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變成了長照機器人...一個「照護離職」家庭的真實故事

良好健康與福祉 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

《我殺了我的家人》一書取材自2016年播出的同名NHK特別節目,採訪為照護高齡者所苦、最終演變成殺害家人的當事人。
 圖/Unsplash
《我殺了我的家人》一書取材自2016年播出的同名NHK特別節目,採訪為照護高齡者所苦、最終演變成殺害家人的當事人。 圖/Unsplash

編按:當我們談論長照時,是否真實理解過其中的壓力與掙扎?《我殺了我的家人》一書取材自2016年播出的同名NHK特別節目,採訪為照護高齡者所苦、最終演變成殺害家人的當事人,他們究竟跨過了什麼界線?為何照護的重擔會讓人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本書望透過真實案例,讓大眾重新檢視長照現實的殘酷、思考如何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長谷川先生不得不獨自一人照顧母親。他決定辭去工作,全心全意照顧媽媽,但他並不是因為要照護而被辭退,也不是因為蠟燭兩頭燒,煩惱到最後才離職,他當時是以很隨意的心態辭職,對此長谷川先生也很後悔。

責備越多,感情越淡...關係變得岌岌可危

「我對於失智症完全沒有任何相關知識。如今想起來,我真的太小看失智症了,我只想說我要來治好我媽。」長谷川先生當初認為,只要讓大腦活化就能治療失智症,於是他買塗鴉繪本、想教媽媽使用手機,只要是自己想得到的方法,他都會嘗試看看。但是母親的失智症卻持續惡化,不僅如此,他和無法認知到自己罹患失智症的母親一再地起衝突。

「如今想起來,我用對待小孩的方式對待媽媽,或許傷了媽媽的自尊心吧。」他也不清楚什麼長照保險制度,他深信這些全部都是身為長男的自己得做的事,所以也沒想過要去公所諮詢。

某天,母親從銀行提領出一個月的生活費二十萬日圓後,錢包就掉了。因為長谷川先生已經辭職,所以生活費全靠母親的年金。臉色鐵青的長谷川先生焦急地四處尋找錢包,最後終於找到了錢包,但裡頭的現金已經全部被抽走了。「裡面有健保卡,所以對方一定知道這是高齡女性掉的錢包。儘管如此,他還是把現金拿走了,那時我接觸到人類的惡意,感到全身無力。」

問題相繼發生。

當時母親還能騎自行車,但是她會忘了將自行車騎回家,每次都是長谷川先生去找,所以他責備母親的次數也增加了,親子關係變得岌岌可危。長谷川先生沒辦法跟別人商量,他就好像活在一個看不到出口的世界裡。

沒有出口的獨白,什麼都做不了

不過他也曾有能跟別人討論的機會。那時,民生委員偶然來家裡拜訪,長谷川先生已經精疲力盡,但是他卻沒有辦法向對方求助。「民生委員看到我的臉,就說『啊,抱歉打擾了』,馬上就回去了。我想他可能覺得,這家的兒子在,所以沒問題,或是覺得兩個人一起住所以沒問題吧。但是我已經到了極限。我想即使內心已經到了極限,只看臉色還是不會知道的。」

如今回顧起來,那時是長照最痛苦的時期。「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一直在痛苦掙扎。我以為我能回到原來的狀態,但卻回不去,生活難以預料。說起我最痛苦的時期,我什麼都做不了。如果是那個時候的我,即使收到問卷,我想我也不會回答,我那時的精神狀態根本沒辦法接受採訪什麼的。」

在長照開始之前的自己,已經死了

但窮途末路的長照,卻以意外的形式迎來轉機。母親因為腦中風倒下,被送至醫院。治療的醫生對於長谷川先生沒有使用長照服務感到驚訝,勸他去公所接受照護認定。母親認定的結果是「需要照護等級2」,開始一週會在白天去日間照顧中心三次。自從開始利用長照服務後,長谷川先生的負擔減輕了,心境上也才慢慢地有了餘裕。

他也有了空間能冷靜地思考關於生活的事,他們搬到房租便宜、位於郊外的公營住宅,這樣房租的負擔就少了一半。雖然仍只是勉勉強強能生活,但也是一點一滴在改善。但是,他們還是沒有辦法恢復成像以前一樣的生活。他也想過要善用母親去日間照顧中心的時間,拿個照顧服務資格回來。但是如果去照顧服務學校上課,就無法在日間照顧結束前趕回家,最後他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他也曾和照顧管理專員討論再就業的事情,但是對方感覺沒有想聽他說這個。

「這也是當然的,他們的工作內容不包含幫我找工作。」長谷川先生說,如今的他是扼殺自己的感情在活著。「在長照開始之前的自己,已經死了。我是這麼想的。」

我變成了長照機器人...沒有感情才能活下去

在剛開始照護時,他會因為想恢復以前的生活而不斷掙扎,疲憊不堪。如今他覺悟到已經回不去了,於是決定扼殺感情,什麼都不要思考。「我變成長照機器人了。」因為只要這樣想的話,他就能夠接受現在的生活。

在咖啡店包廂的採訪長達兩個半小時,午後的陽光隨時間慢慢傾斜,但即使夕陽的光線照射進來,長谷川先生仍滔滔不絕。我們想要用電視傳達這個人所說的話,但是當我們試探性地詢問他是否能錄影採訪時,卻被他斬釘截鐵地拒絕了。

「我連稅都沒好好繳,這樣的人還要上電視發言實在太狂妄了,我做不到。我想我同學也會看到,我也不想讓他們看到我現在悲慘的模樣。」我們能理解這份心情,甚至感受到痛楚。要回家時,他說「抱歉,我說了好久」,然後很有禮貌地低頭致意,長谷川先生的樣子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沒辦法放棄採訪長谷川先生,於是我們再一次用簡訊詢問他是否能接受採訪,他的回覆非常慎重:「昨日承蒙您特地前來,為我撥出寶貴的時間,真的非常感謝。僅是您願意傾聽像我這種邊緣人的胡話,我就已經很感恩了。請再給我一點時間。」

他不想被同學知道自己悲慘的模樣。但另一方面,他已經等同是和俗世隔絕的人了,所以接受採訪也沒差吧,有時他也會表露出這種隨便都好的心情。後來,我們又打了好幾次電話拜託他,最終他接受了採訪。

母親死了,長照結束,我就自由了...

