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家族大逃難...嘉義生態池颱風後又遭人禍 池水乾涸、魚龜全消失
百年歷史嘉義樹木園歷經7月丹娜絲颱風重創,雖於9月22日重新開放,至今仍可見大量倒木與斷枝未清理,生態池因誤挖供水電纜導致乾涸,原棲息魚群與烏龜全數消失,民眾發現烏龜家族逃往園區下方溪流避難,期盼生態池早日修復,讓烏龜家族回家。
封園前,生態池魚龜繁多,甚至出現錦鯉,斑龜為台灣常見寵物龜,雖非保育類,但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中列為極危物種。生態池乾涸前有4種類型:「沉水植物」水蘊草、苦草等;「挺水植物」香蒲、荷花等;「浮葉植物」睡蓮、台灣萍蓬草等;「漂浮植物」布袋蓮、大萍等。
林業試驗所嘉義研究中心表示,園內268棵樹木倒伏、181棵折斷、超過3000枝斷枝。為保留枯木供生態再利用,清理作業較慢。生態池乾涸非風災所致,而是施工誤挖電纜造成水源中斷,目前正搶修,待供水恢復後將重現生機。
民眾懷疑有人放生,研究中心說,魚群多為上游魚卵自然繁殖,並非放生行為,保育人士過去發現小溪有蜈蚣籠陷阱,多隻烏龜被困,嘉義研究中心加強巡溪,清除捕龜陷阱,呼籲民眾勿放生或棄養。若發現違法濫捕行為,將依野生動物保育法查處。
嘉義樹木園建於1907年,占地9.4公頃,是「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基地及嘉市重要綠地,每年吸引百萬人次造訪。研究中心提醒,園內部分樹木仍脆弱,遊客入園應注意枯枝與傾倒風險,共同守護嘉義的綠色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