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視野+蚯蚓執行力 洪震宇挖出限定的「地方亮點」

洪震宇集結10年田野經驗,出版《風土經濟學》一書,分享如何靠小旅行活化地方。 圖/吳欣穎攝影
洪震宇集結10年田野經驗,出版《風土經濟學》一書,分享如何靠小旅行活化地方。 圖/吳欣穎攝影
無貧窮

從日本發跡的「地方創生」,意在解決地方人口消逝危機,也期待透過產業的振興,重新找回在地價值。不過對地方來說,要人留,須先有人流。但人在哪裡呢?

在地方創生概念傳入台灣前,擅長說故事、擁有人類學視角的「風土經濟學家」洪震宇早已紮根地方,看見在地動能,指出一條新的創生路徑。

以旅人思維挖掘地方風土 故事怎麼說很重要

2005年,還在媒體業的洪震宇參與規劃「微笑319鄉專輯」,目睹台灣各個角落不同風土之美;6年後,他到池上擔任觀光輔導顧問,從此走入地方鄉野,在台灣各處實地田野調查、設計行程,以深度小旅行替當地資源找尋可能的活化解方。

從媒體跨足旅行設計,洪震宇稱這是轉變他人生的「一場意外」。原本只是受邀到池上擔任觀光顧問,但他發現過去的顧問多是紙上談兵,案子結束後就撤場,地方依然沒有改變。

「池上以前就只是東部旅行的背景,旅客來吃個便當、騎腳踏車,三小時後就離開了。」看到地方困境,他自告奮勇,帶領地方業者整合設計三天兩夜的深度旅行,加入在地便當食材故事分享、阿美族耆老「千歲人瑞團」舞蹈演出等活動體驗,推出後耳目一新,大受遊客好評。

推敲成功原因,洪震宇發現,「體驗」與「感動」才是讓遊客對當地印象深刻的元素。地方通常不缺好故事,但差別就在於發掘故事的眼光與訴說的方式,「我跟地方的差異就是『巧思』,我會回推思考,事件該如何表現,才能讓它產生價值。」

就像千歲人瑞舞蹈團,其實是一群在地退休長輩的休閒活動,在當地人眼中並無特別,也不認為是能夠吸引遊客的表演;不過對外來客來說,在稻浪中觀賞原住民傳統舞蹈,卻成為一種新鮮的文化體驗。洪震宇指出,若在設計行程時能擺脫本地人的既定印象,以「旅人思維」思考,那麼尋常生活也能創造出特別的風土經濟。

老鷹視野╳蚯蚓執行力 打造在地「專屬限定版」

池上經驗成為洪震宇投入在地旅行的契機,而當初的體悟:「從平凡中看到驚奇、找出地方亮點」,10年過去,這仍是他看待地方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該怎麼找?洪震宇認為,得像「蚯蚓」一樣鑽入在地,擁有像「老鷹」一般的視野。

以「蚯蚓」比喻,深入了解當地脈絡、仔細挖掘地方風土資產,是每個人走入地方的必要功課。「沒有從蚯蚓的角度觀察地方,深入翻過土,你不會知道它有哪些特色。」

他替地方設計小旅行前,總會花許多時間在當地走訪、考察、和當地人聊天,而那些隱身人、物與環境中的故事元素,就在一次次街頭巷尾的穿梭中被挖掘出來,成為洪震宇特色旅行團的獨家限定。

例如他在花蓮石梯坪透過當地朋友引介,認識在地阿美族廚師耀忠,其運用石梯坪靠山面海的地理優勢,將「大海」和「山」作為冰箱,每日依據採集食材的不同製作特色料理。

當替緩慢民宿設計旅行行程時,洪震宇便邀請耀忠合作,由他帶領旅客上山下海搜羅食材,製作晚餐。在過程中,遊客除了體驗到「親自找晚餐」的趣味,也建立起與大自然間的關聯。

有了蚯蚓的執行力,他也提醒視野不該就此被拘泥,最好同步擁有「老鷹」的格局,才能適時由上而下俯瞰、比對出在地與其他地區差異的專屬利基。

老鷹的格局與蚯蚓的深入,洪震宇認為是地方工作者應該兼備的能力。 圖/吳欣穎攝影
老鷹的格局與蚯蚓的深入,洪震宇認為是地方工作者應該兼備的能力。 圖/吳欣穎攝影

就像是蚯蚓結合老鷹所開展的複眼視角,洪震宇認為,一名優秀的地方工作者應該如同人類學家般,在地而又非在地。「你必須保持清醒,雖然人在地方,但不能只從地方人的視角想問題。如果你想要旅客聽你的,那就要從旅人的角度思考,什麼才是他想要的?」

創造比營造關鍵 替社區從「新」找生機

走入地方10餘年,看著扶植地方的政策從「社區營造」來到「地方創生」,洪震宇也分享了他的觀察。他指出,過去地方上的社區營造作法較為保守,「不是彩繪就是路跑,辦完就沒了」,錢砸了很多,但鄉鎮還是一直在萎縮,沒有新的方法面對挑戰。

洪震宇目前也帶社區工作者做工作坊,協助他們找出家鄉的痛點與生機。 圖/吳欣穎攝影
洪震宇目前也帶社區工作者做工作坊,協助他們找出家鄉的痛點與生機。 圖/吳欣穎攝影

洪震宇認為,「社區創造比社區營造更重要」,隨著時代改變,社區的經營意識應該要跟著活化,帶入更多「創新」的思維與作法。他也鼓勵地方組織不要將政府經費單純當作薪資,「薪資會一直養著你,讓你失去突破的動力」,而是要拿來「投資」,以相同預算延續地方長期的活化效益。

「地方其實不缺熱愛家鄉的人,只是缺少實作的方法。」他說。「當我們站在高處俯瞰,台灣處處『差不多』。但走進去、挖得深,找出新方法和眼睛,就能看見地方的不一樣。」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地震速報App開發者陳坤助:災難當下,自助是首要

地震速報App開發者陳坤助:災難當下,自助是首要

「從校門裡開始改變社會」SDGs體質注入校園

「從校門裡開始改變社會」SDGs體質注入校園

循環設計展開跑 下十年,擁抱一顆更永續的地球

循環設計展開跑 下十年,擁抱一顆更永續的地球

走吧回鄉!青年迴流「超高齡區」  顧創生也顧老鄉

走吧回鄉!青年迴流「超高齡區」 顧創生也顧老鄉

最新文章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辭世...文化傳承失一巨擘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辭世...文化傳承失一巨擘

風災後的蘭嶼…屏東大學學生記錄離島災後困境 為蘭嶼發聲

風災後的蘭嶼…屏東大學學生記錄離島災後困境 為蘭嶼發聲

酒香世界!日本傳統釀酒蘊含罕見發酵技術 有望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酒香世界!日本傳統釀酒蘊含罕見發酵技術 有望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斑馬線變「亂碼」線? 彰化小西商圈破格大改造、注入新意

斑馬線變「亂碼」線? 彰化小西商圈破格大改造、注入新意

氣候變遷正衝擊農業!台灣拜耳「採摘玉米 攜手公益」助攻糧食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正衝擊農業!台灣拜耳「採摘玉米 攜手公益」助攻糧食永續發展

台語更名「台灣台語」?文化部:展現在地化、尊重族群自稱

台語更名「台灣台語」?文化部:展現在地化、尊重族群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