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種「永續海洋」-珊瑚媽媽陳映伶,幫珊瑚找家

原本就熱愛海洋活動的陳映伶,多年前首次挑戰潛水時,就對眼前所見的海底美景為之驚嘆。 圖/吳欣穎攝影
原本就熱愛海洋活動的陳映伶,多年前首次挑戰潛水時,就對眼前所見的海底美景為之驚嘆。 圖/吳欣穎攝影

「我相信,所有的生命都是建構在可永續生存的基礎上。」現任「臺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祕書長的陳映伶說。近年來,她為了守護海洋,同時身兼多項海洋保育工作,凡事親力親為,終於復育了珊瑚及海洋生物,朝她「讓海洋生態永續發展」的心願邁進。

原本就熱愛海洋活動的陳映伶,多年前首次挑戰潛水時,就對眼前所見的海底美景為之驚嘆,但當時教練卻對她說,「二十年前的海底比現在更美。」從那一刻起,陳映伶就立志要為海洋盡一份心力,還原教練記憶中的那個「美麗海底」。

珊瑚,是孕育海底生物的重要關鍵

身為全職媽媽的陳映伶,先是成為基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的志工,在博物館的專業人員身上習得了豐富的海洋生態知識,更讓她理解珊瑚之於海洋復育的重要性。她說,「珊瑚能夠在海裡形成陸地,也就是珊瑚礁,讓魚群和海洋生物在其中棲息、活動,所以重現海洋生態之美的第一步就是培育珊瑚。」

於是,陳映伶開始四處尋找適合復育珊瑚的地點,終於在2013年,她有機會前往新北市貢寮區一處廢棄多年的九孔池進行海洋教育,幾經考察後發現,九孔池中珊瑚密布,有各種不同的魚群優游,也有許多海底生物寄居,正好就是個完整的海地生態圈。

珊瑚能夠在海裡形成陸地,也就是珊瑚礁,讓魚群和海洋生物在其中棲息、活動,所以重現海洋生態之美的第一步就是培育珊瑚。 圖/吳欣穎攝影
珊瑚能夠在海裡形成陸地,也就是珊瑚礁,讓魚群和海洋生物在其中棲息、活動,所以重現海洋生態之美的第一步就是培育珊瑚。 圖/吳欣穎攝影

回憶起當時所見景象,陳映伶說,「九孔池就像一個迷你海洋,平常在海裡都不見得能夠看到這麼美、這麼完整的珊瑚生態。」

與這樣珍貴的海底美景相遇,就像如獲至寶,陳映伶立即請海科館的專家到九孔池進行觀察,並將珊瑚搬運至海科館繼續培育,但因為該處的珊瑚實在太多,搬都搬不完˙,也讓她重新思考「是不是有可能找到一座九孔池,直接在池中栽培珊瑚,再將珊瑚野放回受汙染的大海的可能?」

被嘲笑的夢想,愈有被實現的價值

想清楚要這麼做後,執行力過人的陳映伶,即開始尋找可租借的九孔池,但卻常被取笑,「九孔池是用來養殖九孔的,怎麼可能培育珊瑚?」幸好有家人、志工、潛水教練、海科館的老師的鼓勵,讓她繼續堅持下去。

除了繼續尋找可租借的九孔池,同時,陳映伶也以「給我一口九孔池」的企劃申請「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最後終於順利通過申請,而她也在2015年遇到一位願意出租位於貢寮龍洞灣九孔池的阿伯,甚至成立了「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與協會成員、教練和專家一同合作,開啟了她在九孔池中復育珊瑚的人生。

然而,有了資源只是第一步,著手進行改造才是真正的開始。

為了重整九孔池,必須先清除池中的淤泥,去除預防九孔傳染病藥物的成分,才能將珊瑚苗一支一支綁上鐵網。 圖/吳欣穎攝影
為了重整九孔池,必須先清除池中的淤泥,去除預防九孔傳染病藥物的成分,才能將珊瑚苗一支一支綁上鐵網。 圖/吳欣穎攝影

就像守護自己的孩子一般,繼續研發各種更堅固的栽培方式,種下的珊瑚苗開始慢慢在池中茁壯。 圖/吳欣穎攝影
就像守護自己的孩子一般,繼續研發各種更堅固的栽培方式,種下的珊瑚苗開始慢慢在池中茁壯。 圖/吳欣穎攝影

為了重整九孔池,必須先清除池中的淤泥,去除預防九孔傳染病藥物的成分,才能將珊瑚苗一支一支綁上鐵網。但一切並非從此一帆風順,就在2015年夏天,九孔池遭多次強颱襲擊,導致海底垃圾大量灌入,原本種植的珊瑚苗都被破壞。

