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投稿】開啟宗教與資本的對話!從「基督教價值ETF」看全球信仰投資新趨勢

體面工作和經濟成長

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信仰投資」指的是投資者依據宗教或信仰價值選擇投資標的。 圖/Shutterstock
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信仰投資」指的是投資者依據宗教或信仰價值選擇投資標的。 圖/Shutterstock

當金錢被重新定義為價值的延伸,金融不再只是冷冰冰的報表。

美國資產管理公司Global X近期推出「基督教價值ETF」。這讓投資人能在市場中,以更貼近信仰原則的方式進行資產配置。這不只是新商品,更是信仰與資本世界的一場對話,揭示了國際間「信仰導向投資」(Faith-based Investing)的興起趨勢。

信仰走進投資組合!讓信徒輕鬆守護財富與信念

在2025年9月,美國資產管理公司Global X宣布推出「S&P 500 Christian Values ETF」(代號:CHRI)。它是全球首批以基督教價值為核心的主流投資商品之一。這檔ETF追蹤標普500指數,但刻意剔除涉及墮胎、成人娛樂、賭博、菸草與軍火等行業的公司。它的設計理念很簡單:讓投資人既能參與市場,也能守護信仰。

CHRI一上市,便吸引了信仰群體與財經媒體的廣泛關注。它象徵著一個新的市場訊號:「信仰,不再只是教堂裡的事,而是生活投資組合的一部分」。對於一般信徒而言,過去的信仰投資多半是以私募基金等機構形式運作,門檻較高。因此,CHRI的出現令人鼓舞,它讓普羅大眾也能輕鬆地將信念與財富管理結合。

當信念成為財富的方向...信仰投資是什麼?

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信仰投資」指的是投資者依據宗教或信仰價值選擇投資標的。它不只是「賺錢」的工具,更是一種「讓錢說話」的信念實踐。它強調投資的「正當性」與「目的性」,讓資金流向能與價值觀一致。

截至2024年年中,全球信仰導向的ETF和共同基金資產規模已超過1300億美元,較前15個月增長14%(註1),成長幅度高於一般市場平均。這股趨勢顯示,投資市場正逐漸從「追求回報」走向「回應信念」。

多樣化的信仰投資案例還包括:

•天主教、基督教投資者會避免投資涉及賭博、菸草、墮胎、色情或武器產業的公司。天主教則以共同基金或機構服務為主,例如Catholic Responsible Investment (CRI) Funds,天主教也有Catholic Impact Investing Collaborative (CIIC) (註2)影響力投資合作平台與社群,參與機構數量眾多。

•伊斯蘭金融有KraneShares Wahed Alternative Income Index ETF(KWIN)專注於另類營收,嚴格避開利息(Riba)與高負債的資產。

•佛教或環保信仰團體則偏好投資永續、低碳或社會友善產業較多。

精準量化道德抉擇!CHRI的篩選標準是什麼?

CHRI在與標普500指數整體表現緊密相關的框架內,應用基督教價值觀進行篩選。

1.價值篩選:信仰裡的抉擇

CHRI剔除那些在Bountiful Financial基督教福音派框架下,被定義為「與基督教信仰原則衝突」的業務活動。具體的排除範圍包括墮胎、幹細胞研究、成人娛樂、賭博、菸草以及爭議性武器等。如果某公司有一定比例的收入來自這些活動時,就將其排除。

具體的排除比例營業收入標準如下:

•墮胎:涉及營運相關大於0%,或涉及生產相關大於等於5%

•幹細胞:涉及治療開發或研發(R&D)相關大於0%

•成人娛樂:涉及生產相關大於0%,或涉及零售與分銷相關大於等於5%

•賭博:涉及營運或支援產品與服務相關大於等於5%

•菸草:涉及生產相關大於0%,或涉及零售與分銷相關大於等於10%

這些詳細的比例劃分,使得信仰的道德抉擇得以量化,確保投資者能精準避免與其信念衝突的業務。

什麼是Bountiful Financial?

