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場3倍價收購!八年級生創「五角拌」 翻轉拾荒長輩收入與尊嚴

減少不平等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拾荒者將收集來的寶特瓶用推車運到五角拌協會,售出後推著空車離去。 圖/許正宏攝影
拾荒者將收集來的寶特瓶用推車運到五角拌協會,售出後推著空車離去。 圖/許正宏攝影

每個周二、周五午後,五角拌回收平權協會的基地格外熱鬧,年輕夥伴幫拾荒長輩推著回收車,細心地將一袋袋寶特瓶放上磅秤,仔細核算重量,再以市價3倍以上價格收購。這裡不只是回收交流站,更是城市裡一處溫暖角落。

閱讀更多:拾荒者處理全台近1成回收量...付出卻遠高於收入 陷入又老又窮困境

五角拌由8年級生施舜仁、廖宏翊與其他志同道合夥伴攜手創辦,成立約5年。施舜仁回憶,最初只是想要深入理解拾荒者的處境,花了好幾年進行田野調查,才發現台灣社會對拾荒者幾乎毫無認識,甚至充滿偏見,大家以為他們只是弱勢需要幫助的人,事實上,他們是台灣回收體系重要一環。

五角拌與馳綠國際合作,每位合作的拾荒者每周在指定時間、限量交付20公斤寶特瓶,以市面行情3倍以上金額收購寶特瓶。這種打破市場機制做法,必須要有配套才能避免外部大量湧入,確保有限資源能真正幫助到最需要的拾荒長輩。除了兌換金錢,還與其他友善企業設計「點數兌換」制度,讓拾荒者能以累積的點數換取日常必需品,如洗衣精、衛生紙、香皂等。

另一位創辦人廖宏翊是台大財金系畢業,別人眼中的學霸,卻成為拾荒長輩的守護者。廖宏翊大三時因參與太陽花運動開始接觸社會議題,後來修習社會系、社會創新等課程,逐步走向社區營造領域,他坦言,一開始家人不支持,覺得沒踏上金融業很可惜。後來看到這些工作不僅有意義,也能養活自己,才逐漸理解。

他分享,許多長輩以拾荒維生,但過去社區營造多以老人照顧為主,未曾針對拾荒議題採取行動。後來獲得資金贊助,才有機會將「回收平權」變成具體的計畫,也逐步發展成如今的五角拌。

在現場,阿嬤們推著車,將辛苦撿來的寶特瓶交到年輕人手上,過程中不乏溫馨的問候。五角拌的成員熟知每位長輩家庭狀況,若哪天突然沒出現,他們會主動打電話關心。許多拾荒者說:「五角拌這群年輕人揪甘心,很為我們著想。收購價格比外面高幾倍,很感謝他們。」

根據五角拌調查,許多拾荒長輩月收入不到6000元,加上社福津貼也僅勉強過萬。女性占多數,因為不少男性認為「撿回收」有失尊嚴,寧可去打零工。施舜仁形容:「拾荒者像是都市裡的農人,靠著雙手整理城市的資源,卻常常被忽略。」

五角拌不僅補上了收入的缺口,更讓拾荒者感受到被尊重。施舜仁說,真正目標不是替代政府,而是讓社會重新認識這群人,理解他們的價值,「我們希望成為一座橋,連結拾荒者、社區與制度。」

在寶特瓶叮噹作響的午後,這群年輕人用實際行動,為拾荒者開啟新的可能。雖然資源有限,挑戰不小,但正如現場阿嬤口中的那句話:「五角拌很辛苦,卻一直很溫暖。」

拾荒者將收集來的寶特瓶裝袋運到五角拌協會,秤重後售出換取現金。 圖/許正宏攝影
拾荒者將收集來的寶特瓶裝袋運到五角拌協會,秤重後售出換取現金。 圖/許正宏攝影

一群熱血青年組成五角拌協會,持續為拾荒者發聲。 圖/許正宏攝影
一群熱血青年組成五角拌協會,持續為拾荒者發聲。 圖/許正宏攝影

拾荒者將收集來的寶特瓶用推車運往五角拌協會,售出後推著空車離去,阿嬤佝僂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車水馬龍街道上。 圖/許正宏攝影
拾荒者將收集來的寶特瓶用推車運往五角拌協會,售出後推著空車離去,阿嬤佝僂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車水馬龍街道上。 圖/許正宏攝影

