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快訊】你知道嗎?地球正經歷第六次大滅絕

無貧窮

2020年CSR報告書新規上路 企業需回應氣候議題

為了讓企業CSR掌握社會議題脈動,櫃買中心參考國際非財務資訊揭露趨勢,修訂「上櫃公司編製與申報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作業辦法」,於今年初公告實施。其中,除了規定企業非財務資訊揭露內容須涵蓋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之風險評估外, 也增訂企業應於CSR報告書揭露氣候相關議題,以引導企業重視氣候變遷,並具備因應相關議題的能力。(延伸閱讀:企業社會責任如何評估?先看懂SRI與ESG

聯合國推2030環保目標 為第六次大滅絕踩煞車

澳洲野火、全球暖冬...近年來氣候變遷劇烈,許多科學家警告,地球正處於第六次大滅絕中,這也是人類史上第一次面臨的生物大滅絕。為了保護生態系統,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提出20項「2030年目標」,包含保護30%陸地和海洋、減少現行一半以上的殺生物劑、塑膠汙染等,希望10年後能讓目前脆弱的生物多樣性系統回復穩定。過去250年來,人類造成約600種植物絕種,速度比沒有人類干預時快500倍:目前澳洲野火焚毀面積約相當於3個台灣,已有逾10億動物死亡。(延伸閱讀:氣候變遷是假新聞?...全球最大瀑布乾涸成細流

資深社企的下一個十年 社會影響力更優先

當年營收已達千萬,成長穩定的規模社企,下一步該怎麼做才能繼續厚植當初的社會使命,並發揮出更大能量?在社企流第三屆iLab育成計畫Demo Day上,繭裹子、印花樂與直接跟農夫買三間成立10年的成長型社會企業,各自提出了未來十年的品牌計劃。無論是將目標對口從消費者擴展至企業,或是透過積累的品牌資源推動新產品創造成長,這些已具穩定體質的社企,均在定錨社會影響力為成長指標的前提下,引入創新思維,讓品牌與社會一起創造更大共好價值。(延伸閱讀:社企10年:下個世代,社會企業會消失嗎?

實驗教育潮流吹進大學 青年倡議教育創新

上大學發現讀錯系,只能休學嗎?台灣實驗教育三法已延伸至大專以上,但目前仍未有實驗教育大學出現。有感於國際許多非典型實驗高教,扭轉知識與經濟至上思維,提供學生高度多元自主空間,不少團體倡議舉辦實驗高等教育,讓教育創新更具動能。

由青年自發成立的「台灣青年國際實驗高等教育知行聯盟」以實驗高教為號召,邀請國外實驗大學學生來台分享經驗,希望推動「學習者中心」及「生命本位」的實驗高等教育生態系;由教授與學生共組的「高教新視界研究團隊」則透過研擬更完善法規,從政策面推動實驗大學的發展。(延伸閱讀:實驗教育正夯 師資從哪裡來?

企業永續人才漸夯 媒合平台上線

近年越來越多企業重視CSR、希望深化永續發展,但要做好事,首先要先找到好人。看到企業對CSR人才的需求,在永續、企業CSR領域耕耘10餘年的CSRone,日前推出永續人才媒合平台,讓擁有CSR知識的綠領人才能夠被需要的企業看見,一起在永續策略規劃與商業價值創造間,找出獲利與社會友善的共益平衡。(延伸閱讀:62歲的創業「長者人力銀行」再創安可職涯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原生種也會成災?水鹿啃光樹皮、草地...「山獸神」吃出台灣高山生態危機

原生種也會成災?水鹿啃光樹皮、草地...「山獸神」吃出台灣高山生態危機

紅樹林不只有藍碳價值還能做蜂蜜!收成產量、風味難預料 企業買單嗎?

紅樹林不只有藍碳價值還能做蜂蜜!收成產量、風味難預料 企業買單嗎?

被遺忘的台南秘境...四鯤鯓藏全台唯一「紅海欖母樹林」 有望成為下一個四草隧道?

被遺忘的台南秘境...四鯤鯓藏全台唯一「紅海欖母樹林」 有望成為下一個四草隧道?

全球首例!澳洲雨林從碳匯變碳排放源 從25年前就開始「淨虧損」

全球首例!澳洲雨林從碳匯變碳排放源 從25年前就開始「淨虧損」

最新文章

不是滅殺是「請搬家」!屏科大碩士創立「博威鳥控」  用生態知識解決都市鳥患

不是滅殺是「請搬家」!屏科大碩士創立「博威鳥控」 用生態知識解決都市鳥患

達達馬蹄聲成歷史...布拉格維護動物福利與安全 市中心禁行觀光馬車

達達馬蹄聲成歷史...布拉格維護動物福利與安全 市中心禁行觀光馬車

AI構思、古老火藥釋放...蔡國強煙火秀 再次引起藝術與生態的倫理論戰

AI構思、古老火藥釋放...蔡國強煙火秀 再次引起藝術與生態的倫理論戰

美景藏危機...台南「藍眼淚」頻現蹤 學者警告:是優養化警訊

美景藏危機...台南「藍眼淚」頻現蹤 學者警告:是優養化警訊

光電是否無條件環評?環團發布10大訴求 呼籲年底應完成立法

光電是否無條件環評?環團發布10大訴求 呼籲年底應完成立法

全球首例!澳洲雨林從碳匯變碳排放源 從25年前就開始「淨虧損」

全球首例!澳洲雨林從碳匯變碳排放源 從25年前就開始「淨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