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兒童為救拖鞋溺水-這週是「揮別夾腳拖週」!

河川研究及教育機構「公益財團法人河川財團」分析過去20年河川意外中,許多案例是幼兒及小學生為了撿拾被沖走的球或夾腳拖等造成的溺水意外。 圖/unsplash
河川研究及教育機構「公益財團法人河川財團」分析過去20年河川意外中,許多案例是幼兒及小學生為了撿拾被沖走的球或夾腳拖等造成的溺水意外。 圖/unsplash

日本正值夏天戲水旺季,由於過去經常發生兒童因撿拾被水沖走的夾腳拖溺水事件,日本一間非營利組織將7月30日定為「揮別夾腳拖日」,籲親子勿冒生命危險撿拾被沖走的物品。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大阪市非營利組織「兒童水上安全計畫」(AQUAkids safety project)發起「揮別夾腳拖」活動,呼籲民眾即使夾腳拖等物品被海水或河水沖走,也不要下水撿拾鞋子,並從2年前開始在網路上透過影片及漫畫推廣這個觀念。

「兒童水上安全計畫」負責人菅原繪美表示,兒童去追逐撿拾被沖走拖鞋的原因,包括從小被父母教導「不能弄丟東西」及擔心「弄丟東西會被責罵」等,所以家長的理解也很重要。

這間非營利組織為此製作「親子條約」,呼籲家長不要責罵弄丟拖鞋的孩子,並鼓勵家長跟小孩簽署這項約定。

「兒童水上安全計畫」官網所公布的親子條約內容為「我即使弄丟了拖鞋、帽子、玩具,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不要去追著撿回來這些東西,就跟這些東西說拜拜」、「如果弄丟了這些東西,也請不要罵我」。

「兒童水上安全計畫」將7月30日定為「揮別夾腳拖日」、7月30日到8月5日為「揮別夾腳拖週」,同時舉辦線上推廣活動與講座。

參與活動的小學四年級女童說,「即使重要的東西掉到水裡,但是水可能很深所以不會去撿,而且會穿好救生衣」。

女童母親表示,「這項親子條約相當重要,如果夾腳拖被沖走,加上如果又是新買的鞋子,我也很可能會衝去撿。我覺得親子間不能不知道生命比夾腳拖更為重要」。

根據警察廳統計,2022年總共有26名國中以下兒童死於跟水有關的意外,而其中約42.3%的11人是在河川或海中戲水時發生。

另外,河川研究及教育機構「公益財團法人河川財團」分析過去20年河川意外中,許多案例是幼兒及小學生為了撿拾被沖走的球或夾腳拖等造成的溺水意外。

日本水難救濟會理事長遠山純司說,「事前做好充分準備很重要,希望大家銘記沒有一雙夾腳拖會比生命更重要,然後盡情享受河川與大海」。

遠山說,因為光線折射關係,水下有許多難以察覺的深水區及暗流,如果只顧著拚命追回被沖走的東西,會降低對暗流還有周遭環境的注意力,這種情況相當危險。

遠山建議家長讓小孩戲水時穿上比較難被沖走、包覆性強的拖鞋會比較安全。

延伸閱讀

>>當環保綠成為新的「芭比粉」-芭比教孩子隨手關燈

>>永續教育-用木作家具餘料,教孩子搭書桌、玩木作

>>倒掉1碗味噌湯的後果? 開箱日本的「兒童食育表」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自行車違規亂象多...未依規定轉彎、闖紅燈頻傳 2025至今已釀13死

自行車違規亂象多...未依規定轉彎、闖紅燈頻傳 2025至今已釀13死

鰻魚飯危機?歐盟擬將鰻魚列為限制貿易的瀕絕物種 日本:數量足夠而反對

鰻魚飯危機?歐盟擬將鰻魚列為限制貿易的瀕絕物種 日本:數量足夠而反對

海門冬立大功!高科大陸上養殖紅藻加進畜牧飼料 能從源頭抑制牛隻排放甲烷

海門冬立大功!高科大陸上養殖紅藻加進畜牧飼料 能從源頭抑制牛隻排放甲烷

每年近萬豬隻死於運輸...台灣豬活體拍賣制度殘忍、高碳排 歐美日韓都已淘汰

每年近萬豬隻死於運輸...台灣豬活體拍賣制度殘忍、高碳排 歐美日韓都已淘汰

最新文章

【串聯共好】陶聲洋防癌基金會聯手多家愛心企業送健康關懷包為癌友打氣

【串聯共好】陶聲洋防癌基金會聯手多家愛心企業送健康關懷包為癌友打氣

美好蛋生,從一顆蛋開始!家樂福2025年後只賣「非籠飼雞蛋」

美好蛋生,從一顆蛋開始!家樂福2025年後只賣「非籠飼雞蛋」

「籃海計畫」串聯ESG力量 號召神隊友共創青少年的永續未來

「籃海計畫」串聯ESG力量 號召神隊友共創青少年的永續未來

「全家」移工筆友校園倡議活動 帶孩子經歷一場跨文化理解的永續教育旅程

「全家」移工筆友校園倡議活動 帶孩子經歷一場跨文化理解的永續教育旅程

今夏最High永續盛會《永續好日子》來啦!人氣樂團接力熱唱 入場方式、抽獎闖關攻略一次看

今夏最High永續盛會《永續好日子》來啦!人氣樂團接力熱唱 入場方式、抽獎闖關攻略一次看

台中旅遊新魅力 低碳交通、在地職人共創的永續體驗

台中旅遊新魅力 低碳交通、在地職人共創的永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