拾荒者將收集來的寶特瓶用推車運往五角拌協會,售出後推著空車離去,阿嬤佝僂身影很快消失在車水馬龍街道上。 圖/許正宏攝影
拾荒者將收集來的寶特瓶用推車運往五角拌協會,售出後推著空車離去,阿嬤佝僂身影很快消失在車水馬龍街道上。 圖/許正宏攝影

拾荒者將收集來的寶特瓶裝袋運往五角拌協會兌換成現金,工作人員忙到汗流浹背。 圖/許正宏攝影
拾荒者將收集來的寶特瓶裝袋運往五角拌協會兌換成現金,工作人員忙到汗流浹背。 圖/許正宏攝影

一群熱血青年組成五角拌協會,持續為拾荒者發聲。 圖/許正宏攝影
一群熱血青年組成五角拌協會,持續為拾荒者發聲。 圖/許正宏攝影

一群熱血青年組成五角拌協會,持續為拾荒者發聲。 圖/許正宏攝影
一群熱血青年組成五角拌協會,持續為拾荒者發聲。 圖/許正宏攝影

一群熱血青年組成五角拌協會,持續為拾荒者發聲。 圖/許正宏攝影
一群熱血青年組成五角拌協會,持續為拾荒者發聲。 圖/許正宏攝影

拾荒者將收集來的寶特瓶用推車運往五角拌協會,售出後推著空車離去,阿嬤佝僂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車水馬龍街道上。 圖/許正宏攝影
拾荒者將收集來的寶特瓶用推車運往五角拌協會,售出後推著空車離去,阿嬤佝僂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車水馬龍街道上。 圖/許正宏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黑猩猩研究先驅殞落...保育巨人「珍古德」博士辭世 享壽91歲

黑猩猩研究先驅殞落...保育巨人「珍古德」博士辭世 享壽91歲

蛙蛙不哭?瀕危魚池琴蛙野放超過千隻 卻無群體鳴唱「集體靜悄悄」

蛙蛙不哭?瀕危魚池琴蛙野放超過千隻 卻無群體鳴唱「集體靜悄悄」

台灣瀕危「魚池琴蛙」的人工產房在這!2年來成功繁殖超過2000隻

台灣瀕危「魚池琴蛙」的人工產房在這!2年來成功繁殖超過2000隻

拾荒者貢獻度媲美清潔隊...卻敵不過現行回收制度 生存權益無保障

拾荒者貢獻度媲美清潔隊...卻敵不過現行回收制度 生存權益無保障

最新文章

拾荒者貢獻度媲美清潔隊...卻敵不過現行回收制度 生存權益無保障

拾荒者貢獻度媲美清潔隊...卻敵不過現行回收制度 生存權益無保障

以市場3倍價收購!八年級生創「五角拌」 翻轉拾荒長輩收入與尊嚴

以市場3倍價收購!八年級生創「五角拌」 翻轉拾荒長輩收入與尊嚴

共好原力,七十永續:中原大學USR用行動打造「永續無限城」

共好原力,七十永續:中原大學USR用行動打造「永續無限城」

家具再生人也再生!彰化埤頭鄉結合社會勞動人修復家具 達成環境社會雙循環

家具再生人也再生!彰化埤頭鄉結合社會勞動人修復家具 達成環境社會雙循環

一場跨界的永續幸福接力!百貨建材循環再生 打造萬里共感新空間

一場跨界的永續幸福接力!百貨建材循環再生 打造萬里共感新空間

鞋全家福的永續步伐:從足下,走進社會的需要

鞋全家福的永續步伐:從足下,走進社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