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加速減碳 議會通過新法提高減碳目標與森林碳匯

土地跟森林都有移除碳的功能,歐盟新規將要求會員國須提出具有約束力的2030年土地與林業碳匯目標。 圖片來源:©Focus finder/AdobeStock
土地跟森林都有移除碳的功能,歐盟新規將要求會員國須提出具有約束力的2030年土地與林業碳匯目標。 圖片來源:©Focus finder/AdobeStock
無貧窮

歐盟2030年減碳55%的目標鋪路,歐洲議會3月14日通過兩項重要立法,要求更嚴格減排目標。未納入碳交易市場的部門減碳目標從2030年要較2005年削減30%提高到40%,並要求增加森林、沼澤等吸存二氧化碳的量。兩項法案還要經理事會正式批准才會生效,但內容已歷經數個月的談判,共識極高,預期會順利通過。

所有歐盟國家都須減少更多交通、建築和農業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 圖片來源:©Adob​​eStock-monticello
所有歐盟國家都須減少更多交通、建築和農業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 圖片來源:©Adob​​eStock-monticello

責任不同 排碳多的國家要減更多

歐洲議會14日以486票對132票,10票棄權通過《減量責任分配規則》(Effort Sharing Regulation, ESR)修正案。

交通運輸、建築物、農業和廢棄物管理等領域占了歐盟約6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卻不在歐盟碳交易市場(ETS)管制範圍內。這些部門的減碳目標是2030年要較2005年削減30%,修正案進一步提高到40%。每個成員國的減碳的責任並不相同,範圍落在10%~50%間。

這數字是依據各國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和成本效益計算得出,換言之,富有國家要承擔更多責任。《路透社》舉例,丹麥、芬蘭、德國、盧森堡和瑞典都要減排50%,而保加利亞則是10%。

歐盟提高土地與林業吸碳 加速除碳

第二項修正案是針對《林業和其他土地使用》(Land use, land-use change, and forestry, LULUCF)的修訂。希望透過恢復濕地和沼澤、造林、停止伐林等方式,來增加自然系統吸存二氧化碳的量。

歐洲議會議員尼尼斯特(Ville Niinistö)指出,這是歐盟第一次合併考量生物多樣性氣候危機的立法。

修正案希望能在2030年淨移除3.1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這比目前的移除量高出了約15%。如能達成,歐盟將超越原先設定2030年減碳55%的目標,提高到57%左右。議會最後以479票對97票,另43票棄權表決通過。

歐盟成員國將依據各國碳移除的表現跟潛力,訂定出2030年碳移除目標。歐盟也將改善碳排放量與移除量的監測跟核查,例如使用地理數據和遙測技術來追蹤進度。如進度不足,還有懲罰條款,成員國將面臨2030年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加碼,加碼額度是2026-2029年溫室氣體可排放量的108%。

參考資料

歐洲議會(2023年3月14日),Parliament adopts new carbon sinks goal that increases EU 2030 climate ambition

歐洲議會(2023年3月14日),Climate change: Parliament votes to reduce member states’ emissions by 40%

路透社(2023年3月14日),EU lawmakers approve CO2-cutting targets and expanding forest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TCCIP)(2023年3月14日),歐洲透過立法以增加其森林碳匯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歐盟加速減碳 議會通過新法提高減碳目標與森林碳匯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全國拒用福島除染土 日本首相官邸花壇帶頭使用

全國拒用福島除染土 日本首相官邸花壇帶頭使用

飲料包裝塑膠微粒比一比 研究:玻璃瓶比寶特瓶高50倍

飲料包裝塑膠微粒比一比 研究:玻璃瓶比寶特瓶高50倍

氣候暖化助長蟲蟲危機 匈牙利修道院10萬冊古籍慘遭蟲害

氣候暖化助長蟲蟲危機 匈牙利修道院10萬冊古籍慘遭蟲害

蜂群損失逾6成 美國最大規模蜜蜂死亡事件調查出爐

蜂群損失逾6成 美國最大規模蜜蜂死亡事件調查出爐

最新文章

新圖示曝光!博愛座換成「優先席」 圖示新增1類圖案、更人性化

新圖示曝光!博愛座換成「優先席」 圖示新增1類圖案、更人性化

擺脫「假終身」!立院初審通過 酒駕致重傷或死亡者終身不得考照

擺脫「假終身」!立院初審通過 酒駕致重傷或死亡者終身不得考照

高鐵新規定!9月22日起「寧靜車廂」上路 講電話需到列車玄關

高鐵新規定!9月22日起「寧靜車廂」上路 講電話需到列車玄關

「藥駕」比酒駕更危險?每年超過300人死亡 公路局首發用藥安全指引

「藥駕」比酒駕更危險?每年超過300人死亡 公路局首發用藥安全指引

新制6年可領60萬!林業署推獎勵造林2.0 「20年縮至6年」提升森林價值

新制6年可領60萬!林業署推獎勵造林2.0 「20年縮至6年」提升森林價值

首屆植物診療師國考登場!考生心得:難度高、學術題偏多

首屆植物診療師國考登場!考生心得:難度高、學術題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