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加碼」2030減碳目標-新氣候經濟加速成形
2021年夏天,世界各地的極端氣候災難層出不窮。下列每一個事件造成的傷亡都令人怵目驚心:
●燒不盡的野火:加拿大、美西、希臘、土耳其、芬蘭、西伯利亞
●破百年高溫:加拿大與南歐
●極端強降雨造成的水災:中國河南鄭州、廣州、德國、比利時等西歐各國
8月中下旬,長年冰封的格陵蘭冰原頂端超過3000公尺高的山頂,破千年罕見地降下超過70億噸的雨量,使冰原融化更加惡化。IPCC的報告大量呈現氣候變遷各種徵兆已成事實,然而人們已見看到極度熱、瞬間寒、極度乾、瞬間澇,幾乎可以說是同期間在地球上出現各種破紀錄的極端氣候狀況,極端成常態,災難永常在,而且是人人有可能受害,才是最恐怖的地方。
歐盟6月通過氣候法 成綠色政綱核心
就在德國西部萊茵河支流死傷數百人的洪水爆發前半個月,歐盟理事會於2021年6月底宣佈通過歐洲氣候法,將歐盟2050年實現氣候中和的目標寫入立法,並明訂另外兩項目標,分別為2030年減少55%溫室氣體排放量及增加碳匯(carbon sink)。
此項氣候法將成為《歐盟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的核心,綠色政綱為歐盟達成氣候目標的策略藍圖,透過一系列路徑,將整個歐盟區轉變為現代化、高資源使用效率且具競爭力的經濟體。
歐盟將持續大規模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積極投資尖端技術的研究與創新,以保育歐洲地區自然環境。萬萬沒想到,在毫無預警下,這一場德國空前的極端氣候災難讓舉世震驚。
歐盟減碳提前達標 加碼上修2030減碳目標
由於歐盟已於2017年提前達到較1990年減碳22%的成果,此次修訂了2030年目標,將原訂2030年減碳40%目標提升至55%。此項立法中明文成立歐洲氣候變遷科學顧問委員會(European Scientific Advisory Board on Climate Change),此委員會將提供獨立且客觀的科學建議,進一步評估歐盟各項氣候目標、策略及與減量目標對應的預算,確保其政策與措施能與歐洲氣候法規、國際承諾與巴黎氣候協定一致。
歐盟理事會亦強調近期通過的多年期財政架構(2021-2027 MMF)中至少有30%預算支出應該著眼於氣候相關的計畫。理事會同時也達成共識,所有歐盟的相關立法和政策都需要符合,並有助於實現氣候中和目標,同時尊重公平的競爭環境。
減碳55%的「55套案」 碳邊境調整機制成焦點
歐盟執委會在2021年7月14日公佈2030年降低55%溫室氣體排放的「55套案」(Fit for 55)一系列立法提案,其中最被世界各國所關注者為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草案。
歐盟CBAM將自2023年起逐步試行,初期適用於進口的鋼鐵、鋁、水泥、肥料及電力等碳洩漏風險高的產品,進口商僅需申報其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產品碳排放量之計算公式=單位產品之碳含量×進口產品數量),無須支付費用,但2026年正式實施後,進口商必須向歐盟購買「CBAM憑證」(CBAM certificate),以繳交進口產品碳排放量的費用,而CBAM憑證的價格係依據歐盟排放交易(ETS)每週碳權拍賣的平均收盤價格計算。
此機制歐盟將管制全球約120億噸碳排,屆時將為歐盟帶來上看百億歐元的碳邊境調整稅。由於美國等其他國家也相繼表示將考慮碳邊境調整稅,產品低碳足跡的競爭大賽即將展開,儼然新氣候經濟的前哨戰場已經響起了號角。
「55套案」橫跨12大領域 預告新氣候經濟誕生
這份「55套案」(Fit for 55)一共提出12項政策措施,涵蓋氣候、能源、建築、碳交易、土地利用、交通運輸、稅賦等面向。
除了碳邊境稅外,其他主要內容包括:2030年起取消航空業免費排放配額;2035年禁售燃油車;2025年建築營造與公路運輸的燃料供應者納入新的排放交易機制。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從原目標32%提升到40%;實施能源稅賦改革,家庭供暖、航運、航空、漁業、電力供應將納入課稅範圍;利用自然碳匯在2030年減少3.1億噸二氧化碳,2030年前在歐洲種植30億棵樹木;設立社會基金補助改善家戶能源效率等。
歐盟的「55套案」值得台灣政府高度關注與學習,全面啟動低碳轉型的努力已經刻不容緩,困難與障礙不言而喻,但是不趕快起步就等於大幅落後。從歐盟大幅度擴大低碳管制的範疇,更應該解讀為事態緊急,後續衝擊將涵蓋能源、運輸、製造、航空、航運、農業及家戶等,雖然預計還要二年才能正式生效,但已經預告新氣候經濟全面領航的雛型已經誕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