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界線≠親密 不愛爸媽也是一種選擇
「媽!你偷翻我的書包!」、「你是不是進過我房間?」、「你幹嘛偷看我跟同學的訊息?」
「我只是想幫你收拾啊」、「我是關心你在學校過得如何,你幹嘛那麼激動?」
類似的情節常在家中上演,子女認為父母不尊重個人隱私,父母認為這些行為都是出於對孩子的關係,兩方頻率對不上,衝突一觸即發。暢銷書《情緒勒索》作者、心理諮商師周慕姿直言,華人父母習慣「以界線交換親密感」,其實也是一種情緒勒索。
以下為採訪內容摘要:
華人社會父母常把自己定位的太過萬能,要幫孩子存很多錢、要買房給孩子結婚生子,界線感不清楚,習慣用界線感交換親密感,「沒界線代表我們很親密」、「有界線表示我們有隔閡」,所以會有跑到你房間翻東西、收拾這種事情發生。
但其實有界線才是親密。如果沒有界線,愛變成忍耐會很辛苦,沒有界線感讓所有事都是需要回報的,「媽媽為你這麼犧牲,你怎麼還這樣?」
父母的房子給孩子住,更加深沒界線感,父母想去孩子的房子就去,也握有鑰匙,孩子會有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感覺,但這不是愛,而是跟上班一樣,為五斗米折腰。
承受這些好意時孩子充滿罪惡感,也會無助,因為你(父母)給我愛時,都是有需求的。當愛有條件時,有的孩子會選擇不要,結果父母會生氣、覺得自己被拒絕,考驗孩子能否承受這種指責。
難與父母切割的台灣社會
其實國外也有這樣的爸爸媽媽,但國外的小孩到一定年紀就一定要離開家裡,成年就會離家 ,這是社會約定俗成 ,(孩子和父母)有機會切割、有機會重新建立自我。
另外,歐美相對鼓勵小孩說出自己的感受。台灣權威式的東西很多,多數人對自己沒信心,所以需要很多人事物來佐證自己的說法。
例如,歐美父母會講「我現在需要你幫我做這件事 ,因為媽媽現在很累,現在需要你幫我做好」;但台灣的說辭就是「你看看別人的小孩怎樣、你是怎樣」。
必須正視文化的影響 ,才會有意識地調整。把對方(小孩)當成平等、獨立的個體,他要尊重你,你也要尊重他。
但要先把彼此的感覺講出來,有些父母喜歡孩子猜、希望小孩可以照顧他、可以注意他的需求,因為他以前沒這樣被對待過。情緒勒索者幾乎沒有朋友, 家人是唯一,只能跟小孩索求。
把「應該」拿掉
擺脫勒索最簡單的就是離開現場,就不會被勒索了。但很多時候,被勒索的人就是無法擺脫被勒索的情境,這樣的建議有時很殘忍。
為什麼讓這些人做不到這些本來就知道的事情?因為怕被罵不孝、面對很大的社會壓力,以及自己的罪惡感。社會沒讓這些人做不同選擇的餘裕,社會結構讓情緒勒索成為可能,人生最痛苦的是:我以為人生只有一條路。
其實孩子可以不要愛自己的爸媽。很多事情沒有「應該」,你可以多一點選擇 ,「期待你的爸媽如你想像的愛你」這是困難的,因為你的爸媽人生中可能只有10%被愛,只剩0.1%能愛你。
你能不能接受你的爸媽不這麼愛你?你可以選擇不這麼愛你的爸媽。
#兒童關懷系列,看深度調查專題「兒虐告白 爸媽是我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