有200~400顆小彈丸,發射後散在環境中。鳥類沒有牙齒,牠們靠胃來研磨食物,稱為砂囊(Gizzard)。有些水鳥習慣吞食小石頭以助消化,因而誤吞鉛彈丸,導致中毒死亡。

為保護水鳥,法國自2006年禁止在濕地與週圍使用鉛彈。但是,法國最大濕地——隆河三角洲的卡馬格濕地,水鳥仍持續受到鉛污染。

法國地中海濕地研究中心Tour du Valat的主任貝雪(Arnaud Béchet)等人針對禁令實施前後展開長期追蹤,分析了1998年至2017年間該地區捕獲到的13種鳥、共2187隻水鳥的砂囊。

研究顯示,卡馬格濕地有高達1/8的水鳥曾誤食鉛彈,即便是實施禁令後,水鳥砂囊內的鉛彈數量也未隨時間減少。綠頭鴨(mallard)、尖尾鴨(Northern Pintail)等鳥種更為嚴重,近1/4曾經誤食。

貝雪表示,Tour du Valat研究鉛彈的危害近60年,發現對卡馬格濕地的鳥類而言,2006年禁令對減少鉛污染幾乎沒有成效,實在很灰心。

綠頭鴨等水鳥會將含鉛小彈丸誤當為石頭吃下,以助消化,導致水鳥鉛中毒,引發食物鏈危機。 圖/lemurtaquin/iNaturalist(CC BY-NC 4.0)
綠頭鴨等水鳥會將含鉛小彈丸誤當為石頭吃下,以助消化,導致水鳥鉛中毒,引發食物鏈危機。 圖/lemurtaquin/iNaturalist(CC BY-NC 4.0)

為助消化 野鳥誤食百顆鉛彈丸

「我們曾在一隻綠頭鴨的砂囊中發現了100多顆彈丸」,Tour du Valat研究員奧利維耶(Anthony Olivier)說,砂囊中一顆鉛彈就會讓鴨子死亡率逐年上升20%。

研究人員在2008年至2019年間調查搜集卡馬格公共道路上掉落的霰彈槍彈殼,發現2008年90%的彈殼是鉛彈,2019年下降至50%。代表即使禁令實施多年,鉛彈仍很常見。

貝雪指出:「不僅中毒的鳥會死,食腐鳥類吃掉牠們也會中毒,整個食物鏈都受到鉛中毒的危害。」

根據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每年約有4.4萬公噸的鉛金屬散佈到歐盟,導致1.35億隻鳥類可能吞食鉛彈,另外約有1400萬隻鳥類則是吃下中毒鳥類的屍體而遭受毒害。

鳥類砂囊中只要有一顆鉛彈,就會讓死亡率逐年上升20%,而研究人員竟曾在一隻綠頭鴨的砂囊中發現100多顆彈丸。圖為霰彈槍的彈殼。 圖/pxhere(CC0)
鳥類砂囊中只要有一顆鉛彈,就會讓死亡率逐年上升20%,而研究人員竟曾在一隻綠頭鴨的砂囊中發現100多顆彈丸。圖為霰彈槍的彈殼。 圖/pxhere(CC0)

陸地狩獵未納管成漏洞

2023年2月15日起,歐盟27個成員國與列支敦士登、冰島和挪威全面禁止在濕地及周遭使用鉛彈,以保護野生動物,特別是禿鷲等食腐鳥類。鉛彈也對人類健康形成風險。吃下鉛中毒的野鳥可能對兒童的神經發展、成人的心血管系統和腎功能造成傷害。

Tour du Valat研究中心指出,現在已有鉛彈的替代品。鋼彈在30公尺內的威力可與鉛彈相當,但很多獵人仍不願改變使用習慣。此外,法國僅禁止在濕地使用鉛彈,陸地狩獵還是能使用鉛彈,成為執法破口。必須仿效丹麥,全面禁用鉛彈,才能真正保護環境。

參考資料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20年禁令失靈 法國最大濕地1/8水鳥誤食狩獵鉛彈丸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7月24日起地球超載 透支自然資源如何還?

7月24日起地球超載 透支自然資源如何還?

不賣牛奶賣你「牛的抱抱」 英牧場用療癒經濟渡過氣候危機

不賣牛奶賣你「牛的抱抱」 英牧場用療癒經濟渡過氣候危機

吃蘋果還要摳貼紙好煩?民眾支持但澳洲水果貼紙禁令仍卡關

吃蘋果還要摳貼紙好煩?民眾支持但澳洲水果貼紙禁令仍卡關

鯊魚越來越小?錘頭鯊會列下一個禁捕名單?跟著專家徐華遜逛漁港找答案

鯊魚越來越小?錘頭鯊會列下一個禁捕名單?跟著專家徐華遜逛漁港找答案

最新文章

真的「綠茶園」?阿里山推茶園減用農藥 保護全台不到2000隻的山麻雀

真的「綠茶園」?阿里山推茶園減用農藥 保護全台不到2000隻的山麻雀

台灣首例!屏東後灣「以地易地」保陸蟹棲地 生態外交、地方創生共好

台灣首例!屏東後灣「以地易地」保陸蟹棲地 生態外交、地方創生共好

山屋也要電力自主化!玉山瓦拉米山屋太陽能升級 惡劣天氣也能供電10天

山屋也要電力自主化!玉山瓦拉米山屋太陽能升級 惡劣天氣也能供電10天

找回河川生命力!打除水泥改砌石 南投野溪復育工程獲雙金肯定

找回河川生命力!打除水泥改砌石 南投野溪復育工程獲雙金肯定

沒有真菌就沒有生命!IUCN首次將超過千種真菌列入瀕危 揭示「看不見的危機」

沒有真菌就沒有生命!IUCN首次將超過千種真菌列入瀕危 揭示「看不見的危機」

7月24日起地球超載 透支自然資源如何還?

7月24日起地球超載 透支自然資源如何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