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廢棄鹽灘!高雄市愛種樹協會綠行動 打造海岸生物庇護所
近年來隨著全球暖化日趨嚴重,世界各地皆積極減少碳排,將「淨零減碳」設為重點目標,而樹木作為珍貴的綠色資源,能透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森林、雨林等更是許多生物賴以生存的重要棲地。2024年,聯合報系...
學生自造獨木舟、蜜蜂旅館 苗栗大山國小成第一所永久綠旗學校
苗栗縣後龍鎮大山國小在師生及家長合作努力下,歷經8年終於在今年取得「台美生態學校」第4面綠旗,成為全國正規教育學校中第一所永久綠旗學校,也立下苗栗縣環境教育的一座新里程碑。縣府指出,校方將台美生態學...
紅斑蛇熱到躲竹筒泡水降溫? 溪頭自然教育園區揭密:想吃大餐
夏季高溫炎熱,不少民眾會上山避暑踏青,南投溪頭自然教育園區也為因應暑假,推出夜觀生態體驗,近期夜觀團意外發現,紅斑蛇溜進竹筒裡泡水,彷彿在消暑降溫。溪頭園區解釋,其實是紅斑蛇應該是想吃大餐,因竹筒可...
淺山平原棲地破碎、物種庇護不足 林華慶:保育應跳脫圈地保護
2022年12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屆締約方大會通過「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Kunming-Montreal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呼應...
全球最乾燥沙漠開整片紫色花海 相隔9年再現冬季奇景
智利阿塔卡瑪沙漠(Atacama desert)是全球最乾燥沙漠,在南半球的嚴冬中,由於提早降雨導致沙丘上的花朵齊綻,紫花、白花交錯,形成「會開花的沙漠」奇景。上一次阿塔卡瑪沙漠提早在冬季開花是在2...
歐盟通過「自然復原法」-修復土地與海,2030前再種30億棵樹
歐盟環境部長會議今通過「自然復原法」,規定2030年前須復原至少20%歐盟境內狀況差的土地和海洋,以維護生物多樣性。這項法案因農民反對而在歐盟大選前被擱置。據歐洲聯盟部長理事會(Council of...
未來建築不只給人住!牆壁鑿洞、頂樓加蓋,邀小生物入住當鄰居
人類從大自然裡走出來,用自己的雙手建造一座座的城市,成為自己的棲息地,但卻讓一樣生活在同一個空間的生物,失去他們的家。有生物學家與建築師、景觀師聯手,盼透過建築的創新設計,讓人類與其他生物共存在城市...
澎湖海草復育有成!面積增50倍 盼達到抵換碳匯目的
全球消失海草面積達30%且持續遞減,農業部水產試驗所2014年起於澎湖種植60平方公尺海草,迄今移植海草已增長近50倍,並協助澎湖縣政府劃設台灣首次以復育海草為目的的保護區。水試所表示,將於3月1日...
聯合國首份遷徙物種報告:五分之一有滅絕危險、最嚴重是魚類
陸地、海洋和天空,每年上億隻的動物為了食物、繁衍而遷徙。旅途危機重重,有時因棲地消失而必須飛更遠,有時被漁網纏繞或遭獵殺。聯合國12日發布第一份全面性的遷徙動物報告指出,近一半的遷徙動物正面臨族群量...
《2023永續發展報告》:所有SDGs嚴重偏離軌道
今(2023)年正值《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的中點,然而根據SDSN發佈的報告顯示,所有的SDGs嚴重偏離軌道──依照目前進展,估計僅有18%的SDGs細項目標會達成。此篇文章擷取了報告的五大重點...
麵包啤酒不可或缺!台灣釀酒酵母菌 多樣性世界最高
臺灣野生釀酒酵母多樣性研究釀酒酵母,一種被人類廣泛利用的微生物,釀酒、做麵包都會用到,此外也被大量用於科學研究。可以說不論在食品或學術上,釀酒酵母早已進入你我的生活。然而,釀酒酵母除了人類常用菌株(...
為下一代護生態!葉斯澍創「和平濕地生態農場」、怪手下搶救埤塘
走進位於桃園楊梅和平路的「和平濕地生態農場」,可以見到大大小小約莫 50 個生態池。經過多道生態池的處理,農場內的生活廢水、農場外的工業汙水成了可以灌溉作物和飼養魚類的淨水。農場創辦人葉斯澍從小就喜...
和可可醫生一起助農民、護環境!「可可追溯計畫」是什麼?
近年永續環保意識越來越強烈,不只有公平貿易咖啡,同樣生產在熱帶的可可,其實也有創造農民、業者、消費者、友善環境多贏的「可可追溯計畫」在全球多個國家推行中。此次實際走訪可可追溯計畫的發源地越南,一探當...
30X30民間保護區 可行嗎?|用群眾力量來守護環境
30X30是什麼意思?這裡說的是,2022年底,在加拿大舉行的第十五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會議(CBD COP15)。會中決議,各國的陸域、水域面積,要在2030年,至少各達到30%,被有效保...
正視頭號外來種威脅 澳洲草擬野貓管理十年計畫
研究指出,澳洲每天有近600萬隻原生種野生動物被野貓殺死。為降低衝擊,澳洲聯邦環境部本月發布野貓管理計畫草案,首重於保護受野貓威脅最大的物種,讓他們免於滅絕。計畫為期十年,前五年預估投入6000萬澳...
光電選址如何把關生態 學者籲考量地景降低衝擊
光電場與生態保育爭議不斷,地球公民基金會 8 月 24 日舉行「地面光電發展需要的生態資訊與保育機制」座談會,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組長林瑞興表示,目前審查機制並未強制業者處理生態課題;曾參與苗栗小...
世界襲產消失中-從6案例看濫砍、內戰造成的危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7月底建議將義大利威尼斯列入「瀕危世界襲產名單」,呼籲加強保護水都風采,以免因產業開發和密集觀光業的摧殘而從此傾頹。全球目前被列入「瀕危名單」的世界襲產共55個,本篇...
歷經20年談判 聯合國通過首個保護公海的國際條約
全球近2/3的海洋是公海,因不隸屬任何國家,常受到不當開發與利用。歷經近20年的談判,聯合國(UN)於今年6月終於通過全球第一個保護公海的國際協定。目前僅1%的公海受到保護。公海條約(High Se...
纏繞成鯨魚第二大死因 美研發「無繩」捕龍蝦漁具
2022年9月,美國水族館的科學家發現北大西洋露脊鯨(North Atlantic Right Whales)「雪錐」(Snow Cone)第五次被漁具纏繞,實際次數可能更多。她拖著重重的漁具,狀態...
城市再野化-6個案例,把大自然重新進入城市裡
在荷蘭烏特勒支,公車站屋頂上種滿苔蘚,以幫助蜜蜂生存。在印度德里,好幾座生物多樣性公園正讓城市中的小型熱帶雨林逐漸恢復,成為野豬、鹿,甚至是豹的家。而在中國的海口市,一條受汙染的河流不再受到混凝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