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來義部落復耕傳統農作 烘芋頭乾、推小山芋料理
莫拉克風災後遷居平地新來義部落的排灣族人,近年來返回原居地耕作。十年間,在新來義部落發展協會的鼓勵下,小農逐漸將傳統農作種回來。此外,協會在義林村設立「部落蔬店」,專門銷售部落小農種植的傳統作物小米、山芋頭、樹豆、黑豆等,以及新鮮採集的野菜、蔬菜,吸引許多外地族人和遊客前來訂購。原鄉的部落蔬店成為來義小農的交流集散中心,也是傳統農耕知識的傳承基地。
今(2024)年7月,協會在林邊溪旁的農園新建一座芋頭窯,在山芋收成的季節,召集小農將田間採收的芋頭聚集起來一起烘芋頭乾。為傳承排灣族傳統食農文化,近期協會舉辦一系列小山芋課程,邀請傳統農作經驗豐富的小農叔叔(ama)、阿姨(ina)們,分享排灣山芋的種植品種、烘烤方式和山芋料理,為大眾打開了排灣傳統糧食作物小山芋(vasa)的知識大門。
族人返回舊部落 重新種下來義傳統糧食作物
芋頭是排灣族的主食,族人過去在來義山上旱地種植,山芋品種代代相傳。莫拉克風災後,族人返回舊部落整理河畔旁的土地,重新種下祖先留下來的山芋品種,如今各種多樣的芋頭品種,散布在小農每一塊小小的耕地裡。
例如部落裡的烘芋頭乾達人趙錢山,在一小塊田地種植五種以上的山芋,有些是原生種,有些是外地引進的品種。他分享各種山芋的特性及用途:球莖白又漂亮、最常用來烘烤芋頭乾的avasan;球莖很黏、莖葉可煮食不咬舌的uljayljay;還有口感黏稠、適合煮湯的valja等。族人會依據日常飲食的喜好和需求,在田間種植不同的品種,其中原生種avasan是來義歷史悠久的山芋,適合烘烤芋頭乾,小農普遍都有種植。
長期研究芋頭的民族植物學專家董景生說,烘芋頭乾是魯凱、排灣族特有的飲食文化,在南島語族之中也是獨有的,具有文化在地性。芋頭過去作為主食,不易受颱風等氣候因素影響,且將烘烤的芋頭乾磨成粉,延續使用的時間,說明這是適應環境變遷的傳統糧食。
重建芋頭窯 傳承飲食文化
烘芋頭乾是來義傳統農作很重要的一部分。返鄉從事公職、在協會擔任志工的Ljavaus Ibunuq,跟著長輩在田間學習耕種方法,並記錄下來,為部落傳統農作說故事。她說,過去來義家家戶戶都有芋頭窯,每到收成的季節,部落瀰漫著烘芋頭的氣味,但是烘芋頭要長時間顧窯非常耗費體力,且隨著部落人口外移、飲食習慣改變,部落裡的芋頭窯也慢慢消失。
雖然有現代的烘烤設備可用,但芋頭窯有其文化傳承的重要意涵。Ljavaus Ibunuq說,建造新的芋頭窯是希望把傳統農作和飲食習慣傳承下去。「透過小農長輩的身體勞動,找回過去農耕的記憶。同時也希望將排灣重要的飲食文化向外推廣,讓想要學習排灣傳統農作和山芋料理的人,有個空間可以實際體驗。」
「以前烘芋頭乾要一天一夜。」趙錢山說,烘烤時須不眠不休顧好火侯,每30分鐘至窯上翻攪小山芋,讓山芋均勻受熱,以免烤焦。
在烘芋頭乾的作業中,男性負責烘烤,女性則負責把剛烘好的芋頭乾盡快以篩網去皮。將芋頭乾趁熱倒進篩網,由兩位女性合力來回搖動「刷~刷~刷~」,讓芋頭粗糙的外皮剝落,最後留下白色的芋頭乾。經過長時間的烘烤和篩選,最後的芋頭乾僅有生鮮的1/6。
小山芋的部落美食 用吃幫助保種
芋頭乾去皮後,由婦女一起進行分級。大又漂亮的芋頭乾可單獨包裝販售,小粒的可製成零食甜點,或磨成芋頭乾粉,烹煮在地料理時使用。
例如傳統料理吉拿富(cinavu)就必須包芋頭乾粉及假酸漿葉一起食用,而搖搖飯(dinataq)會加入芋頭乾粉、花生粉和新鮮蔬菜。部落婦女也會使用芋頭乾粉醃肉,再烹煮成經典的醃肉樹豆刺蔥雜菜湯。另外,部落蔬店在夏季推出的排灣雜糧冰,使用小山芋、樹豆、小米、地瓜等的在地食材,口味獨特,大獲好評。
從芋頭田裡認識山芋品種、烘芋頭乾,到學習山芋在排灣傳統料理的運用,部落蔬店帶著學習者完整地認識排灣族的傳統糧食小山芋,體驗的過程令人印象深刻,也在蔬店的粉絲專頁引起許多關注和對一起參與的期待。
飲食習慣能保護糧食作物的多樣性。董景生表示,部落種植傳統農糧兼具糧食種原庫保存、觀光展示和地方創生的價值。部落蔬店推廣小山芋已經做到了第一步,未來應思考找出在地山芋的獨特性,建立山芋品系與文化的知識,並透過商業行銷或跨域合作,在不影響文化的情況下,把這項傳統農糧推向大眾的視野,幫助它在部落繼續種植。
董景生說,面對傳統農糧的不斷消失,保種需要當代的手段和新思維。今年吳寶春麵包店團隊推出台灣芋頭主題麵包,就是一個嘗試。他們針對台灣芋頭進行策展,推出多款主題麵包,其中新來義部落的小山芋就化身小山芋麵包,讓許多消費者品嘗到來自屏東來義的傳統糧食。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新來義部落復耕傳統農作 烘芋頭乾、推小山芋料理)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