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相信與賦能的力量!柬埔寨17歲女生從受助者變「改變者」
「我想保護我的國家,並成為下一代的榜樣。」——妮扎(Niza)17歲,世界展望會資助童。
妮扎來自柬埔寨巴里寶(Baribour)的偏鄉社區,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童年要面對的是家中經濟拮据、家庭冷漠和社區問題。她曾經以為這樣的環境是注定的命運,但在一次改變下,生命得到改變,她重新定義了「成長」的意義。
根據聯合國報告指出,柬埔寨10歲到24歲的人口數量占全國的36%,而15-24歲則占20.6%,反映出柬埔寨年輕人口比例在全球屬於非常高的一群;然而,貧窮、教育資源不足、童工與童婚問題,卻一直影響著兒少的未來。
世界展望會在柬埔寨的服務工作涵蓋水資源改善、健康營養、教育推廣、兒童保護及經濟發展等面向,以「豐盛兒童生命的展望」為核心精神,致力於為當地兒童及家庭創造更安全、健康、有希望的生活環境,被資助的孩子,除了獲得學習資源與健康支持,也會因社區的改變而受益!
妮扎在小學三年級時成為世界展望會的資助童,從那一刻起,她的生活開始改變,來自資助人的信件、學習用品,為她的生活帶來了期待與希望,「收到這些東西,我都會開心好久!」妮扎在即將自立時,重新提筆寫信給資助人道出滿滿感謝。
被資助的不只是孩子,更是一個家庭的希望
特別的是,世界展望會的「兒童資助計畫」,不只改變妮扎的生活和學習,透過家庭與社區發展等各種方案協助與輔導,妮扎和她的家人得到了改變的機會。起初,他們對世界展望會帶來的各種方案和課程感到困惑,甚至質疑——為什麼我們要談「正向教養」?為什麼要和我們討論「性別」、「平等」?然而隨著時間累積,他們親眼看見了變化,家人間的溝通變得順暢、衝突變得可解、緊密度也見見提升。
「以前我們家幾乎不說話,父母一直在冷戰,我和哥哥也不敢開口,但參加了世界展望會的『歡慶家庭』(Celebrating Families)課程後,我們學會怎麼表達、怎麼領聽,也學會了支持彼此。」她和哥哥還會把在兒少與青年社團(Children and Youth, CAY)學到的東西分享給家人。現在全家人不但相互理解,還一起努力存錢要打造家裡後院的廚房。
因為被相信、被賦能,她開始保護整個社區
妮扎和家人的轉變更擴展到社區,妮扎開始參與世界展望會舉辦的讀書營,加入和兒少與青年社團,更從一名參與者,到成為帶領社團的學生領袖,和其他夥伴一起規畫社區建設,像是與地方政府合作修建道路、鋪設水管、種樹與清理垃圾,現在社區裡廢棄的水井重新啟用,提供了乾淨的水源,泥濘路段也鋪成平坦的道路,社區變得更有凝聚力!
「我們社區以前很多問題,暴力、賭博、毒品……15歲的青少年就在街頭遊蕩、口出穢言。」妮扎說,展望會帶著青少年一起參與社團,帶領大家學會了尊重、禮貌,甚至一起投入社區服務。這些改變,不是偶然的,是透過一系列課程與關懷,長時間、持續不懈、有系統性的陪伴信任與賦能,帶著社區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尊重他人與責任。
未來的路上,她選擇守護國家!
「我想當軍人,到邊境服役,保護我們所擁有的一切。」談起夢想,妮扎毫不猶豫,因為祖父是一位退伍軍人、也是她成長中最敬重的人,所以她也想和祖父一樣!
母親雖然希望妮扎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也支持她的決定。妮扎說,即使無法成為軍人,她也想成為一位歷史老師,「我想把我們國家的故事講給下一代聽,也把我在世界展望會學到的事,繼續傳遞下去!」
妮扎相信,改變的力量,來自於被相信與賦能,這份信任,來自遠方一位素未謀面的資助人,來自世界展望會的每一位工作者,也來自曾經被忽視的自己!
在柬埔寨還有許多兒童等待信任與支持,透過世界展望會的兒童資助計畫就能成為孩子生命中的推手。就像妮扎的社區,道路平坦了,水井重啟了,父母學會教養,孩子學會思考,青年學會參與,社區開始有了希望的聲音。妮扎現在不僅是資助計畫中曾陪伴的一名孩子,更蛻變成一個改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