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學日本裝人行道圍欄...機車違停不誤 行人反而更危險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高市交通局在左營區自由路、孟子路口試辦轉角圍欄後,違規機車反而沿著無障礙車道騎進欄杆內停放。 圖/王勇超攝影
高市交通局在左營區自由路、孟子路口試辦轉角圍欄後,違規機車反而沿著無障礙車道騎進欄杆內停放。 圖/王勇超攝影

日本許多人行道加裝圍欄保障行人安全,近日高市交通局在自由路與孟子路口人行道試辦轉角圍欄,希望增加行人安全並防止機車違停。網友說,「很開心高雄人行道終於出現這個」。但居民說,機車會沿著無障礙車道騎進欄杆內停放,行人被迫繞道走在柏油路上,反而危險。民代說,警方要取締違法,別辜負市府美意。

高雄市左營區自由路、孟子路口交通繁忙,附近又有黃昏市場,每到傍晚常有人車爭道,近日民眾發現原本破損老舊的紅磚人行道煥然一新,不僅空間變大、改為水泥鋪面,其中3個轉角人行道,還增設約1公尺高的黑色行人圍欄,引起當地居民及網友討論。

網友說,日本許多人行道都有加裝圍欄,可以有效防止駕駛違規臨停,並保障行人安全,「很開心高雄人行道終於出現這個,在國外很常看到」,但也有網友說,若靠圍欄想防止機車騎上人行道,「太小看高雄的騎士」、「不如多開單」,也有網友要大家猜測,能裝多久才被拆。

記者8月29日直擊,在自由路、孟子路口東北角的人行道被停放多輛機車,原本走在人行道的行人,因為前方被機車擋住,只好改走柏油路,原本繞過機車就又能走上人行道,卻被新設的圍欄擋住,只好繼續與車爭道,險象環生。

邱姓男子說,在路口人行道轉角設置圍欄,轉彎車與直行車都會更注意,「可以保護行人」。曾姓男子說,市府為了增加行人安全,在人行道試辦轉角圍欄,短時間內效果可能不會很好,「因為人行道還是很多機車違停」。不願具名的男子說,轉角圍籬是要防止機車騎上人行道,但可能大家還不習慣,若要保護行人,號誌應增加行人專用時相。

市議員張博洋表示,欄杆增設後,違規車反而沿著無障礙車道騎進欄杆內停放,呼籲警方加強取締開單,別讓市府美意變成違規停車的隨意。

交通局說,高雄其實不是第一次做行人保護欄杆,之前在苓雅一路的人行道已有設置欄杆,其他地方也有用綠籬取代欄杆的設計,但自由路與孟子路口人行道轉角的欄杆則是新試辦,另在河東路與七賢路口的人行道轉角也正在施工設置欄杆,預計11月前可完成。

交通局表示,轉角欄杆的設置,可使路口減少車輛違停情形,至於機車違規占用斜坡道或騎上人行道問題,已違反交通規則將請當地警分局再加強執法及宣導,維護行人安全。此外,針對路口行人安全,市府將評估行人時段早開或專用時相之可行性,以提升行人通行安全及便利性。

高市交通局在左營區自由路、孟子路口試辦轉角圍欄後,違規機車反而沿著無障礙車道騎進欄杆內停放。 圖/王勇超攝影
高市交通局在左營區自由路、孟子路口試辦轉角圍欄後,違規機車反而沿著無障礙車道騎進欄杆內停放。 圖/王勇超攝影

高市交通局在左營區自由路、孟子路口試辦轉角圍欄,居民反映會有機車在人行道上,行人被迫繞道走在柏油路上,反而危險。 圖/王勇超攝影
高市交通局在左營區自由路、孟子路口試辦轉角圍欄,居民反映會有機車在人行道上,行人被迫繞道走在柏油路上,反而危險。 圖/王勇超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別等末日才後悔!全球71%濕地面臨消失危機 守護「垂直濕地」要趁早

別等末日才後悔!全球71%濕地面臨消失危機 守護「垂直濕地」要趁早

性別凍結...美國五角大廈停招跨性別者 並中止軍人性別轉換治療

性別凍結...美國五角大廈停招跨性別者 並中止軍人性別轉換治療

好自私...草莓農私自架網 多隻保育鳥類慘死網上

好自私...草莓農私自架網 多隻保育鳥類慘死網上

懶惰才不會被淘汰!樹懶教你「懶」與「慢」的生存哲學

懶惰才不會被淘汰!樹懶教你「懶」與「慢」的生存哲學

最新文章

都市農耕夯!新北「樂活農園」競爭激烈 超過2500人登記、中籤率僅15%

都市農耕夯!新北「樂活農園」競爭激烈 超過2500人登記、中籤率僅15%

請自己帶垃圾下山!為實現無痕山林 玉山塔塔加3月起全面撤除戶外垃圾桶

請自己帶垃圾下山!為實現無痕山林 玉山塔塔加3月起全面撤除戶外垃圾桶

台北市2026將全面禁用一次性備品!比中央更嚴格 緩衝期到年底

台北市2026將全面禁用一次性備品!比中央更嚴格 緩衝期到年底

流感讓人心驚驚...疫苗趕快打起來!2025起全民免費接種、用完為止

流感讓人心驚驚...疫苗趕快打起來!2025起全民免費接種、用完為止

減碳新目標:2035年38±2%!配套措施卻跟不上 學者有4建議

減碳新目標:2035年38±2%!配套措施卻跟不上 學者有4建議

藍碳變血碳?環境部再審「紅樹林方法學」 碳匯效益遭質疑

藍碳變血碳?環境部再審「紅樹林方法學」 碳匯效益遭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