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組團 「原寶三」 返鄉找回部落連結

運用月桃編織技術,以部落傳統故事為發想主題,設計手工藝商品,藉此發展部落文創事業。 圖/修瑞瑩攝影
運用月桃編織技術,以部落傳統故事為發想主題,設計手工藝商品,藉此發展部落文創事業。 圖/修瑞瑩攝影

在全球化及資訊科技發展下,人口迅速往都會流動,為協助青年投入在地產業、發展社區,教育部青年署108年持續辦理「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

今年為協助原住民青年找到重返部落的道路,針對團隊成員比例1/2以上為原住民者,加額提供行動金。有許多原住民青年自發性的組成團隊,有的在都市中重現祖先的生活智慧,延續部落精神,有的則是回到部落,以傳統文化及技術傳承部落技藝。

新北市汐止樟樹原都聚落的阿美族青年組成的「原寶三」團隊,他們與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以原住民所食用的野菜、耆老講述的傳說故事等,結合原住民母語,並以原民日常生活事物,如打獵、唱歌、祭典等,設計幼兒原民文化課程,期待從小培養原民孩童對自我族群文化的認同。

設計原民文化課程,介紹原民食用飲食型態,讓族人從日常認識自身文化。 圖/Pixabay
設計原民文化課程,介紹原民食用飲食型態,讓族人從日常認識自身文化。 圖/Pixabay

屏東泰武鄉佳平部落排灣族青年組成的「佳平女青年團」團隊,運用月桃編織技術,以部落傳統故事為發想主題,設計手工藝商品,藉此發展部落文創事業,期盼透過計畫的執行,提升女性青年在部落的地位,尋找回鄉創生的可能性。

教育部青年署表示,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自95年起,已在全國各地累積超過4百個精彩獨特的社區行動故事。今年為協助原住民青年找到重返部落的道路,計畫也針對提案行動地點屬國發會地方創生優先推動鄉鎮地區(包含55個原鄉)或團隊成員比例1/2以上為原住民者,加額提供行動金。

青年署說,這次入選的37個行動團隊中,就有7組原民團隊,有在都市落地生根的原住民,持續傳承原民文化,也有嘗試返鄉發展,以傳統工藝技術,振興原民文化產業的青年團隊。除了行動金的支持外,青年署也安排業師提供諮詢輔導,協助入選的行動團隊面對執行的困難及挑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曾文水庫有老鷹在開趴!數十隻黑鳶盤旋俯衝 南台灣最壯觀覓食秀

曾文水庫有老鷹在開趴!數十隻黑鳶盤旋俯衝 南台灣最壯觀覓食秀

冰河孑遺「台灣山毛櫸」族群現蹤烏來!絕跡植物相隔87年再發現

冰河孑遺「台灣山毛櫸」族群現蹤烏來!絕跡植物相隔87年再發現

人類好揮霍...75%能源變廢熱、生產一條牛仔褲的用水夠一個人喝7年

人類好揮霍...75%能源變廢熱、生產一條牛仔褲的用水夠一個人喝7年

從保護自然到側重國安、能源...地緣政治重塑永續內涵 歐美定義ESG 2.0

從保護自然到側重國安、能源...地緣政治重塑永續內涵 歐美定義ESG 2.0

最新文章

在地媽媽成重建主力!莫拉克旗美九區婦女集結 創造災後新契機

在地媽媽成重建主力!莫拉克旗美九區婦女集結 創造災後新契機

【專欄投稿】農業M型化...大農靠資本、小農靠家庭 誰來解救卡在中間的「中農」?

【專欄投稿】農業M型化...大農靠資本、小農靠家庭 誰來解救卡在中間的「中農」?

獵奇或反思?以悲劇為核心 「黑暗旅遊」版圖逐漸擴大

獵奇或反思?以悲劇為核心 「黑暗旅遊」版圖逐漸擴大

亞太黑暗旅遊崛起!從戰爭到天災 創傷歷史下的「記憶空間」皆成熱門景點

亞太黑暗旅遊崛起!從戰爭到天災 創傷歷史下的「記憶空間」皆成熱門景點

【從承諾到共好】每個人都是局內人 富邦人壽深耕保險教育實踐普惠金融

【從承諾到共好】每個人都是局內人 富邦人壽深耕保險教育實踐普惠金融

墾丁想變「台灣奈良」?梅花鹿生態旅遊 有可能成為觀光逆轉的關鍵嗎?

墾丁想變「台灣奈良」?梅花鹿生態旅遊 有可能成為觀光逆轉的關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