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賀鄉土美味恐成絕響 IUCN將九州大彈塗魚列為「易危」

水下生物

彈塗魚泥灘上的彈跳冠軍,也是日本佐賀縣有明海沿海地帶,餐桌上的「夏季限定珍味」。炭火一烤、甜鹹交融,令老饕回味無窮,如今卻踏上滅絕之路。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3月公布受脅物種紅皮書(The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日本九州有明海泥灘地的大彈塗魚(ムツゴロウ;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首度上榜,列為「易危級」(VU)。

日本佐賀東與賀(Higashiyoka)海岸的大彈塗魚。 圖/Pekachu(CC BY-SA 4.0)
日本佐賀東與賀(Higashiyoka)海岸的大彈塗魚。 圖/Pekachu(CC BY-SA 4.0)

填海造陸毀棲地 數量驟減三成

大彈塗魚屬鰕虎科,有一對凸出的眼睛,十分可愛。水陸兩棲的彈塗魚在水中可以用鰓呼吸,在泥灘地則靠濕潤的皮膚交換氣體,能爬樹,也會在泥灘上跳來跳去。台灣的河口區淺灘及紅樹林常看見彈塗魚。中國、韓國等地也有彈塗魚,但受到棲地減少影響,生存的風險持續上升。

大彈塗魚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包括台灣、中國、日本、韓國等沿海。台灣則多見於北部及西部沙地沿岸。 圖/Totti/WikiCommon(CC BY-SA 4.0)
大彈塗魚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包括台灣、中國、日本、韓國等沿海。台灣則多見於北部及西部沙地沿岸。 圖/Totti/WikiCommon(CC BY-SA 4.0)

《朝日新聞》報導,IUCN的評估涵蓋全球約16萬9000種物種,最新報告發現約4萬7000種物種正面臨滅絕風險。

九州的大彈塗魚名列其中的主因是泥灘棲地減少、過度捕撈及海岸開發。據估計,大彈塗魚的數量比起15年前已減少30%以上。

《佐賀新聞》報導,大彈塗魚在日本最大的棲地是介於佐賀縣與長崎縣的交界的諫早灣。諫早灣的大規模圍墾開發工程(名為諫早湾干拓事業),導致大片的泥灘地消失。日本環境省已將大彈塗魚列為「絕滅危機IB類」,代表大彈塗魚可能很快就會在野外滅絕。

地方限定美食 夏季限定珍饈

農林水產省,佐賀縣有明海地區以潮差高達6公尺、退潮時會出現大片泥灘而聞名。這裡有許多獨特且珍稀的魚貝類,其中又以大彈塗魚最具代表性。

在日本的有明海沿岸,大彈塗魚通常在每年5月至7月進入繁殖季,雄魚會持續地跳躍求偶,吸引大批攝影迷前來拍照。盛產期為每年5月至8月,當地漁民使用稱為「彈塗魚鉤釣法」(むつかけ漁)的傳統方式捕捉大彈塗魚。

當地最經典的吃法是「蒲燒彈塗魚」:將活魚炭烤後,加入砂糖、醬油與酒等甜鹹醬汁燉煮。新鮮的大彈塗魚還可以做生魚片或加入味噌湯,甚至做成彈塗魚壽司。當地的魚貨店「夜明茶屋」(Yoake Jaya)還推出加入彈塗魚粉的泡麵,廣受喜愛。

蒲燒彈塗魚是當地最經典的吃法,炭火烤後再加入砂糖、醬油與酒等醬汁燉煮入味。 圖/日本農林水產省
蒲燒彈塗魚是當地最經典的吃法,炭火烤後再加入砂糖、醬油與酒等醬汁燉煮入味。 圖/日本農林水產省

隨著日本大彈塗魚逐年下降,這些料理也越來越稀有,佐賀獨特的地方風味可能面臨消失的風險。或許,最後只會剩下類似章魚燒,卻有可愛彈塗魚外型的「彈塗魚燒」讓大家懷念了。

參考資料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佐賀鄉土美味恐成絕響 IUCN將九州大彈塗魚列為「易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森林也有Internet 雲杉老樹在日食來臨前「通知」年輕樹

森林也有Internet 雲杉老樹在日食來臨前「通知」年輕樹

梵蒂岡擬建光電場 教宗良十四世延續綠色衣缽發布減碳目標

梵蒂岡擬建光電場 教宗良十四世延續綠色衣缽發布減碳目標

鸚鵡、吼猴和凱門鱷都吃 墨西哥豹貓面臨什麼危機?

鸚鵡、吼猴和凱門鱷都吃 墨西哥豹貓面臨什麼危機?

黑幫、網紅養獅子當寵物炫耀 助長泰國成繁殖買賣轉運站

黑幫、網紅養獅子當寵物炫耀 助長泰國成繁殖買賣轉運站

最新文章

黑猩猩研究先驅殞落...保育巨人「珍古德」博士辭世 享壽91歲

黑猩猩研究先驅殞落...保育巨人「珍古德」博士辭世 享壽91歲

台灣瀕危「魚池琴蛙」的人工產房在這!2年來成功繁殖超過2000隻

台灣瀕危「魚池琴蛙」的人工產房在這!2年來成功繁殖超過2000隻

科幻成真?科學家打破基因編輯讓植物變「路燈」 充光數分鐘、發亮2小時

科幻成真?科學家打破基因編輯讓植物變「路燈」 充光數分鐘、發亮2小時

農業不只是種田!綠保農法如何從土壤出發 打造永續解方?

農業不只是種田!綠保農法如何從土壤出發 打造永續解方?

海獺不只可愛 還是碳匯超人!靠「吃海膽」守護海帶森林、解決生態危機

海獺不只可愛 還是碳匯超人!靠「吃海膽」守護海帶森林、解決生態危機

森林也有Internet 雲杉老樹在日食來臨前「通知」年輕樹

森林也有Internet 雲杉老樹在日食來臨前「通知」年輕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