2016年6月,我們決定將採訪時間訂在母親去日間照顧中心的空檔。直到現在,母親仍然沒有認知到自己得了失智症,所以在這樣的母親面前是沒辦法進行採訪的。

長谷川先生的住家位於屋齡有50年的公營集合住宅社區裡,他與母親兩人住在1LDK(一臥一廳一廚房)大小的房子內,客餐廳同時也是母親的寢室,母親的床就放在客餐廳的一個角落。就在這個房間裡,長谷川先生每天辛苦地從事照護工作,我們的採訪也從這裡開始。

「最辛苦的是沒有自由。感覺就像是手腳被鐵鍊鎖住,身處在牢獄之中,真的令人難以忍受。」長谷川先生向我們講述了至今為止,他沒有對任何人講過的事情。

5年前,母親因腦中風倒下失去意識,長谷川先生看著眼前屈膝倒在走廊的母親,卻猶豫著要不要叫救護車。「我就是呆呆地看著。放著不管,老媽死了,長照結束,就終於能夠自由了。所以我才會那樣做。」

照顧殺人有界線嗎?或許只有越過線的當事人才知道

我們一開始以為,走到照顧殺人地步的人,以及沒有這樣做的人之間,一定隔著一條界線。但愈是深入採訪,我們就愈發不知道那條界線究竟在哪裡。後來,我們實際的感覺是,原來沒有明確的界線。事件的當事人,也是要嘗試越過了那條線之後,才會意識到自己原來被逼到了這個地步。

採訪長達一個半小時。但即使到了尾聲,我們仍然煩惱著應不應該詢問長谷川先生某個問題。「當你看到照顧殺人的案件,你有什麼感覺呢?」長谷川先生正拚命做著讓他快喘不過氣來的照護工作,在他的眼中,那些越過界線的人是什麼樣子的呢?

但是,對於現在正在照護中、情緒痛苦的人而言,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可以的嗎?雖然我們很猶豫,但還是打算結束採訪。此時,至今為止一言不發,只是盯著觀景窗的攝影師,卻突然出聲詢問:「你想對那些犯下照顧殺人案的人說些什麼嗎?」

長谷川先生默不作聲。10秒、20秒……然後,他終於開口了:「我想對他們說:『啊,照護終於結束了,辛苦了。』雖然說『辛苦了』可能有些失禮,但是也不能說『太好了』,可是我又都已經說『結束了』。之後他們必須要贖罪,也必須坐牢什麼的,但比起那些,最重要的是我想先說聲:『啊,照護結束了喔,真的結束了。』」

這是唯有經歷過種種照護辛勞的人才說得出口,來自深淵底部的話語。

《我殺了我的家人:「照顧殺人」當事者的自白》。 圖/游擊文化提供
《我殺了我的家人:「照顧殺人」當事者的自白》。 圖/游擊文化提供

※ 有失能失智照顧需要,請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462.jpg

游擊文化

游擊文化是非典型的獨立出版平台,容納靈活機動的企劃、積極反叛的選材,出版各種來自群眾且走入群眾的作品,以銜接書房與街頭的距離、填補知識與行動的落差。

作者文章

日本自衛隊爆性騷擾醜聞 女兵親揭部隊霸凌日常與父權文化

日本自衛隊爆性騷擾醜聞 女兵親揭部隊霸凌日常與父權文化

我變成了長照機器人...一個「照護離職」家庭的真實故事

我變成了長照機器人...一個「照護離職」家庭的真實故事

小心養出沒有同理心的「小霸王」!家長必修的霸凌防治課

小心養出沒有同理心的「小霸王」!家長必修的霸凌防治課

長輩們的「四處走走」 為了找到社群安全感與支持

長輩們的「四處走走」 為了找到社群安全感與支持

最新文章

聯合報防詐論壇 教長輩拆「詐」彈

聯合報防詐論壇 教長輩拆「詐」彈

養兒防老已過時!日本年輕人免付孝親費 健全社福制度杜絕吸血父母

養兒防老已過時!日本年輕人免付孝親費 健全社福制度杜絕吸血父母

公廁需要轉型!長輩蹲廁難...高齡化社會正在挑戰台灣公廁文化

公廁需要轉型!長輩蹲廁難...高齡化社會正在挑戰台灣公廁文化

排隊等離職...止不住護理人力流失 近4個月已統計1302名護理師選擇離開

排隊等離職...止不住護理人力流失 近4個月已統計1302名護理師選擇離開

老老照顧?居服員過半超過45歲  長照2.0打零工難留年輕人、陷人力困境

老老照顧?居服員過半超過45歲 長照2.0打零工難留年輕人、陷人力困境

手沖的第三人生!70歲也能轉職當咖啡師 「夢想50+咖啡館」助長者重拾信心

手沖的第三人生!70歲也能轉職當咖啡師 「夢想50+咖啡館」助長者重拾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