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包裝塑膠微粒比一比 研究:玻璃瓶比寶特瓶高50倍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玻璃瓶、寶特瓶、鋁罐,哪種材質的瓶裝飲料微塑膠含量最高?法國食品衛生機構研究發現,答案不是寶特瓶,而是玻璃瓶。從塑膠微粒的成分與顏色來看,罪魁禍首可能就是金屬瓶蓋的外層塗料。

玻璃瓶裝水污染的秘密就在製程的瓶蓋。 圖/Wortmagier(CC BY-SA 4.0)
玻璃瓶裝水污染的秘密就在製程的瓶蓋。 圖/Wortmagier(CC BY-SA 4.0)

意外的途徑:從瓶蓋到瓶內

法國食品、環境及職業衛生安全局(ANSES)6月發表研究指出,無論是汽水、檸檬汁、冰茶還是啤酒,若使用玻璃瓶裝,平均每公升含有100顆塑膠微粒,比寶特瓶高50倍之多,連研究團隊也很意外。

進一步研究發現,玻璃瓶飲料中的塑膠微粒,其顏色、成分與金屬瓶蓋上的塑膠塗漆幾乎一模一樣,幾乎可以斷定這些塑膠微粒就來自於瓶蓋表面的塑膠塗層。

仔細檢視後,原來瓶蓋上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細小刮痕。研究人員推測,瓶子尚未旋蓋之前,數以千計的蓋子被集中儲存在袋子或盒子裡,瓶蓋之間彼此刮擦碰撞所導致。當瓶蓋旋緊到玻璃瓶身時,刮痕處脫落的塑膠微粒,也跟隨著掉入瓶內。

飲料不同 塑膠微粒有別

為了了解各種可能因素,研究團隊比較了不同種飲料類別、包裝的差異。他們發現飲料的品項不同,塑膠微粒的數量也有差異。例如,汽水平均每公升含有30顆塑膠微粒、檸檬汁40顆,啤酒則高達60顆。

包裝水無論放在哪一種材質內,塑膠微粒含量都相對較低。玻璃瓶裝每公升平均4.5顆、寶特瓶或紙盒則為1.6顆。葡萄酒所含的塑膠微粒也相對少,即使僅用軟木塞封口,也只有極少量的塑膠微粒。

法國食品安全機構研究顯示,啤酒、汽水、水、葡萄酒都有微塑膠,但玻璃瓶裝的產品含量最高。 圖/Pixabay
法國食品安全機構研究顯示,啤酒、汽水、水、葡萄酒都有微塑膠,但玻璃瓶裝的產品含量最高。 圖/Pixabay

減少製程污染

為進一步確認玻璃瓶裝飲料塑膠污染的途徑,以及減少塑膠微粒的方法,研究團隊實驗了三種情境。結果發現,直接旋上未清潔的瓶蓋,平均每公升檢出287顆塑膠微粒;若先用氣槍清潔瓶蓋,則數量減至106顆(約減少63%);若吹掃後再用過濾水與酒精清洗瓶蓋,則降至87顆(約減少70%)。

研究員德豪特(Alexandre Dehaut)坦言,這樣的處理方法在實驗室可行,但較難應用在工業製程中。ANSES也建議了幾種改進方式,例如,調整瓶蓋的塗層成分,或是改善瓶蓋儲存方式以減少碰撞等。不過,研究也表明,有些塑膠微粒並非來自瓶蓋。

塑膠微粒對人體的危害越來越受到關注,德豪特告訴《衛報》,本次研究並未進行風險評估,無法確認這些塑膠微粒對人體會有什麼影響。雖然消費者可避開金屬瓶蓋,但塑膠污染無處不在,真正能做的很有限。

參考資料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飲料包裝塑膠微粒比一比 研究:玻璃瓶比寶特瓶高50倍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飲料包裝塑膠微粒比一比 研究:玻璃瓶比寶特瓶高50倍

飲料包裝塑膠微粒比一比 研究:玻璃瓶比寶特瓶高50倍

氣候暖化助長蟲蟲危機 匈牙利修道院10萬冊古籍慘遭蟲害

氣候暖化助長蟲蟲危機 匈牙利修道院10萬冊古籍慘遭蟲害

蜂群損失逾6成 美國最大規模蜜蜂死亡事件調查出爐

蜂群損失逾6成 美國最大規模蜜蜂死亡事件調查出爐

極端高溫下的路人求生法則 「吸血鬼模式」地圖告訴你最不曬路徑

極端高溫下的路人求生法則 「吸血鬼模式」地圖告訴你最不曬路徑

最新文章

回收量也看景氣?消費增加、限塑政策助攻 讓紙類紙容器回收量大增

回收量也看景氣?消費增加、限塑政策助攻 讓紙類紙容器回收量大增

減碳趕不上碳排?台北市住宅用電量連3年增加超過1億度 環保局點名3大主因

減碳趕不上碳排?台北市住宅用電量連3年增加超過1億度 環保局點名3大主因

核能是關鍵?台灣能源98%靠進口、致命弱點是電力 學者:美國應出手介入

核能是關鍵?台灣能源98%靠進口、致命弱點是電力 學者:美國應出手介入

地層下陷拉警報!全球7600萬人陷危機 亞洲沿海城市成重災區

地層下陷拉警報!全球7600萬人陷危機 亞洲沿海城市成重災區

全球城市借鑑!大城市該怎麼緩解地層下陷?東京:關鍵在「根源治理」

全球城市借鑑!大城市該怎麼緩解地層下陷?東京:關鍵在「根源治理」

純電完勝油電?研究:純電車才是真環保 大規模減碳唯有純電車能實現

純電完勝油電?研究:純電車才是真環保 大規模減碳唯有純電車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