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春又來 守著小店到百歲
有兩種路過北美超商的方式,其一是搭乘捷運,在行天宮2號出口轉進松江路小巷,像居民般購買生活雜貨;另一種方式,則是從民生東路彎進來,可見趕早自修的學生與午休的上班族,挑選早餐與冷飲。在此之後,街上只剩偶爾來往的外送機車與計程車,因此,營業時間只到下午兩點。
曾經,北美超商營業到凌晨2點都捨不得關店,時間一晃30年,老闆娘徐池貞慧看盡雜貨店的繁盛興衰,如同春夏秋冬不斷更迭,體會過飲料以箱在出貨的夏天,也走過營業額腰斬的寒冬。
在便利商店與生鮮超市蓬勃的現代,北美超商用多元服務吸引顧客,度過寒冬迎來春天;老闆娘徐池貞慧笑說,開店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這不僅是撐住一間雜貨店,更是為日益繁忙的臺北,留下一個時代的見證。
雜貨店的春夏 營業到凌晨還捨不得關
某一天晚上,住在公寓4樓的徐池貞慧在聊天時,得知1樓店面的雜貨店要頂讓,與丈夫討論後接手經營。當時是1990年代、便利商店剛起步,她順著這波趨勢,將店面裝潢得跟便利商店一模一樣,但商品卻是多得多,從基本的冷飲茶葉蛋、生活雜貨,到面膜、涼感衣等,有空間有需求就上架,店面深處的直立式冷藏櫃更是一台接著一台擺放,從牆角一隅迅速佔滿整面牆。
徐池貞慧用一項物品,具體而微地還原當年盛況,不是靠進出貨的紙箱或排隊等結帳的人潮,而是收銀機裡一捲捲發票,這些長約19公分、寬約4公分的發票「每捲250張,每個月用掉幾十捲」。
徐池貞慧更提起一件趣事,90年代正巧也是KTV盛行的時候,松江路上就開了一家連鎖店,每到凌晨2點要關店的時候,遠方偶爾會出現歌友邊跑邊叫喚,趁著關店前再搬幾箱啤酒,或者幾手台式紅酒和威士忌,「當時真的賣到捨不得關店,但隔天一早還要開門,體力沒這麼好。」
雜貨店的秋冬 營業額砍半再砍半
營業額狂飆的好光景沒過幾年,北美超商迎來第一次冷鋒面,原本的KTV收掉,酒水零食的生意開始下降,松江路、民生東路的街邊便利商店更是一間一間地開,分食原有的顧客;徐池貞慧說,「營業額在第一間便利商店開了之後最慘,直接掉了3分之1。」
自此,北美超商的營運進入寒冬,原本擺滿各種生活雜貨的貨架,慢慢淨空撤走,曾經佔滿整片牆面的直立式冷藏櫃,宛如時光倒流般,回到只剩一台,在牆角獨自冰著礦泉水和紅茶、果汁,店內也只剩一些食品,以及雨傘、電池等應急用品。
營運的情況有多冷?細數打印的發票量就知道,每個月只剩2捲,與過往輝煌天差地別。面對不樂觀的局勢,徐池貞慧表示,老公勸她很多次關店,但始終放不下,「以前是賺到捨不得關,現在則是有感情捨不得關」,即便朋友子女相揪出國玩都拒絕,因為在店內才是最習慣和自在的。
領著小店走出寒冬 靠一只鍋鏟、一塊鐵板
在朋友的建議下,徐池貞慧開始賣起早餐,從不掌廚的她為了支撐雜貨店,學著煎蛋翻肉餅,意外開啟新客源;她將客源簡單分成三類,清晨6點半剛下班的大夜員工、早上7點半趕上學的學生、近午10點剛到班的辦公室人員。
北美超商就此分為兩個區塊,一邊是帶給顧客溫飽的早餐店,另一邊則是賣著日用品的雜貨店,前者不斷拓展空間,內用區不夠就開闢戶外空間,在雨棚下對著巷弄用餐,而後者越來越小,僅剩一方櫃檯、一台冷藏櫃,與一張擺放雜物的桌子,空間的變化比例也顯示營業額的增長遞減。
不過,徐池貞慧強調,仍然不會收掉雜貨店,因為這邊是她與週邊鄰居、長年顧客來往的空間,關了就沒地方去了。
春去春又來 開店已是生活
北美超商曾經營業到凌晨2點,現在是下午2點。徐池貞慧像是修行僧一般,看過夏花盛放也走過寒冬低谷,對於時代任何變動打擊,都有一套應對心法。所幸,超商在早餐店的加入下,迎來另一個春天,即便有點微涼,仍然看見希望。
開店這回事,對徐池貞慧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服務老鄰居、趕上班的熟客、沒睡飽的學生,已是習慣的日常,如同早晨起床要磨豆泡咖啡,美好的一天就該從此開始;至於何時要退休?徐池貞慧笑說,不如做到一百歲再退休吧。
現年63歲的她,還有37年的時間,繼續服務顧客,見證臺灣下一個時代。
主題報導>>>【屹立於新時代】巷口柑仔店的轉型路 獻給島嶼的台式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