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樹竟可減壓?「森林療癒」刺激杏仁核 創造幸福感

近年各地掀起抱樹風潮,透過擁抱樹木達到自我療癒的效果。 圖/美聯社、法新社
近年各地掀起抱樹風潮,透過擁抱樹木達到自我療癒的效果。 圖/美聯社、法新社

日前有媒體報導,中國的中老年人流行到公園「抱樹」,藉此對抗焦慮、療癒身心。事實上,整個國際社會近年確實吹起了一陣抱樹之風,利用樹木本身作為媒介,從外觀、觸感、氣味,乃至於周遭環境所共同營造出的整體氛圍,引導抱樹者的狀態從躁動轉化為平靜,進而達到自我療癒的效果。

無法擁抱愛人就抱樹!走出戶外感受大自然的療癒魔力

抱樹行為的起源已不可考,但這種特殊的自我療癒方法在2020年左右開始被越來越多人知道。當時全球各地陸續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整個世界都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維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成為每個人不得不遵守的規定。

為此,冰島的國家森林管理處拍攝了許多森林護管員(巡山員)抱樹的心得影片,並開始向大家提倡「不能擁抱愛人,那就來抱樹吧」,藉由Twitter、Instagram等社群軟體以及各國報章雜誌的分享,「抱樹」儼然成為現代人追求自我療癒的新潮流。

德國的普朗克研究院曾在《Scientific Reports》 期刊中發表一篇報告,指出「相較於住在都市的人,住在靠近森林、自然環境的人更容易產生幸福感,也比較不容易累積壓力」,雖然人類的心理健康與自然環境間的關係究竟為何,尚無更進一步的研究結果,但這股親近大自然的風潮已逐漸成為了「森林療癒(Forest Therapy)」體系中的一部分。

「森林療癒」源自於日本,可以簡單定義為應用森林環境以增進個人健康的自然療法或環境療法,其概念為透過與森林、樹木的近距離接觸,來刺激大腦中主導情緒產生的杏仁核(Amygdala),並藉此維持或產生對事物的正向反應。而台灣擁有極為豐富的森林資源,為了讓這些資源能妥善被運用,林業署與台灣森林保健學會合作推動了「森林療癒師認證培訓平臺」,相信未來「森林療癒」會更為人所接受。

抱樹紓壓不是萬靈丹,心理師: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

諮商心理師潘宣露表示,抱樹可以作為穩定情緒或者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但若在尋求自我療癒的過程中遇到瓶頸時,仍應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確實,在「抱樹」的當下,無論是帶著高興或者悲傷的心情,我們可以都在這段時間裡有一個自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並且試著藉由這個行為達到放鬆、探索自我等目的。

也許現階段將抱樹或者森林療癒稱為一種治療方法,有些言之過早,但如果對於「抱樹」的功效感到好奇的話,不妨先走出戶外,尋找一棵能帶給自己舒適感的大樹,透過擁抱大樹所感受到的安心感及包容力,試著撫慰、療癒自己疲倦的身心靈吧!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明年上路!換照年齡下修至70歲 交通部公布駕照管理3修法方向

明年上路!換照年齡下修至70歲 交通部公布駕照管理3修法方向

擴充長照服務量能 富宇建設再捐救護車、復康巴士

擴充長照服務量能 富宇建設再捐救護車、復康巴士

德國核能立場大轉彎!考量能源、國防放棄反核 與法國站成同一陣線

德國核能立場大轉彎!考量能源、國防放棄反核 與法國站成同一陣線

新北雙溪河不准游!東北角管理處僅開放遊憩活動 「開水聯盟」游泳抗議

新北雙溪河不准游!東北角管理處僅開放遊憩活動 「開水聯盟」游泳抗議

最新文章

警訊!金門4月鯨豚連5起擱淺 數量異常高 原因則待釐清

警訊!金門4月鯨豚連5起擱淺 數量異常高 原因則待釐清

最美海草床!台江流域再發現瀕危物種「貝克氏鹽草」 初估約有0.42公頃

最美海草床!台江流域再發現瀕危物種「貝克氏鹽草」 初估約有0.42公頃

青農眼看良田起大厝!《國土法》再延6年 台灣農地等得起嗎?

青農眼看良田起大厝!《國土法》再延6年 台灣農地等得起嗎?

獨步全球!生多所引導設施讓綠島陸蟹安全過馬路 登國際知名期刊

獨步全球!生多所引導設施讓綠島陸蟹安全過馬路 登國際知名期刊

祖傳求生本能失效!是什麼讓飛蛾、蜉蝣一步步走進「演化陷阱」?

祖傳求生本能失效!是什麼讓飛蛾、蜉蝣一步步走進「演化陷阱」?

壽命超長,幾乎不得癌症!醜醜「裸鼴鼠」的抗老祕訣是什麼?

壽命超長,幾乎不得癌症!醜醜「裸鼴鼠」的抗老祕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