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不起的宮古島...被觀光熱潮反噬 房租飆漲直逼東京、缺工青年卻「回不去」
號稱「東亞馬爾地夫」的日本沖繩縣宮古島去年吸引近120萬人次觀光客登島,刷新紀錄。這波觀光熱的背後,讓人力不足的問題浮上檯面。以前居民離家謀生,如今缺工,年輕人想回鄉,發現已住不起宮古島。
2024年沖繩縣遊客有995萬人,幾乎恢復疫前的最高水準,其中宮古島市觀光客急遽增加,有119萬2000人次,比前1年增25萬多人次,湧進這個比台北市還小的行政區。
宮古島觀光協會事務局長川滿正寬表示,從遊覽車、計程車到餐飲業等,能想到的行業,都有人手不足的情況。然而小島不斷蓋新的大飯店,住房供過於求,旅宿業者又喊,他們需要更多觀光客進來。租賃車業者如雨後春筍,車輛數比5年前增加近1倍,同樣供給過多。
遊客能自駕還好,不能自駕者得靠計程車。宮古島有220輛計程車,以前是幾名司機輪流開一輛車載客,但許多高齡司機趁疫情期間退休,現在剩130名司機,每個人有「專屬」計程車能營業。川滿說,現在「有車沒人開」。遊覽車數量及司機為數也不多。
川滿認為,宮古島人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在於青年返鄉困難。過去花4萬日圓,能租到全新的套房,如今公寓套房月租超過9萬日圓,跟東京蛋白區差不多。
他表示,疫情爆發之前,飯店便持續在建設,大批縣外工人進駐島內。由於島上沒有足夠的營建業者,他們不是包租整棟公寓給工人,就是另建宿舍。最終在地居民租不到房子或房租隨之飆漲。
過去,年輕人離島去念書,因為家鄉沒有工作,無法回來,現在即使有工作,也回不來了。房租漲得比薪水更快,繳完房租,便無法維持基本生活。
還有一個較難察覺的問題,即是所謂的「隱性居民」。根據戶籍資料,宮古島多年來登記的人口都是5萬5千人,川滿說,實際上有2至3萬名隱性居民,多是短期工人或移住者,他們不必繳住民稅。形成實際人口增加,稅收未隨之成長的扭曲狀況。
另一方面,宮古島的在地居民,因高齡化而逐漸減少。若情況持續惡化,年輕人又無法回到島上,由宮古島人所建構的社群,很可能瀕臨解體。對此,地方政府已有所行動,新市長嘉數登1月上任後,將確保青年住宅列為「首要課題」。
閱讀更多:當台灣失去「地方」 如何談「創生」?
IT media自由記者伏見學指出,宮古島觀光熱潮確實帶來經濟效益,同時付出不小的代價,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不該再一昧追求觀光人數,必須探索的是觀光的永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