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受威脅植物將近1千種!生多所3年救援、收容182種 減緩物種消失

陸地生物

生多所進行植物救援心唇金釵蘭安置於原棲地附近大樹上。 圖/生多所提供
生多所進行植物救援心唇金釵蘭安置於原棲地附近大樹上。 圖/生多所提供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為拯救生存受威脅的野生植物,在野地進行野生植物救援後,將不能立即安置於原生地的個體收容於生多所不同海拔的研究中心,以待再野放回原生地,希望透過收容個體繁殖保存其遺傳多樣性,讓這些物種持續在當地生存繁衍;這也是我國轉為進行主動救援及復育等積極行動的開端。

生多所表示,我國「2017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評定受脅等級易危以上的維管束植物將近1000種,占全部原生維管束植物的1/4;近年執行受脅植物物種調查監測資料顯示,至少有8成受脅物種的族群數量持續減少,並有多個物種的族群已消失。

生多所指出,野生物是世界各國珍貴的資產,消失後不會再回來,或是需要經過百萬年的演化才有可能恢復,野生物復育最終目的是原生地的族群能自然繁衍,維繫其族群的動態平衡,透過救援收容機制可以避免落入族群重建的困境,因此當開發或災害造成對野外植物破壞時,藉由建立救援與收容機制,可緩解野生族群的壓力,讓該物種族群可以持續在當地生存繁衍。

生多所指出,野生動物有專法及經費支持救援行動,而野生植物常因棲地開發、環境破壞、颱風暴雨侵襲、崩塌滑落、樹木砍伐、農藥除草劑的施用及人為採摘等因素造成無法估計的損傷,因此生多所從黑熊的救援發想出野生植物救援及收容計畫,野生物復育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且需要花費較多的資源。

生多所說,生多所植物復育團隊於2022年國土生態綠色網絡計畫中開始進行野生植物救援及收容,3年來與許多熱愛植物、登山人士及聽聞並認同這個想法的民眾救援了182物種,其中含括20幾種極危(CR)及瀕危(EN)的物種,同時也進行部分瀕絕物種的有性繁殖工作,每一次的救援都可有效減緩物種未來需要花費更多資源進入復育行動程序。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闢謠!烏山頭水庫浮力光電「使用清水清洗」 清潔劑濃度遠低法定標準

闢謠!烏山頭水庫浮力光電「使用清水清洗」 清潔劑濃度遠低法定標準

最新文章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