即便頻遭天災,陳映伶與協會的夥伴依舊沒放棄,就像守護自己的孩子一般,繼續研發各種更堅固的栽培方式,終於逐漸撐過強風駭浪,種下的珊瑚苗開始慢慢在池中茁壯。「我不會太在意過程中遇到的挫折,我相信只要是做對的事,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意志堅定的陳映伶這麼說。

路要繼續走下去,推珊瑚復育產業化

「我們大量掠奪海洋資源,還大量傾倒廢棄物到海中,珊瑚礁不會一夕長成,被人類汙染的海洋也不會馬上復原,又因為問題深藏在海裡,很少人會關注海面下的危機,總是視而不見。」陳映伶說,相較他國,台灣的海洋教育起步則晚了近二十年,代表台灣人對海洋還是很陌生。

陳映伶感嘆地說,珊瑚要經過幾百萬年成長,問題不只是保育那麼簡單,還關係到海洋教育的問題,復育珊瑚這件事,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陳映伶感嘆地說,珊瑚要經過幾百萬年成長,問題不只是保育那麼簡單,還關係到海洋教育的問題,復育珊瑚這件事,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圖/吳欣穎攝影
陳映伶感嘆地說,珊瑚要經過幾百萬年成長,問題不只是保育那麼簡單,還關係到海洋教育的問題,復育珊瑚這件事,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圖/吳欣穎攝影

為了活化漁港,陳映伶的「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終於有機會和新北市農業局合作,在漁港港灣內進行珊瑚復育 圖/吳欣穎攝影
為了活化漁港,陳映伶的「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終於有機會和新北市農業局合作,在漁港港灣內進行珊瑚復育 圖/吳欣穎攝影

她說,未來希望能擴大復育珊瑚的規模,並成立海洋教育中心,雙管齊下,推動珊瑚復育產業化。

無獨有偶,就在今年九月,位在新北市貢寮區、港型完整的和美漁港,因建港後少有使用,為了活化漁港,陳映伶的「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終於有機會和新北市農業局合作,在漁港港灣內進行珊瑚復育,附近的和美國小也正在重整,未來將有機會成為協會活動的工作空間。

珊瑚復育路遙長,對自己為海洋所付出的努力和點滴成果,樂觀又積極的陳映伶說,「一開始也沒想到會就這樣走這麼多年,過程只知道專心把每件事好好完成」她的故事,也許正驗證了皇天不負苦心人,而機會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延伸閱讀

>>「海洋的健康探測器」珊瑚-想像一個沒珊瑚的世界

>>防止珊瑚白化加劇 夏威夷禁7成防曬產品

>>永續海洋生態 沖繩這間店用廢棄珊瑚烘咖啡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圖解四接環評/正反意見對峙 環評過初審然後呢?

圖解四接環評/正反意見對峙 環評過初審然後呢?

每年300萬顆墮胎藥!一年至少30萬墮胎數 超過出生人數2倍

每年300萬顆墮胎藥!一年至少30萬墮胎數 超過出生人數2倍

點廢成3億金!畜試所轉農廢為綠金 回歸農用、減少汙染

點廢成3億金!畜試所轉農廢為綠金 回歸農用、減少汙染

海中的「飛毯」?380天打造海洋巨作 5.45公尺鬼蝠魟標本栩栩如生

海中的「飛毯」?380天打造海洋巨作 5.45公尺鬼蝠魟標本栩栩如生

最新文章

釣客們注意!海保署推友善釣魚 全台釣點開放從33處增至158處

釣客們注意!海保署推友善釣魚 全台釣點開放從33處增至158處

雪梨海灘驚現「怪球」!9處沙灘緊急封閉

雪梨海灘驚現「怪球」!9處沙灘緊急封閉

冷吱吱...社子島濕地黑面琵鷺也報到!賞鳥最佳時機

冷吱吱...社子島濕地黑面琵鷺也報到!賞鳥最佳時機

櫻花鉤吻鮭保育有成!挺過花蓮地震、多次颱風 僅減少1千多尾

櫻花鉤吻鮭保育有成!挺過花蓮地震、多次颱風 僅減少1千多尾

動物也要安全過馬路!生態廊道降低路殺 新北市目標2026年增至10處

動物也要安全過馬路!生態廊道降低路殺 新北市目標2026年增至10處

覺得錯愕...955種動物禁養名單 引發異寵飼主反彈

覺得錯愕...955種動物禁養名單 引發異寵飼主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