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耕茶園重生!中華大學走入山區 改造成原生植物樂園

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陸地生物

中華大學景觀學系主任陳湘媛爭取教育部USR(大學社會責任)第三期計畫,帶領學生改造棄耕茶園成原生植物樂園。 圖/中華大學提供
中華大學景觀學系主任陳湘媛爭取教育部USR(大學社會責任)第三期計畫,帶領學生改造棄耕茶園成原生植物樂園。 圖/中華大學提供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主任陳湘媛爭取教育部USR(大學社會責任)第三期計畫,帶領學生到新竹縣新埔鎮新北社區鍾家伙房協助棄耕茶園重生,師生團隊趁著梅雨季節,將光蠟樹等新植325株苗栽種完成,就地保留列入養護的植栽如肖楠、樟樹、櫸木等超過300株,已列冊管理,期望能在今年完成1500株植物的新植或養護,將棄耕茶園改造成原生植物樂園。

中華大學指出,許多人對於新埔鎮的印象,不外乎是傳統客家家廟建築、農作物柿子、梨子等,但其實茶產業在過去也曾占有重要地位,不過隨著人口外移後逐漸式微。據行政院農業部數據顯示,新埔的茶園面積從2001年的520公頃降至2021年的21.2公頃,許多茶園在缺少人力下被棄耕。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陳湘媛主任(左3)和系上學生,與鍾家伙房鍾兆堂總幹事(左2)一同整地種下希望樹。 圖/中華大學提供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陳湘媛主任(左3)和系上學生,與鍾家伙房鍾兆堂總幹事(左2)一同整地種下希望樹。 圖/中華大學提供

陳湘媛表示,為了善盡大學社會責任,特別提出「驛動新埔:種希望樹,點幸福燈之綠色共生」,希望呼應農業部的生態造林理念,以新埔鎮新北社區鍾家伙房周邊環境為示範區,於廢耕茶園推動近自然林、環境保護林,作為以生態綠化淨零碳排的典範;此計畫也獲得皇昌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認同,捐款194萬元認養3年共1000株樹木,讓計畫更加順利進行。

景觀建築學系大三學生林旭中表示,相較於平時在教室內上課,實地走進山區更能了解樹木會受到其植株特性及生長速度影響,也需要評估鍾家伙房周遭環境,選擇較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生長的樹種,一步步做中學,相信對於未來進入職場會很有幫助。

學生實地操作,在定植作業前進行放樣,從中學習植栽技巧。 圖/中華大學提供
學生實地操作,在定植作業前進行放樣,從中學習植栽技巧。 圖/中華大學提供

鄭姓學生則說,過程中運用課堂所學,進行測量、定位及調查原生樹種、記錄病蟲害狀況等等,其中較為困難的是在斜坡上挖樹穴、種植樹苗,考驗自身體力和穩定性,這些都是在教室內學不到的,期望未來能將棄耕茶園改造成原生植物樂園,讓親子多一處戶外的生態探索空間,也能夠寓教於樂。

學生除了種植新樹苗,也要調查原生樹種狀況,包括測量、定位以及觀察病蟲害等。 圖/中華大學提供
學生除了種植新樹苗,也要調查原生樹種狀況,包括測量、定位以及觀察病蟲害等。 圖/中華大學提供

師生團隊趁著梅雨季節,將光蠟樹、杜英、青剛櫟與楊梅等苗木栽種完成,連同台灣黃楊、大頭茶與民俗植物山黃梔、中國繡球華八仙等灌木共計新植325株;就地保留列入養護的植栽如肖楠、樟樹、櫸木、香楠、杜英、刺葉桂櫻、山紅柿、苦楝等超過300株,已陸續列冊管理,期望能在今年完成1500株植物的新植或養護。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2050將有8千萬噸廢棄太陽能板!光電模組回收能變廢為寶嗎?

2050將有8千萬噸廢棄太陽能板!光電模組回收能變廢為寶嗎?

排隊等離職...止不住護理人力流失 近4個月已統計1302名護理師選擇離開

排隊等離職...止不住護理人力流失 近4個月已統計1302名護理師選擇離開

里山保育有成!石虎首次現蹤台中斯可巴社區 還有其他17種野生動物

里山保育有成!石虎首次現蹤台中斯可巴社區 還有其他17種野生動物

歐盟氣候2024年報:創下最熱紀錄、又熱又旱又雨、東西差異大

歐盟氣候2024年報:創下最熱紀錄、又熱又旱又雨、東西差異大

最新文章

夷為平地...苗栗百年、全台唯一「佐佐木古登窯」被拆除 縣府:非文資難介入

夷為平地...苗栗百年、全台唯一「佐佐木古登窯」被拆除 縣府:非文資難介入

百年傳統技藝「剖香腳」再現!現場展演手工製香 希望吸引年輕世代關注

百年傳統技藝「剖香腳」再現!現場展演手工製香 希望吸引年輕世代關注

用在地征服百老匯!台灣牽亡歌陣音樂劇「勸世三姊妹」 用原創台味敲開國際門

用在地征服百老匯!台灣牽亡歌陣音樂劇「勸世三姊妹」 用原創台味敲開國際門

從田野到文創:花蓮「女仕女事」田裡復育苧麻、重振部落編織工藝

從田野到文創:花蓮「女仕女事」田裡復育苧麻、重振部落編織工藝

僅12名學童參與...百年活動「美濃字紙祭」參與度低 敬字惜紙文化難傳承

僅12名學童參與...百年活動「美濃字紙祭」參與度低 敬字惜紙文化難傳承

台灣砸百億投入「地方創生」...今年邁入第7年 3.0是進步還是原地踏步?

台灣砸百億投入「地方創生」...今年邁入第7年 3.0是進步還是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