Bountiful Financial是信仰導向投資專業機構,致力於為多種宗教傳統設計投資框架,強調將信仰價值觀轉化為可供大眾使用的金融工具,以實現信仰投資的普及化。

其篩選標準非單純由金融專家決定,而是定期召集神學領袖、教牧者及信徒組成的諮詢治理委員會,確保道德標準擁有堅實的神學根基與倫理清晰性。CHRI正是採納了該組織的基督教福音派框架。

2.保持市場結構:再權重的目的

完全排除某些公司後,可能會造成某些產業的比重大幅偏離標普500的結構。為了避免「產業偏差風險」,CHRI所追蹤的指數會對剩下的成分進行再權重調整,以維持與標普500相似的產業比例。這讓投資人即使使用信仰篩選,也能大致保持與市場類似的風險配置特性。

金錢能服事信仰?CHRI長期表現仍待主流資金檢驗

CHRI並非拒絕市場,而是以信念篩選市場。另一方面,也能因應有些人認為基於價值觀的投資可能會損害績效,但透過與整體市場表現緊密相關的框架內,同時仍能參與整體經濟的成長。然而,作為一檔新推出的產品,CHRI的長期績效與其能否持續吸引主流資金,仍有待觀察。

台灣宗教多元 能透過「信仰永續基金」實踐社會使命嗎?

台灣宗教信仰多元、社群活躍,若能導入「信仰導向投資」理念,宗教影響力將不再停留於講壇,而能走進家庭生活理財與市場。教會可設立「信仰永續基金」支持教育與家庭;佛教團體可參與低碳產業、實踐慈悲經濟;宗教信託可結合ESG與信仰倫理原則,讓奉獻金與信託資產成為造福社會的長期力量。

為了讓這個議題引發更深層的思考,以下提出幾個問題:

•「信仰導向投資」 與單純的「ESG投資」差異何在?當信仰價值與永續價值衝突時,應以何者為優先?

•在台灣宗教信仰多元的環境下,宗教團體可以如何設立「信仰永續基金」,更有效地運用資產來實踐社會使命?

•如果一家公司雖然有部分不符信仰原則的業務,但其大部分業務能創造極大的社會正面價值,我們應該完全排除,還是以議合(engagement)的方式來影響它?

Global X的CHRI不只是金融商品,而是一場思想革命。它提醒我們重新省思:「金錢,是否能服事信仰?」。當信念成為投資的起點,財富就不再只是數字的遊戲。它成為信仰與社會變革的橋樑。

註1:The Wealth Advisor. (2025, Mar 24). Faith-Based Investing is Experiencing a Notable Resurgence. Asset growth reflects data from March, 2023 to June, 2024)

註2:Catholic Impact Investing Collaborative (CIIC)於2014年11月成立,它並非一個基金,而是專注於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的合作平台與社群。其的核心使命是:加速和擴展財富資源的流動,使其投入到能對「全人發展(Integral Human Development)」和「整體生態(Integral Ecology)」產生可衡量貢獻的投資上,以符合天主教社會教義(Catholic Social Teachings)。

參考文章: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倡議家》立場。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10303.jpg

熊佑庭

KPMG畢馬威財務諮詢(股)公司經理,就讀政治大學宗教所博士班,研究宗教團體財務金融及國際信仰投資趨勢,關注信仰如何成為時代的倫理力量,協助宗教與慈善組織更具策略性與具影響力的方式運用資產,實現社會使命與永續目標。

作者文章

【專欄投稿】開啟宗教與資本的對話!從「基督教價值ETF」看全球信仰投資新趨勢

【專欄投稿】開啟宗教與資本的對話!從「基督教價值ETF」看全球信仰投資新趨勢

最新文章

【專欄投稿】開啟宗教與資本的對話!從「基督教價值ETF」看全球信仰投資新趨勢

【專欄投稿】開啟宗教與資本的對話!從「基督教價值ETF」看全球信仰投資新趨勢

【專欄投稿】資本在為誰服務?看懂聯合國如何透過多邊機制放大影響力投資!

【專欄投稿】資本在為誰服務?看懂聯合國如何透過多邊機制放大影響力投資!

【專欄投稿】「社區金融」是什麼?一窺美國如何將在地金融升級「地方創生加速器」

【專欄投稿】「社區金融」是什麼?一窺美國如何將在地金融升級「地方創生加速器」

【專欄投稿】影響力投資重回在地社區!「地方導向」的中小企業更具永續價值

【專欄投稿】影響力投資重回在地社區!「地方導向」的中小企業更具永續價值

【專欄投稿】影響力獨角獸10年暴增10倍  下一個Nvidia在永續產業?

【專欄投稿】影響力獨角獸10年暴增10倍 下一個Nvidia在永續產業?

【專欄投稿】混合金融難做大?將永續原則納入投資決策 重建制度才是關鍵

【專欄投稿】混合金融難做大?將永續原則納入投資決策 重建制度才是關鍵